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樟骨铮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国二百年!
褚樟年从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过教员,不久参加了社盟,因参与谋杀汪精卫的行动被通缉,他逃离南京,去句容参加了茅山游击大队。现在他埋伏在林草茂密的土岗上,等待袭击汪精卫的车队;据内线情报,汪精卫上午要去镇江参加江苏省政府的一个重要活动,此处是南京通往镇江的必经之路。
茅草土坡下面一百米处,是一条沙土公路,每一辆汽车驶过,便卷起一片黄黄的尘土,汽车不见了,尘土还恋恋不舍的在公路上飘荡。公路外是一条不宽的河流,河中有圆圆的荷叶,河对岸是大片的杨树和庄稼地。
茅草丛里有不少小飞虫,情有独钟的围着每个人转,赶走了又来,很是讨厌,游击队员身后是大片的竹林和松树林,一直绵延到山顶。天有些热,山风吹来,除了飒飒有声还带了些清凉,带了些野花香味;林中的鸟、草间的虫、水里的蛙,都各自叫唤着,像一个乐队演出前不同乐器在调音试奏。游击队员们此刻想听到的是布谷鸟的叫声,可是没有;此前,游击队派了一个会鸟语口技的队员在前方侦察,看到汪精卫的车队,便学布谷鸟叫:“布谷-布谷-”。
樟年问身边的中队长劳石:“怎么还没来,不会改变路线了吧?”
劳石三十几岁,身材魁梧,一张黑脸,络腮胡子,他是农民出身,有点看不起当过教员的副中队长樟年,他仰面朝天,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嘴里嚼着一根草尾巴,他轻蔑地一笑说:“从南京去镇江,就这一条路,走什么别处?”
“还有铁路水路可以走呢。”
劳石侧过身,看着樟年说:“丹姑是希望姓汪的从这儿走还是从别的地方走?”
旁边的队员笑了笑,有人赶紧用手捂住了嘴,樟年白净的脸颊红了。从小到现在,他有好几个绰号,小时候被枪吓了一下,总是把爸爸叫“啪啪”,孩子们叫他小结巴,为了改过来,蒋惠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消除了枪声留在樟年心中的阴影。蒋惠带他改嫁后人们叫他拖油瓶,继父去世后,母亲带兄弟俩回到里庄老家,因为樟年说着一口南京话,又被街上人笑话是南京大萝卜,参加游击队后,劳石又笑话他的丹阳话,加上他当众说话脸红,又长得肤白俊美,劳石给他取了丹姑的绰号。在南京参加示威游行时,樟年总是走在队伍前面,军警的棍棒枪托打来时,别人躲闪,他上前拼命。有一次脖子上挨了一刀,还往前冲,从此人们叫他拼命三郎;到了游击队后,因为作战勇敢,每次战斗都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拼命三郎的绰号,人们一直叫了下来。
一泡鸟粪从树上落下,正掉在劳石的袖子上,灰白色有臭味,他气得抬头骂了一句:“王八蛋!老子赏你颗枪子吃。” 他揪了些青草,擦去鸟粪,把身子往樟年身边挪了挪,有些自鸣得意地说:“你是秀才,我是老粗,做群众工作我不如你,论打仗,你不如我。”
樟年眼睛紧盯着公路,笑了一下,他知道劳石还为大队长表扬自己耿耿于怀呢。去年下半年,游击队小队长以上干部按上级要求,分头到各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同时募粮募钱;樟年发展了五名党员,募得粮食五百斤、银元二百块;劳石的成果不足樟年的三分之一,大队长当众表扬了樟年,劳石继续说:“我是石头,樟是木头,到生死关头,木头不如石头。”
“什么意思?”
“比如被敌人抓住,你可能经不住打,我就不怕,打死也不投降!”
“何以见得?”
