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13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代长兄日常!
收割之后,大人们忙着重建蘑菇房,小孩子就被塞进了临时学堂,继续去年的学习。去年教了最基础的数学跟常用文字,今年明显大家热情多了。
最初大家没当一回事,毕竟小学堂能学到什么?只要孩子不瞎跑不乱走,能被拘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就行。可是后来,有人慢慢回过味来,自家孩子会算账会认字,怎么样都是好事。
尤其是,带着孩子外出时,孩子居然慢慢念出城门口的告示,虽然认了一半白字,但也吸引到其余人的艳羡,让大人挺直了腰板。
所以对于识字重燃热情。
林屿偶尔会去“村小”转两圈,看看秋菊的教学进度,目前她跟冬梅是村子的指定教师,两姐妹最初也担心自己的学识跟不上,现在更努力的增加自己的学识。
白老先生饶有兴趣的去村小旁听了一节课,自然觉得课堂上教的内容太过简单,教这些内容怎么能修身治国平天下?
“仓禀实而知礼节,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嘛。等到全天下都能温饱是,说不定人人都有书读,还能实现义务教育,凡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不会因为没钱读不起书,特别优秀的还能继续深造。”
“哈哈哈,你倒是有信心呐!”白老先生看着自己面前简陋的,临时拼凑的学堂,怎么也想不出那样的景象。
林屿笑而不语。
关于教学的话题略过,这次白老先生待的时间算长的,他临走时,要走了关于水稻育苗的法子。不管能不能找到占城稻,至少新式育苗法能的的确确增加产量。
老先生可说是满载而归,坐着新马车,志得意满。林屿在村口送客,老先生再三强调一定要记得给他送反季蔬菜。
“不然我就亲自来取了!”
“安心安心,我一定会按照那个地址寄出去的,不过师父你也要记得按时查收,不然东西就放坏了。”老先生留的地址是京城,用快船送去还来得及,不过签收不及时,也会放坏的。
“对了,师父这次怎么没去看一看白知州呢?好赖也来了一趟。”
白老先生一僵,“忘了。”他掩饰着,“下次再说吧。”
白知州那边,估计等的望眼欲穿吧,就是没想到长辈完全把他忘到脑后了。林屿无奈,目送着马车慢慢消失离开。
老先生离开后,林屿也把不想上学的两个妹子送去继续教育,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说不定短短时间能给她们什么巨大的启发呢!
这也是出于前辈的学习经验。
等到妹妹们送走后,白知州亲自过来一回,想要寻找老先生,结果老先生早就没了影子。
“唉!时机不巧。”白知州垂头丧气,本来还以为说不定能寻到什么主意,结果人都不见了。
“大人也别灰心,说不定下次就碰见了。”
“老先生日理万机,下次过来都不定是什么时候,也是我没福气。”白知州唉声叹气的,郁郁不乐的走了。
真是十分的不高兴。
林屿隐隐觉得白知州的态度,恭敬有余,亲近不足,这难道不是他的长辈吗?要知道现在,宗族之间,同姓之间本身就是最好的纽带,互相帮助互相提携也是应有之义,这种利益结成的关系非常的牢固。说句不要脸的话,林屿觉得自己跟白老先生,都要比白知州更亲近。
好奇怪啊!
等等,他突然发现信息相反的地方!老先生说过自己的家族是小地主逐渐转型的,而林屿也跟白知州闲聊说过他家族的特征,曾经辉煌后慢慢没落的,两人说的情况对不上啊。
难道是白氏家族先从小地主发家,曾经有过辉煌成就,然后又慢慢没落吗?倒也不罕见。
一个家族能不能发达,也要看后代子孙成不成才,老子英雄儿狗熊,或者歹竹出好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还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呢。
林屿把疑问压下,转身去操持反季蔬菜的事情。
有了去年的经验,他准备建一个暖棚,暖棚最佳的材料是玻璃,透光透暖,保温性能也强,但临时搞玻璃来不及,而且现在的玻璃价格昂贵,通常用在装饰上,未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桐油纸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价格还便宜。桐油纸就是平时用来做油纸伞跟窗户纸的材料,结实且透光。
林屿还特意把桐油纸的墙壁做出可开合装,方便透气。
“这回可是下了血本呐,啧啧。”康平咂舌,痛惜这些成本,但是一想到回报,也觉得值得。
毕竟是反季蔬菜,就是卖出再贵的价格也正常,他们还屯了好多炭火。
“要不要再种一点呢?”
