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044章:亚洲栽培稻的命名

第044章:亚洲栽培稻的命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北大学考古!

粮研所的全称,广东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也就是后来的农科院水稻所。

前身,就是丁颖教授于1930年创立的原中山大学稻作试验场。场址就是在石牌村。

之所以在石牌,主要是当年中大迁往康乐园之前,就是在石牌旧址,也就是现在的五山站旁边的华工与华农校本部。

这也是为什么,华工会有中山先生雕像的原因。

而,中大当年的农学院就是现在华农所在地。

这两校,还保存着不少老中大的建筑群。

前世,苏亦经过华农的时候,周边还有一大批农田种植着水稻。

再次跟沈明过来粮研所,这一带,水稻更多了。

阳光正好,一眼望过去,都是绿油油的一片,田间都种满了禾苗。

苏亦才意识到,六月下旬,该是晚稻的播种时间了。

拿着介绍信去粮研所找钱咏文的时候,对方正在稻田之中插秧。

没有错,就是亲自下到水稻田里面插秧。

说实话,这种见面方式跟见面地点,完全出乎了苏亦的意料。

然而,想想也是在意料之中。

研究水稻的,在稻田,要插秧,这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吗?

袁老九十岁还在三亚的水稻基地视察工作,更何况是正值巅峰的钱咏文。

所以,等苏亦说明来意,钱咏文的的一句话就是,“会不会插秧?”

当苏亦点头的时候,钱专家就很不客气的说,“那一起来吧。”

这口吻跟喝酒的时候恰好碰到,添个杯子那般随意。

如此的不客气,让苏亦哭笑不得。

好在苏亦也不矫情,撸起袖子跟裤腿,就开始下地。

对于广东人来说,插秧不是多陌生的事情,尤其对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插秧是基本技能。

这年头,谁没上过山下过乡啊。

甚至,城里的年轻人也才从知青点回来没多久,所以,稻田里面除了钱咏文这样的中年男子之外,还有不少穿着得体的年轻男女,一时之间,苏亦跟沈明俩人的装扮也没有多稀奇了。

水田插秧跟旱田插秧是不太一样的。

学者插秧跟农民插秧也是不一样的。

而,钱咏文这一帮人,一看这架势,就是插秧老手。

直接用麻绳拉了间隔,开始先用禾苗分割成一个大行,然后留着中间的间隔。

然后一个人负责一个大行。

甚至,不需要钱咏文说什么,苏亦接过秧苗就插秧。

这样一来,沈明也傻眼了。

他陪着苏亦过来,就是想偷懒,不想干活的。

没有想到好好的闲差却变成上门来插秧。

早知道要插秧,他才不会过来呢。

沈明望着苏亦,“小子,起码一周的肠粉。”

苏亦答应,“可以。”

沈明也没法闲着。

只好跟他一起。

两人从首尾的田埂开始,然后中间交汇。

这一忙,就是快一个小时。

等收工的时候,苏亦的腰都快站不起来了。

这瘫坐下来,苏亦就不想动了。

主要是太热了。

只好在田埂上找一个有树影的地方乘凉,然后把脚伸入田渠上冲刷泥巴。

沈明却自得其乐,这货,偷窥着旁边露出白皙脚丫子的粮研所姑娘洗脚呢。

好在,钱咏文多少有点主人翁的精神,直接就给他拿过来冰镇西瓜。

钱咏文说,“西瓜是用所的井水冰的,解渴。”

然后就开始闲聊。

“主要是现在农忙,所里就算想要雇人都找不到人手,没有办法,只好我们自己来了。要不是,有你俩来帮忙,我们估计还要忙一会,主要是这段时间,大家的都腰酸背痛了,一会,中午太阳又热,你俩要不来,我们一个中午就都搁这待了,所以你俩可是大救星。”

等苏亦吃完西瓜,钱咏文才问,“说说,你们的来意吧。”

之前,苏亦只说他们从省博过来,并没有详细介绍自己的身份,所以,这个时候,他只能够再次说,“钱老师,我叫苏亦,是省博文物工作队的实习生,现在跟杨式挺老师学习,这段时间想要写一篇关于石峡栽培稻的论文,杨主任曾经说过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就让我过来拜访您。”

钱咏文说,“你们考古的事情,我不太懂。”

沈明说,“但您是水稻专家啊。”

钱咏文哈哈哈,“这话就过了,水稻专家谈不上,就是跟水稻打交道多年了,多少有些心得吧。”

说完,就望向苏亦,“就是不知道我有什么地方能够帮助你的。”

苏亦说,“就是想过来跟您聊一聊,只要是水稻的就可以,毕竟,我对水稻不太熟悉。”

钱咏文又忍不住笑了,“小伙子,逗我呢,刚才看到你插秧可是一把好手,快的很,所里的姑娘都比不上你快,一个人就顶我们研究所的三个年轻人了,结果,你告诉我,你对水稻不太熟悉,然后,你一个不熟悉水稻的年轻人,还打算研究石峡稻遗迹,这是不是太谦虚了。”