“我是苦出身、无产者,从小练出来的钢筋铁骨抗打,立场坚定啊。”
“那我要向你学习,革命者要以生死肉身担当家国大义。”
太阳快居中了,布谷鸟还没叫。
阮大队长来了,他一身农民打扮,穿带补丁的中式衣裤,头戴一顶旧草帽;劳石先站起身,其他人也都跟着站了起来,手里提着长枪或短枪;阮大队长摘下头上的草帽,驱赶着面前的小飞虫说:“内线传来情报,汪精卫今天不来了,大家撤吧。”
“这王八蛋!让我们白白在这儿趴了一上午。” 劳石失望地骂道。
“山里有个庙,我们先撤到庙里休息,在那儿等消息;樟年好久没回家了,这地方离你老家不远了,回去看看吧。”阮大队长说。
樟年说:“大队长,小陈也是里庄的,让他也回去看看吧。”
“好吧,你俩明天上午归队就行,记住,我们在南边二里的云照寺。”
“记住了,我们只早不晚。”樟年快乐地回答,拉起小陈往回家的方向走去,劳石在后面喊了一声:“久别胜新婚,丹姑悠着点。” 樟年没回答,他的脸又红了。
下午两点,二人走到了元河村,元河村被元河环绕,有东西两坝与外面相连,河的两岸是参天的大杨树,把村上几十户人家的房屋都遮住了,小陈家的草屋,只露出一个屋顶。太阳光直射大地热气升腾,二人皆走得口干舌燥、满身是汗衣衫湿透,小陈的鞋也走破了,左脚大脚趾露在外面,他说:“中队长到我家歇歇,喝口水再走吧。”
这里到里庄还有五里路,樟年同意了:“好,去你家吧,看看你爸妈,看看我发展的两个党员。”
“金庚!金庚!”路边林子里有人叫小陈,小陈朝叫声看去,是堂弟铁庚,穿条短裤赤裸着上身向他招手。
二人走进林子,小陈问:“你怎么在这儿?”
“村里有兵匪,我是游水逃出来的。”铁庚心有余悸地说。
原来北洋军阀孙传芳手下的一个连溃败以后,在连长邱得成的带领下,上山当了土匪,遇到围剿就四处逃窜,几年的时间从河北逃到安徽,最近又从安徽流窜到江苏,人也越跑越少。今天中午,三十多人窜入了元河村,邱得成派兵守住东西坝口,村民只许进不许出;他们强迫全村人在太阳落山前凑齐五百块银元、五百斤粮食,到时不交便杀人发火,把村子变成焦土。
“怎么办呢?过一会儿就要杀人放火了。”铁根着急地说,用手抹着眼泪。
樟年说:“别急,三十几个兵匪,还好对付;小陈,你赶快回云照寺,叫阮大队长带部队来救百姓剿兵匪,我进村去周旋一阵,拖拖时间。”
小陈说:“你别进去,太危险了,你在林子里等着,我叫队伍来了,一起进去。”
“不行,天黑之前如果队伍赶不到,敌人开始杀人放火才危险,我有办法,你放心,快走吧。”
樟年看小陈快步出了树林,从腰间拔出枪交给铁庚说:“枪我不能带在身上,我先进村,天黑了,你再游水过去,把枪给我带过去,我在陈金庚家等你。”
樟年掸掸身上的土,整理一下衣衫,不慌不忙的出了树林,往村西土坝上走去。刚过了坝,藏在树后的几个兵匪冲上前来,把樟年抓住,双手别在身后押往村子中间的元家祠堂。村里人都被赶到祠塘的大院里,有的人坐在地上,有的人站着,有的人双手抱在头上,遮挡着热辣的阳光,兵匪们站在没有前墙的大厅里,用枪对着村民。连长邱得成三十多岁,五大三粗,头发长胡子多,脸上一个大大的酒糟鼻子,他穿一身旧军装,敞着怀,露出黑浓的胸毛,看到樟年被几个人押进来,粗声大气地问:“什么人?干什么来了?”
樟年从容不迫地说:“我是小学堂的老师,有个学生两天没去上学了,我来看看。”
邱得成上下打量了一下樟年,脸手白净、文质彬彬的,倒像个教书先生的样子,他用勃朗宁手枪朝人群一指,说:“你看看哪个是你的学生?”
樟年看到了党员连顺普,朝他点点头说:“顺普,你儿子怎么没去上学啊?”
连顺普心领神会,顺水推舟地说:“孩子的姥姥病重了,他娘带他过去看看。”
秦副官对邱得成说:“连长,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一起杀了算了。”
“先留着,反正他也跑不了,让他帮我们要粮要钱再说。”邱得成对樟年说,“我们现在困难,想向村民们借点钱借点粮,不知是我说的话他们听不懂还是别的,他们都不动,你跟他们说,只要交出五百斤粮食五百块银元,我们拿了粮和钱就走,不杀人也不烧房子,怎么样?”