“这些也够了吧?再多照顾不过来,暖棚的效果也不好。”林屿看着后院大概半亩的面积,觉得怎么样都够了。
他又不图卖钱,就是种来给亲朋好友吃而已,半亩够了。
于此同时,县城的粮铺。
“可恶,真是太可恶了!”粮商正在愤怒的摔账本,摔了还不解恨,上去踩了好几脚。
可就算踩烂了账本,也挽回不了他营业额大降的事实,从以前的门庭若市到现在生意零散,也不过才两个月时间。尤其是前一个掌柜说自家出了事,慌忙辞职,新来的掌柜不熟练,更是拖延了他发现的时间。等他反应过来,生意已经被抢走大半。
被那些他看不上眼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铺子。小铺子固定在居民区,凭着这个优势居然抢占了大半的米面生意,怎么不让人生气呢?
这时候,粮商完全不会反思是自己当初趁火打劫的想发水灾财的行为,他只觉得生意被人耍手段抢走了。
不光是县城,连村子也没放过,他们居然自己出门去采购便宜粮食,也不愿意上他这里买。
货物堆积,铺面仓库的成本等等,造成粮商每天都在亏损,如果不尽快找到办法,再这么拖下去,迟早关门大吉。
这时候,粮商派出去的人回来,鬼鬼祟祟的附到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听得粮商喜笑颜开,拍掌称是。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这算盘打的倒快,竟然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倒也难怪,两位大人都向着他,这么好的东西拿来送礼,换成是我也想要啊!”粮商眼珠一转记上心上,“没道理他能种菜,我不能,去,找个村子给我买上一百亩地,爷要种菜!”
只要他掌握了这门技术,也能投其所好,讨到上位者欢心,不比卖粮快多了?
粮商摩拳擦掌的等着一展身手,为此下了血本,在某个村里旁边豪掷重金,还请了种庄稼的老把式,打算种蔬菜。
如果说是种白菜萝卜的,也没什么稀奇,这是冬天常见菜,可是他偏偏要种的是小黄瓜小青菜,香椿荠菜,那就显的稀奇,大家都当成热闹来看。
第一百八十九章
毕竟这的确算的上奇闻, 如果冬天真能种出蔬菜来,难道不是好事吗?所有大家带着一半期待一半看笑话的心态,翘首等着后续。
倒不是那位姓金的粮商不想保密, 而是他的举动也隐藏不了。先是大方挥洒金钱买下一百亩地,这么大面积肯定需要长工帮忙耕种,人一多可不就保不住秘密了。
消息传到康平耳朵里时,他神情有些古怪, 悄悄找了林屿说, “大哥,这人该不会是打算模仿我们吧?”他们后院的半亩菜地, 已经发出嫩绿的小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呃,也不是康平脸大,非觉得自家做的事情,别家就不能做,而是这个时机实在过于凑巧。再者, 他们家前段时间还有过一次小偷事件。
在水灾时, 康平顺势提出把家里加固, 于是他们把墙头再加高,并且在上面加了许多碎瓷片,谁要是想翻墙, 非得刮下他几块肉不可。不过依旧有人翻了后院的墙, 还留下半块衣角。康平暗戳戳觉得, 这是金粮商在闹鬼。
“唔, 可是别人想种菜, 也不是我们能拦得住, 总不能冲去人面前, 把他们的摊子统统搅和了吧?”林屿托着下巴,“而且对于“竞争对手”,我也不屑用这种手段。”
想办法把对手拉下来然后自己上?不,事实往往没有这么简单,基本上两边斗的来劲,不可开交时,会被第三者趁虚而入,谁也没捡到便宜而已。就算少了这个金粮商,难道就没有什么银粮商或者铜粮商来着?
有那个心思去搞别人,还不如把这个精力花在自己身上呢。
康平听过后直点头,“我懂了。”
“对嘛,再说我们的主业是蘑菇和蜂蜜,如果对方真能种出鲜菜来,说不定我们也能去买点,想想是不是高兴起来了?”
