第十七章 直面恐惧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心理咨询师的人生下半场!
这群女人,从来没玩过的事情,那就是有致命的吸引力。这下子,全都欢呼雀跃,相拥着向后山茶园进军。
林小西爱茶,周曼做茶,但大家都没采过茶。林小西已经彻底放飞自我了,在田间小道上,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
茶农们在安静的忙碌,忽然加入进来一群欢跳雀跃的女孩子,纷纷地停下手里的活,稀奇地看着她们。这很像是《向往的生活》这种综艺节目的场景,每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和内容,一旦变换,就是风景。就像旅行,只不过是到别人的日常里去做客罢了。
穿防晒装备,采茶的技术要点,这些朴实的农人,早就忍不住吱吱喳喳热心指导了,七嘴八舌善意笑话着这些城里的女人,看她们笨拙地掐住茶尖,哪里及得上自己的灵活迅捷,不由得滋生出一些满足感。
想象当中意境深远的茶园,真正干起活来完全是别种滋味。原来,那些茶尖会把手指磨划得又麻又硬,还沾染上叶子的绿色汁液。清风送爽的山野,在油亮的太阳炙烤下,本来的舒爽褪得一干二净,只有防晒衣下闷出的一层又一层油汗。后背、腋下、眉心到脸颊,都是汗珠滚滚。整个身体被闷涨得通红。
最先受不住的是李晓芳,宣言女人就是要精致到每一根头发丝的她,打死不换平底鞋。虽说出来玩把平时的恨天高换成了坡跟,也架不住连晒带站。
“姐们,试试得了,咱们撤吧。”李晓芳一边挥汗如雨,一边说。
大家一听,纷纷收工。正是夕阳西下,不愿错过,找个绿草如茵的斜坡,一屁股坐在地上,咕咚咕咚喝水,也顾不上什么淑女风范了。
万丈霞光,把大半个天空映照着五彩斑斓。天空的恢宏气势,总会让在它覆盖之下的人类显得渺小无知。
夕阳瞬息万变,一点点向远处的山峦叠翠沉没。
“是否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林小西有感而发。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玉清接上。
“青山不语仍自在,微水痕变从容。”周曼也接。
“启窗日日对青山,山色青青不改颜。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语我几日闲。”张丹也说。
“遥看青山多妩媚,身在山中路难行。”李晓芳也说。“刚翻手机百度的。”她哈哈大笑着,干脆四仰八叉躺倒在草地上,不管精致不精致,也不管草扎。
“我们都有点玩飞花令的意思了。”周曼笑吟吟地看着大家。
晚上,没有住普通客房或民宿,大家一致同意住帐篷。山野的凉意伴着入夜就早早登场的星星,早把白天的一点热气驱赶着干干净净。
帐篷区在平缓的山头的林地。旁边奔流不息的山泉倾泄成小小的瀑布,颇有意境。山泉积起的小小水潭像是天然的冰箱,把一些瓜果放进去一二个小时,再拿起来,已经冰爽可口了。进去泡脚,凉意沁人。
搭好帐篷,几个女人,坐在大大的青石板上看星星。王跳跳一直粘在周总身边,不知道这会野到哪里去了。
每一颗星星,在城市的夜空里,被辉煌的、五光十色的灯光淹没、污染的星星,此时此刻,像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纷纷大放异彩。每一颗星星,都是那么的亮,那么的大,那么的耀眼,仿佛用尽全力,都在为了这一刻的绽放。
“银河系,今天晚上,我要睡你。”李晓芳异常兴奋。
“天当帐,地当床,躺在星空下面,应该是最享受的一件事情了。”周曼也浑身惬意。
“那么,人类文明的发展,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本来吃的是山食野果,变成了人工制造;我们本来过的是群居生活,变成了虚拟世界的一座座孤岛;我们本来住山野树林,变成了高楼林立、钢筋水泥?”张丹说。
“嗯,人类心理问题的根源,说到底是一种分裂和区隔,人与自然的、人与人的、身与心的。”林小西惹有所思。
杨玉清默立而沉浸地在这星空下,头顶上熠熠生辉,前方山雾缭绕,身下草香清甜,耳旁泉水飞溅,好友陪伴,声息可闻。
“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这是最近常常浮上心头的声音。这注定是一个安静甜美的夜晚。
从花间集回来,王跳跳就开学了。王永富主动请缨,送儿子返校。杨玉清随他去。
又回到正常的上班生活。一切都不一样了。没有了满满的复习计划,没有了争分夺妙的学习安排,时间忽然像是一大片肥沃的土地,空在那里,渐渐荒废,渐渐杂草丛生。
张组长倒是消停了许多,男朋友换得跟走马灯一样,她没时间也没兴致,再去顾得上为难杨玉清了。整天除了偶尔来办公室晃晃,基本上不见人影。明明时间已经足够多,这下子更多了。
杨玉清一下子从极度高压紧张的状态松弛下来,有点无所适从,完全不知道每天该干什么。常常坐在电脑前发呆,那些以前爱不释手的闲书,搁置了这么久,随手翻翻,也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去找小西?去郑立那儿?去……杨玉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感。以前,有着考研这个异常艰难的目标,每天紧张而充实。现在,有点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了。
但她很知道一点:人生的每次事件中,总是要么有跳跳,要么有小西陪着,哪怕去庙是,也是和一群相同的人修习相同的事。似乎从来没有尝试过:如果一个人,会怎么样?是的,她忽然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试过,一个人的时候。她一下子萌发强烈的好奇:如果我就一个人,看看会发生什么。
她记起来,曾有一次去郑立那儿,那天是她的独处日。有感情那么好的伴侣,有可爱的孩子,为什么还要独处日呢?独处日?她思量着这件事。
“小西,郑立的独处日,是什么?”她发信息问。“就是一个人呆着吗?”