“我尽量办,我和村民们说。不过你不能太着急,五百斤粮食和五百块银元不是个小数,不能限定在太阳落山之前凑齐,时间放宽点,你逼得太紧了,村民没有退路,以死相拼,闹个鱼死网破,对你们也没有好处;按我们这儿的规矩,外面来的都是客人,家里再穷,也要吃顿饭喝顿酒再走。”
“好,就听你的,我们等着。” 邱得成态度有所缓和。
樟年往前走了两步,站在太阳光底下,对村民们说:“乡亲们,钱粮都是身外之物,你们想想,军爷拿不到钱粮动了枪烧了房,命都没了,留着钱粮有什么用呢?我说得对不对?识时务者为俊杰,有钱粮的人家回家去拿,凑齐军爷要的数。我知道有的人家困难,交出了钱粮,没法过日子,我向大家保证,各家交的钱粮,我记个数,以后我这当先生的想办法还你们。元河村人热情好客,军爷们远道而来,一是辛苦二是缘分,大家别舍不得,家里有咸鱼腌肉,有鸡有鸭的,有黄酒米酒的都拿来慰劳军爷,让他们高高兴兴离开,今后他们不会再来这个村;连顺普,你带个头吧。”
连顺普明白了樟年的意思,大声说:“没问题,我带头,我家里有六七十斤米,有五块大洋、两只鸡,还有十几个鸡蛋,我现在就去拿,我相信褚先生,他是讲信用的人,他说还就一定能还,不会让你们吃亏,大家都回去拿吧。”
连顺普这么一说,好多人心里踏实了,跟着连顺普走出祠堂大门,回家拿钱粮拿吃喝的,樟年安排了几个女人炒菜做饭,洗锅洗碗。邱得成高兴地拍拍樟年的肩膀,钦佩地说:“不愧是秀才,比我们当兵的会说道理,让人服气,我们也省事了。”
半个多时辰,村民们就拿来了三百多斤大米,一百六十多块银元,还有酒肉蛋菜,有的人家宰了鸡鸭送过来,邱得成很满意,吃饭时,他一个劲要给樟年敬酒,樟年喝了一小杯,说:“这个黄酒是糯米做的,乾隆下江南时喝了大加赞赏,从此,丹阳每年要给朝廷进贡十缸黄酒,我们常喝黄酒,身体也好,你们难得喝,今天多喝点,这酒能壮体健身,延年益寿。”说完,他给邱连长、秦副官连敬了几杯酒,二人喝得兴高采烈。
太阳带着醉意落山了,夜幕惶惶不安地降临,祠塘里点了三盏马灯、五盏洋灯,很是明亮。兵匪们大多喝醉了,有的趴在桌上睡着了,有的还口齿不清的划拳叫喊。樟年拿了酒肉,送给东西两坝站岗的兵匪,他们很是高兴,肚子已经很久没有油水了,也很久没喝酒了,今天有机会大吃大喝,一个个狼吞虎咽,吃的肚子滚圆,酒喝得头晕晕乎乎,抱着枪背靠大树半睡半醒。
半夜时分,弯月如钩,樟年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按照事先的约定,他来到西坝头迎接队伍,中队长劳石带领三十几个人来了。樟年解决了两个哨兵,带着队伍来到祠堂,他大喊一声:“缴枪不杀!” 喊声像一声炸雷,惊醒了兵匪们,邱连长和秦副官赶紧掏枪还击,被当场击毙,其余几个反抗的也被打死打伤,剩下的立刻放下了手里的枪,几个酒醉未醒的,就在睡梦中被捆绑做了俘虏,不到半个小时,结束了战斗;此战击毙七人,打伤十二人,其余被活捉,游击队员无一伤亡。
清晨,樟年让村民们领回了各家拿来的粮食、银元,大家很是感激,一再挽留游击队住两天再走。吃早饭时,劳石一直和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聊天,那女人水蛇腰、脸上有雀斑,她邀请劳中队长到她家吃米酒,说自己的男人被抓兵后便没了消息,可能死在了外面了。
吃完早饭,劳石跟樟年商量,游击队长时间风餐露宿,队员们非常疲劳,就在此休整一天,让樟年、小陈也回家看看。樟年同意了,说:“好吧,但一定要封锁消息,两边坝头多派两个岗哨,所有人只许进不许出;我明天下午回来,天一黑咱们就走。”
劳石推着松年往祠堂门外走,说:“好吧,好吧,别絮絮叨叨的,大姑娘变老太婆了,都知道了,快走吧。” 他嘴上说着,眼睛却看着雀斑女人高耸的胸脯,好像饿汉看着两个香甜的大馒头一样急不可耐。
樟年到家,刚跨进门槛,就听见里屋母亲欣喜的声音:“是樟年回来了,樟年回来了。”
妻子狄华听见,带着五岁的儿子从西屋出来;蒋惠头发有些花白,背也有些驼了,樟年抓住母亲青筋条条的手说:“娘,鼻子还是那么好,在里屋就知道我回来了。”
“鼻子还是那么好,昨天就闻到一点味了,我就想樟年到家门口了,怎么不回来呢?莫非我家樟年也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了?”