“还真是。”康平一下子高兴起来,念叨着想要尝尝荠菜饺子,冬日里难得的美味呢。
于是金粮商种菜这事,只当风吹过,没了。
林屿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因为下河村的花田不是马上能够恢复的,在此期间也就只能先借用外地的蜂蜜,而每个地方水土花朵不同,最后酿造出来的蜂蜜就也带着不同的风味,有的偏酸有的偏甜,还有的带着一点淡淡的花香气息。
经过反复的调试,最后他们选中了一家的蜂蜜,暂时作为替代,虽然香气不同,倒也别具风味。
说到蜂蜜酒,就不得不提到那位军中采购商赵德,他兴致勃勃的跑过来准备进行第二次采购,结果当时还没恢复生产,连一点多余的存货也挤不出来,赵德只能败兴而归。为了维护大客户的交情,林屿另外给他介绍了其余的购货商,至少不会空手而归。
顺便还找赵德打听了一下玄州的情况。
斗画比赛的决赛地点,是抽签决定的,抽到那里就是那里,不容更改,而林屿想打听打听玄州城内的环境。
赵德挠了挠头:“我就是一个采购的,我怎么知道这些?”他两手一摊,“不过城里有几个大商人,挺有钱的。”他分别说了那些商人的名字,以及经营的行业,林屿默默记下。
日子平淡如水的过着,天气越来越冷,需要的炭火也越来越多,甚至到了穿夹袄都冻的程度。
康安不情不愿的穿上厚重的棉袄,一整个脸缩在毛领子里,只露出半张脸来,他还嫌冷。
跟他相比,康平就抗冻多了,大冷天的他站在院子里只穿了两件单衣,拿着一柄长刀舞的虎虎生威,不断有白气冒出来。
康平身手越来越好了,以至于现在付英都专注教导他怎么使用武器,甚至连怎么马上作战都教了。
总觉得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不太对呢?康安看着眼前二人的互动,总觉得有什么问题?
唔,不过现在不是关心这个的时候,康安问:“大哥人呢?”
“在后院蹲着看那些菜呢。”康平收回手,“现在每天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因为快开花了吧?”
二人默契对视,现在也只有他们三人知道,想要种出反季瓜果的关键--授粉。每次都是他们亲自做,从不假手于人。
想到这里,康安顺手去拿了一只干净毛笔,准备过去帮忙。
结果到了后院,看到的不是小蜜蜂辛勤授粉的画面,而是...
后院是经过改造的,用桐油纸透光,用稻草保温,然后点了炭盆提高温度,几项措施相加之下,后院说是温暖如春也不为过,只穿单衣也不会觉得冷。可为了保持水分,也要经常浇水。
为了种出反季节蔬菜,也是煞费心思。
而康安现在很难形容自己面前的景色,林屿正在反复的伸手烤火,然后缩回去,再烤火。
“是太冷了吗?”康安试着提问。
“不,我是在寻找生命的温度。”林屿深沉的回答。
噗!
“想笑就笑吧,笑之前先来扶我一把,脚蹲麻了。”林屿伸出手来,他为了寻找最合适的温度,已经折腾了一个时辰,始终拿不准。
“大哥是想找什么?我或许能帮到忙?”
林屿从身边的棉布兜兜里掏出圆滚滚的蛋来,“我想尝试孵蛋。”
“蛤?让母鸡孵不就行了?”
“母鸡一次最多能够浮15个鸡蛋,并不能保证每个蛋都存活,再其次,也只有春夏等温暖的季节才能孵化成功,养鸡的效率不高,想要养鸡致富很难。”林屿转动手中的棉布兜,“正好,咱们后院天天都点着炭盆,这不是刚好试一试人工孵化吗?”
“然后冬天也能养小鸡?”康安开始产生兴趣,也跟着蹲下,“真的会成功吗?”
“试试呗,反正炭盆也在这里放着,不试白不试。”林屿正在努力寻找38度的感觉。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37度,而孵化温度比这稍微高点,林屿正用体感来寻找合适的温度,然后把授精鸡蛋放在棉布兜里,准备试一试。
他说完后,康安也非常好奇,帮着他一起找到合适的地方放好,白天可以放在后院,晚上就放到炕上,一直保持温度。
“我就等着看小鸡出壳了!”从来没有这么好奇过,康安万分期待。
“还要二十一天呢,还早,不急。”
除了鸡蛋他还放了几个鸭蛋,一心盼着小鸡出壳。最初几天鸡蛋看不出任何变化,还要每隔几个时辰去翻一次面,保证温度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