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祖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午夜送灵人!
“张小姐我们到了,”阿强打开车门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
张虚下车就看见偌大的别墅中央,修了一个白玉石莲花台,花柱下是个半圆的水池,对着别墅的正门错落两层大理石台阶,位置略低一点是大门的台阶。
两面都是两三米高的植树,闷热的天气下树影婆娑,有了一丝的凉意。
“张小姐可把您盼来了!”姚老板接到电话早就带着家人在门口等着迎接了。
“我答应你的事不会食言的,”张虚回到。
“不会食言?那今早干嘛打电话给我爸爸说不来了?”姚嘉越不屑的口吻质问起来。
“你给我闭嘴!”姚老板回头训斥儿子。
“张小姐坐了一路车想必也累了,快进屋歇歇,我让人先摆饭,”姚夫人得体的打着圆场,
张虚抬头看看说话的姚嘉越、又向后看了看拄着拐杖的姚老太太,在后面就是姚夫人。
姚老板暗看张虚的神色,见她神色没有任何的表露,心里不由的忐忑起来。
“张小姐里面请!”姚老板恭敬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虚也没客气,走到几人中间突然停下来,对着姚嘉越说道:“你桃花煞劫,命里子禄为昙,在若任性妄为将为子嗣艰难,眉骨锋利高巍,奈何脉断根弱,龙堂已有枯陷之兆。”
姚嘉越被张虚神神叨叨说的半信半疑。
“你骗钱也不是这么个骗法吧?我都不知道的事,你替我知道了?”说完还下意识的看看他爸。
“你就当我胡说好了,”张虚也没计较他的言语。
走到老太太跟前,轻声细语的拉起家常来,“少年夫妻老来伴,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是老寿星也盼个好不是?”
“单支不响树,双支不连林,枝叶茂盛才是旺家之吉,老太太也是过来人,想是早已在心里掂量了几个来回。”
姚老太太停下脚步望着张虚,浑浊的眼睛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姚老板夫妻在后面听的云山雾里的。
“明早回祖屋去吧!”老太太艰难的说完,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上了楼。
“奶奶……?”姚嘉越喊了一声,老人理也不理。
“你说的什么意思?我奶奶这么大年纪了,回去了要是有什么事了怎么办?”姚嘉越顿时嚷嚷了起来。
“你奶奶在给你的孩子让路,”张虚转过脸逼视着姚嘉越。
“你瞎说!我哪来的孩子?”姚嘉越猛的后退跳开了。
姚老板眉眼一跳,“孩子”?
“张小姐……?”
“不必问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我饿了让人摆饭吧!明早还要去你家祖屋呢!”
“对对对……赶紧摆饭,”姚夫人顺坡下喊着佣人摆饭心里也嘀咕不已。
姚老板心事重重的,想着晚上睡觉没人了单独盘问儿子,张虚说的话他心里隐隐约约有点眉目了。
一餐饭下来张虚吃的悠然自在,菜都是她喜欢吃的。
姚家人可就有点食不知味了,姚老太太破天荒的叫佣人送了一碗米饭,一碗养生汤,还有两个菜,其中有一个是张虚交代做的一碗豆腐,老太太自己点了红烧肉。
佣人上去收拾碗筷的时候,发现都吃的干干净净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下楼后特地找到姚老板说这事。
姚老板心里也莫名其妙的,他娘很注意养生的,像红烧肉最多只吃一块,米饭半碗,平时的养生汤也就沾沾嘴而已。
有心想问问张虚,心知她不会解答的,厉害的人脾气都怪,只能按捺下心事去儿子房间谈事。
张虚一夜好眠早上起来下楼,姚家人坐在餐桌前都在等她。
每个人脸上都无精打采的,唯有老太太精神抖擞的对她点头微笑。
“昨晚歇息的还习惯吗?”老太太舀了一口粥问到。
“习惯,我没有挑床的毛病,”张虚笑着回答老太太。
“女孩子家怎么想着取这么个没根的名字?”老太太又问。
“我姥爷给取的,二两的命有个名字已经算是有福气的了,”张虚轻描淡写的说了名字的由来。
老太太微不可见的停了一下,随后又若无其事的吃着早饭。
早餐吃完佣人收拾好,姚家人安排了房车给老太太坐,回祖屋要半天的路程,快九十多岁的高龄了,要是有个颠簸怎么受的住!