“娘的鼻子太厉害了,元河村离这里好几里地呢。”樟年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樟年去拉儿子云海的手,儿子有点认生,往后退到妈妈的大腿间,樟年问:“想爸爸了吗?”
儿子不语,狄华推推他:“跟爸爸说话呀。” 他才说:”想了”, 说完脸就红了,如红樱桃一般。
蒋惠说:“真是谁生的像谁,和樟年一样说话就脸红。”
狄华说:“我上街去买点菜,你们说话吧。”
“买一块肉,买条鱼,要大点的,樟年爱吃鱼。”蒋惠叮嘱道。
狄华拎着篮子出门,云海赶快追了出去,蒋惠给儿子倒了茶水,这才仔细端详儿子的脸说:“瘦了,也黑了。” 又看看脖子上的刀疤说,“还是那么大,不疼了吧?”
“早就不疼了。”
“多险呐!你在游击队我是提心吊胆,晚上醒了就睡不着,怕你出事,你还是回来教书吧,日子安稳些。”
“娘,你不用担心,我没事的,游击队打仗也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他想想又问:“哥哥,有信来吗?”
“没有啊,快一年没消息了,有人说他去了苏联,也不知是真是假,你从南京出来,回去过没有。”
“回去过一次。”
“你坐着,我炒点花生给你吃。“樟年要帮母亲烧火,母亲说:“炒花生要小火,我一个人行,你歇着吧。”
樟年起身开了后门,一条砖道通向大河,河水泛着小浪,闪着亮光,砖道两旁是树和花,两棵细叶风檀树、三棵柳树、一棵紫藤,一株喇叭花像一把巨伞,开满了橘红色的花朵;看着清清的河水,他想自己总在外边忙,没有时间陪儿子玩,儿子这么大了,还和自己这么生分,明天上午一定要带儿子下河游泳,陪他好好玩玩。
晚上,儿子睡着了,樟年拍拍席子,叫妻子坐到自己身边;狄华犹豫了一下,轻手轻脚地爬过来,坐在樟年旁边,伸手拉过被单,盖住了自己的大腿,樟年想起小陈露着脚趾头的布鞋,问:“你给我做鞋了吗?”
“做了。”
“做了几双?”
“五双。”
樟年一把搂过妻子的肩膀说:“太好了,明天我都带走。”
妻子躺在丈夫的怀里问:“这次回来,不能多住两天吗?”
“不行,明天下午就得走,队里还有任务。”
狄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我有时看到两条鱼在河里追尾,两只鸟比翼而飞,觉得人不如鱼人不如鸟,看到风吹柳树枝叶相碰的时候,就想起一句诗。”
“什么诗?”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分离,我们什么时候能不分离呀?”
“等打败了鬼子汉奸、打败了国民党,我就回来,我们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那要等到哪一天呀?”
“说快也快,清朝不是没几年就推翻了,我看后面的喇叭花儿都开了,像你一样好看。”
“我怎么又成喇叭花儿了?你不是说我像枣花的吗?”