苏亦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从小就插秧,习惯了,又是学考古的,所以因为这种情结,才想做一下稻作起源的研究。”

听到他这话,钱咏文就大致明白他的来意了。

“你要做稻作起源的研究,那么丁颖教授的专著论文就必须要读了。”钱咏文说。

苏亦说,“读了丁颖教授的《中国水稻栽培学》以及一些相关的论文也都读过,但,对于水稻栽培学来说,我就是外行,很多东西知道名字却不知道实物,而且,一些专业的东西以及数据也需要请教您这样的专家。”

听到苏亦这么说,话题就继续在栽培稻上继续着。

说着,钱咏文,就突然聊到了稻作命名。

“现在,咱们亚洲栽培稻,国际上都在流行曰本型跟印度型,却往往忽略了咱们中国的籼、粳稻,对此,你怎么看啊?”

元芳,你怎么看啊?

不用想,考题已经来了。

估计就是想要考究一下,苏亦是不是真的看过丁颖教授的专著。

对于亚洲栽培稻的命名,苏亦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这种命名,就非常的不科学,籼、梗名称是中国古代早已确定的称谓。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是学考古的,对此,再清楚不过,大量考古证明,距今10000-12000年,中国就存在将普通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过程,中国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也是籼、粳两个亚洲分化的发生地。”

他这话一出来,钱咏文就有些诧异,“稻作起源?一万二?啥时候,考古界有这个说法了?”

汗,这就有点尴尬了。

毕竟,现在考古发掘出来最早的稻遗迹,也就是73年开始的河姆渡遗址,距离现在也就不过是七千多年。

苏亦亡羊补牢,“嗯,记错了,应该是河姆渡出土的稻谷遗存,不过,距离现在也七千多年,甚至,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东汉《说文》一书中就有籼粳名称的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籼、粳栽培并重的国家,且在古代已经形成南籼北粳的地方分布格局。”

这就说明籼和梗的命名,在中国早确定。

钱咏文一听,就知道他做过功课了。

然后继续引导苏亦的深入。

粮研所的其他年轻研究人员,也在一边旁听。

都是一起吃井水冰镇西瓜的战友。

这种闲聊,也随意很多。

就有人问。

“那,苏亦同学对于曰本型,跟印度型的说法,又是怎么看?”

怎么看?

当然是不认同了。

苏亦深入,“据我所致,曰本学者加藤茂苞等于1928年,用主要来自中国的品种,根据杂交结实率和血清反应的实验结果,将籼稻名为印度型,将粳稻命名为曰本型,自此,世界上出现了拉丁文命名的indica和japonica,而中国原有的籼、粳命名却不为世人所认知。这种命名的方面,本来就不科学,也体现出来曰本学者的傲慢,也没有办法,这个方面曰本人确实是走在咱们的前面,谁走在前面,谁就争得国际话语权。”

听到这话,其他的年轻研究人员也是义愤填膺。

“凭啥咱们要听他们的?”沈明第一个站起来反对。

他对水稻方面一无所知,外行看热闹,越是外行,他说起话来就越是理直气壮。

不会像粮研所的年轻研究人员会有所顾忌。

“谁让人家走在了前面了呢!”有一个年轻人幽幽说道。

苏亦笑,“其实这个方面,丁颖教授就走在了前面。1957年,丁颖教授认为,把籼、粳稻定名为印度型和RB型与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和发展的事实不符,而且所谓的RB型实际是公元前一、二世纪来自中国的粳稻。根据中国水稻起源和栽培发展史,丁颖教授将中国的稻种分为籼亚种(0.sativaL.subsp.hsien Ting)和粳亚种(0.sativaL.subsp. Keng Ting),并建立了在亚种下早晚季稻、水陆稻和糯与非糯稻分化的中国栽培稻5级分类系统。从此,丁颖教授的这种命名系统在国内书刊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钱咏文才点题,“在国外,这种命名,是存在争议的。”

苏亦接话,“确实,稻种命名的分歧,只有丁颖教授(采用hsien、keng),以及华人学者张德慈将粳稻称为中国型(sinica ),其它的RB学者虽有不同的命名,但最后都统一于japomica和indica。如冈彦一的大陆型和海岛型,因为大陆型也包括中国大陆,故不久又将大陆型和海岛型改为印度型和RB型。不过,经鉴定,盛永的爪哇型实际上是将粳稻划分出热带RB型。”

“我比较赞同丁颖教授的命名方式。”

最后,苏亦说道。

沈明恍然。

其他年轻人,也一脸自豪。

不管曰本有谁。

咱们中国有丁颖教授,足以。

嗯,还有袁老他们这些一直为中国水稻事业奋斗终身的前辈们。

苏亦心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