“张丫头随我坐吧!”老太太对着张虚伸手过去。
“那感谢老太太了,让我也享受一下房车的舒服,”说完笑嘻嘻的上了车。
姚老板夫妻陪着笑也跟了上去,老太太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
姚家儿子到是开了跑车先走了。
“打电话通知你姐姐、妹妹、弟弟回来聚一下,”老太太对着儿子吩咐。
“我一会就打,”老娘吩咐的姚老板赶忙答应了。
“也不急在今天,人老喽!跟儿女见一面少一面的,”老太太感慨的说完。”
“娘说什么呢?你可是咱家的老寿星,这样不吉利的话少说,”姚老板有些不愿意老娘说破嘴话。
老太太笑了一下也没再说什么了,随了儿子的愿。
姚太太观看张虚,见她丝毫没有插嘴的意思,想说什么又觉得没意思,也闭口不言起来。
或许是路上太无聊了,老太太就开始说起儿女们小时候的事,姚老板时不时的添补两句,姚夫人到是捧场的追问到底。
房车里其乐融融的氛围,消融了姚老板心底的不安。
姚家的老屋破败不堪,家门口因为常年不住人长满了青草,老夫人下车看着周遭眼里闪过怀念。
“树高千丈,终是要叶落归根的,”张虚对着老太太轻快的说完。
“是我想左了……享了一辈子的福还起了贪心,”姚老夫人怅然若失的看着远方。
姚老板看看母亲又看看张虚,“她们在打什么哑谜?”
张虚走到半身高的牲畜圈,圈棚年久失修早就塌陷了下去,清灰砖块被风雨冲刷的失去了颜色,圈门几个木板钉着的也已是朽木。
“你过来,”张虚对姚老板招手。
姚老板走过去,姚夫人回头看丈夫过去本想跟着一块过去的。
“倩蓉扶我进屋里转转,”老太太伸出一只手给儿媳。
“娘,这房子好几十年没住人了,咱们娘俩这样贸然进去多危险呀!”姚夫人上前扶着老太太的胳膊,言语耐心的规劝起来。
“没事,也就屋前屋后的转转,看到那里了没有?老太太指着不远处一条干枯的水沟。
“守昌小时候饿极了,就去那里掏泥巴吃呢!”
姚夫人眼里闪过震惊,回头看看丈夫。
“陪我过去看看,”老太太没有给儿媳过多的时间感慨。
“守昌有一个亲姑姑家境非常的富裕,相比她家的丰厚我们家是家徒四壁,守昌爷爷常年挑着担子不沾家,他奶奶一年卧床就没下来过。”
“兄妹两人过着天差地别的日子,守昌姑姑家什么都很好就是没孩子,她看守昌兄妹几个很勤快想讨一个过去养,我当时没答应她。”
“他姑姑看我不答应也没计较什么,就挑家里两个大的去给她家放牛,白天管一顿糙米干饭,这也算是变相的接济了我们。
“他跟他姐姐两个每天天不亮,就背着弟弟妹妹去那边的大塘坡放牛,看到那个大塘坡了没?”老太太指着模模糊糊的远处给儿媳妇看。
“一个孩子放一个月的牛,可以得到三葫芦瓢的碎米,他姑每到月底给了七葫芦瓢碎米,说是两个小的绑一起算一葫芦瓢米。”
“这个时候守昌的爷就会准时出现,就在那一条路口守着,看见守昌背布袋子过来就把米拎走,继续挑着扁担外出,等下个月的日子在出现在路口等着,一家人眼巴巴的等不回去米下锅!”
“守昌奶奶每天嚷嚷着要吃饭,他们姐弟俩就把中午的饭倒进口袋装回来,自己饿了就来这里扒泥巴吃,顿顿把饭带回来给他奶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才好一点。”
“在后面守昌他们几个十多岁的样子,守昌姑姑家被人点了胡,几天的功夫家里就衰败了下去。”
“咱们家也跟着失去了几瓢米的救济,他爷爷每个月拿不到米了,打那以后再没回来过。”
“等他再回来的时候,是通知守昌他爸去背他回来送终的,家里的两个老祖宗一前一后的被送走后,他们兄妹几个反而过的不错了起来!”
“可惜守昌他姑没看到几个孩子长大!以前我们埋怨他姑家里过的那么好,都不帮帮自己艰难的亲兄弟。”
“后来慢慢的了解了,就是他姑帮的再多,都到不了孩子们的嘴里,还不如让几个孩子去她家放牛呢!至少还能活条命的。”
“更何况他姑没有孩子,在家大业大的家里当不了家做不了主,那时候太穷了只觉得亲妹妹无情,不知道她的难日子怎么过的!”
姚老太太不悲不喜的说着过往,儿女们走过的每一条路她都能清晰的指出来,还能精准的找出当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