“对,像枣花,枣花开不争春,花不争艳,花蜜甜果好吃,一年到头不为自己,只为别人。”
“你就会甜言蜜语哄人,我困了,睡觉吧。”妻子拍拍樟年的大腿,仰面躺下;樟年吹灭了灯,也仰面躺下,一会儿,又转身搂住妻子,把妻子紧紧拥在怀里。月光从窗户探进头来,看着聚少离多的一家人;风吹动柳树叶沙沙响,好像在吟唱: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分离……
第二天上午,樟年带着儿子下河学游泳,他用手托着儿子的下巴,教儿子两手张开往胸前划水,两脚一上一下打水,“扑通扑通”溅起阵阵水花,直到妈妈来叫云海,才恋恋不舍地跟着爸爸上了岸。吃过中饭,儿子又要樟年带他到河堤上放风筝,樟年拿起落满灰尘的蝴蝶风筝走到门口,抬头看看天,太阳被云遮住了,又听见西南方向传来沉闷的雷声,他想早点动身,对儿子说:“天要下雨了,今天放不了风筝了,爸爸下次回来带你放风筝,我给你做个龙的风筝,比这个蝴蝶的还好。” 儿子不说话,眼眶红了,樟年心里也酸酸的,喉咙像堵了块东西。
不出樟年所料,离家才走出三里路,便狂风大作,乌云翻滚,雷声隆隆,雨点噼噼啪啪的掉下来,还夹着冰雹,小的如枣,大的像鸡蛋,落在地上的跳着滚着,打在树叶和花上的,叶落花谢;打在人身上的像挨了拳击棒打,很是疼痛。樟年把油布包着的包袱举在头上,两手托着,遮挡着从天而降的冰雹,包里的五双布鞋和换洗衣服,义不容辞地阻挡来者不善的冰雹。待樟年走到元河村,雨和冰雹不下了,风也小了,但樟年身上全湿透了,他先到小陈家换了身干衣服,又拿了两双布鞋送给小陈,小陈试试大小还合适,两人收拾完便去了元家祠堂。
有些疲惫的劳石对樟年说:“今晚不走了,还在这儿住。”
“为什么?说好在这儿住一晚的。”樟年问。
“回山里也没事,刚下了大雨路也难走,多住一宿。”
“这个村子在河的中间,万一被敌人包围了,很难突围的。”
“没人进出,不会有消息泄露出去。”
“万一有人通风报信呢?咱们不能侥幸。”
劳石有点不耐烦了,说:“我们救了村民,他们感谢还来不及呢,谁会害我们呢?我是中队长,这事我说了算,你别争了,晚上东西两个坝口派双岗,村上人不许出村,明早吃了早饭就走。”
樟年知道劳石傲气自负,说一不二,再说什么也没用,便抓紧时间去做几件事:叫小陈把停在村子中间的两条木船撑到自家屋后看管起来,防止有人撑船过河;他沿着河转了一圈,在南北两个林子里安排了两个岗哨,防止敌人游水过来;然后他去找了两个党员,和他们商谈减租减息的工作。等他谈完工作去祠堂吃饭时,大家都吃完了,他喝了一碗剩粥,就去替小陈站岗,他看小陈老打喷嚏像伤风的样子,叫他赶紧回去休息。小陈悄悄告诉樟年,劳石之所以不愿意离开村子,是因为他和村东头的雀斑女人好上了,昨晚就住在那女人家里,今天刚吃完晚饭,又去了她家,樟年说:“刚下了大雨路不好走,多住一天就多住一天吧,咱们提高警惕就是了。”
夜深了,斜月照村,薄雾绕河,狗不叫鸟不鸣,只有小虫在草丛里窃窃私语。
樟年代小陈站了一班岗后,先看了村中间南北两个岗哨,又去东西坝口的哨位查了岗,接着在全村转了一圈,看到各家各户都关门熄灯睡觉了,才回到祠堂睡觉。这一天,樟年实在太累了,在稻草打成的地铺上,一躺下便睡着了,他才睡着不久,国民党驻镇江靖卫团的一个营就到了村外,原来雀斑女人在村里有个姘头,忌恨劳石和他相好的女人睡觉,趁深夜天黑,游水过河去镇江,向靖卫团报了信。
哨兵报警的枪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樟年和队员们,大家一跃而起,拿着枪冲向枪声激烈的东西两个坝口,樟年赶到东坝口时,有五六个敌人已经冲到坝的中间,樟年迅速向坝上投去两颗手榴弹,“轰隆、轰隆”两声巨响,三个敌人随声倒下,后面的敌人转身就往回跑,被樟年的子弹追上,又有三个敌人倒在地上。这次爆炸吓得敌人不敢再往里冲,只是在村外向村里胡乱开枪,劳石慌慌张张赶来了,裤子都没系好,后面还有一段在腰带下面开着口子,他揉揉眼睛问樟年:“有多少敌人?”