“通常人们以为独处,就是一个人呆着。但其实,真正有质量的独处,是什么也不干的一个人呆着。”林小西秒回。
“什么也不干?”杨玉清有点不理解。
“是的,不看书不看手机及任何电子产口,不喝茶,不做家务,不写东西,真的就是什么也不干,相当于静坐着。”林小西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那意义是什么呢?”杨玉清很好奇。
“看你自己的念头。如实地观察,不分别,不评判。看着它来,又看着它去。”林小西说,“是增进自省力、觉察力几乎最好或唯一的途径了。”
“哦,这么神奇。之前,在庙里,也在郑立那里打坐,以为是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真没想到,这还叫独处。”杨玉清有些兴致勃勃了。
“是什么让你现在问起这个?”林小西问。
“这不是考完研了吧,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下来,我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杨玉清说。“要不,我试试独处。”
“支持。记得随时分享你的体验。”林小西呵呵笑。
“好。”杨玉清持了电话,想,独处,就从这个周末开始吧。
到了周末,杨玉清特地换了身很宽松的家居服,搬了平常最喜欢的一个蒲团到阳台上,把手机也放得远远的,做好万全的准备,就坐在那里。想去找小西,想给儿子打电话,想……才坐了几分钟,许多想要做的事冒出来,使她忍不住站起来,来回走动。
这些让我不能安坐在这里的,是什么呢?杨玉清试着给这种感觉命名。头皮有些发麻,心里突突跳,浑身有些刺痒感,呼吸越来越忙乱,越来越不能耐受这样坐在那里,直到必须站起来,来回走动。啊,这样的感受应该是焦虑。
这样看来,独处,似乎很能引发平常未被察觉或被回避被掩盖的焦虑。杨玉清进一步总结自己此时此刻的体验。
为什么?为什么一旦回到自己的内心,会有这么浓重的无处可逃的焦虑?这些焦虑从哪里来?杨玉清来回不安的走动,平息独处引发的焦虑感,待到感觉好些,就重又坐下。
她坚信身心一体的系统观。相信哪怕是很多躯体不适,例如皮肤过敏、肩背疼痛、慢性胃病等都与长期情绪积累的心因性有关。她逐一检查自己的生理状态,冷热合适,衣服舒适,不饿不渴,也不想去洗手间。看起来一切良好。
她决定细致地去观看那些念头,找到身体表达的严重焦虑的根源,它们应该是一些心理因素了。
“读完研,四十多岁了。人家已经功成名就,我还是小白,赶得上吗?”
“非全日制,含金量不高,有用吗?”
“这些年在感情上似乎无人问津,在女性角色上,我没有价值。”
她首先看到了这样一些离目前现实生活很近的念头。
“功成名就又如何?”
“有了满意的两性关系又怎样?”
她随着这些念头追问自己。
“我也想享受被人追捧、被人羡慕。家里人走亲访友,迎来众人的赞叹。人人都虚荣,这些就能满足虚荣心。”
“这些年,我太憋屈,我也想扬眉吐气。”
满足虚荣的背后是什么?
我可以获得价值感。这,不正是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吗?
是的,焦虑来源于,生命线越来越短,但我没有获得价值感,它决定着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否值得活下去。而我的价值感,来源于满意的两性关系,事业上的名利双收,很显然,我都没有做到。
这次独处,只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小时,杨玉清就完全坐不住了。她急于想逃避这浓郁的焦虑,让自己遁入无意识的欢乐与幸福中。
她连饭也不做,叫了外卖。在电脑上翻找着一部又一部电影,可是,平常眼巴巴盼着复习间隙一睹为快的电影,此刻完全提不起兴趣。那些电视剧太脑残,一些综艺节目又太无聊,她又陷入无所事事中。
想立刻联系林小西,但忍住了。不能每次都把小西当作救命稻草,哪怕是拐杖,也有一天必须要丢掉,才能独立。
她仔细感受着坐立不安和无聊。心里总觉得恐慌,似乎有许多重大的事情没有完成,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身上像是有千万只蚂蚁在慢慢爬行,做什么事都安定不下来。
到了晚上,她实在捱不住了,决定出门晃晃。
初夏,夜晚依然有点乍暖还寒。杨玉清随手抓件外套出门,风扑过来,还是打了个冷战。未到盛夏,街边的烧烤摊已经支起来了。人不多,稀稀拉拉坐着,或独饮,或呼朋引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