“不清楚,听枪声人不会少,你带两个小队乘船先撤走,小陈家后门口有两条船,我带一个小队在这里吸引敌人,阻击一段时间。”
“好吧。”劳石带着队员跟着小陈去乘船转移。
劳石和队员们过河上岸不久,就被敌人发现了,靖卫团的一个排在劳石身后紧追不舍。
樟年要求其他队员边还击边趁夜色渡水突围,他自己端着枪冲向坝口,边射击边高喊着:“三中队往外冲!”敌人的火力立刻被他吸引过来,子弹不断的从他头上、身边呼啸而过,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小腿,鲜血直流,他扑倒在地,被蜂拥而上的敌人抓住,用麻绳把他五花大绑,押往镇江。
樟年先被关在靖卫团团部,后来得知他是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副中队长的身份后,将他移交给江苏省政府军法会审处,军法会审处将樟年关进江苏省第二监狱,监室又暗又潮,散发着霉味和尿臭味,不到六平米的地方挤着八个人,晚上躺下连身都翻不过来,樟年受伤的腿已经感染化脓,一碰就钻心地疼。
这天上午,樟年被带到刑讯室,屋内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后的两把椅子上分别坐着会审处的李处长和书记员,桌上放着纸笔,桌子对面放着一张方凳。樟年一进屋就被按在方凳上,身后站着两个彪形大汉,屋子四周摆放着各种刑具,放着烙铁的炉子里闪着恐怖的火光。
李处长盯着樟年看了一分多钟,说:“褚樟年,我们知道你是良家子弟,又是知书达理,你父亲还是民国的功臣,是在阻击北洋军阀的战斗中牺牲的;你是受了赤色宣传的蛊惑误入歧途,才走上反对政府的道路,不过年轻人冲动犯错可以理解,也可以原谅;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只要迷途知返,在这张悔过书上签个字,把你在丹阳发展的几个党员名字告诉我们,你就可以自由了。”李处长拿起桌上的一张纸晃了晃。
樟年说:“我走的路是我自己慎重考虑后选择的,我不会受谁的蛊惑,我认为自己走的是正道不是歧途,我一辈子都不会悔过,不会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上留下污点;你要我发展的党员名单,那更是不可能,那是我的工作,我只能向我的上级汇报,跟你们没有关系。”
“你不要这么急着回答,我们多给你点时间考虑,咱们不伤和气,怎么样?”
樟年坚定地回答:“你想不伤和气,恐怕不可能的,你就是等我一百年,我也不会悔过,你们最好该干什么干什么?别浪费时间。”
“你们中队长都签字了,你一个手下的还不识相,你比他有文化,还没他识事务,把劳石带进来!” 李处长大声叫着。
劳石被推进了屋,他头发散乱,神情落魄,脸上的几道鞭痕清晰可见,见了樟年,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自负和神气劲。那天晚上,他和小陈带着队员们坐船渡河撤出村子,上岸才走出两条田埂,就发现了追击的敌人;队员们边还击边撤退,都凭借夜色安全离开了,只有劳石自己连摔了几个跟头被捕了,成了阶下囚,他被抓时才懊悔在雀斑女人的温柔乡里,给他的不仅有快乐还有危险,那晚他与雀斑女人如胶似漆地干云雨之事,也不知干了几个回合,人被掏空后筋疲力尽,听到枪声下了床就跌了一跤,爬起来走了十几米又摔了个跟头,两条腿似乎没了骨头没了神经,软弱发抖不听使唤;他在监狱里关了几天,才觉得双腿有了些力气,进屋看到满屋的各色刑具,他的腿又止不住抖起来。
“劳中队长,开导开导你的部下,他想不明白呢。”李处长命令他。
劳石看到樟年的目光像利剑一样射向自己,忙低下头,像背书一样说:“樟年,好汉不吃眼前亏,让签字就签吧;你有文化,写几个字不是小菜一碟吗?”劳石签字时,出了一头汗,写了半天,石字下面的口字还是横不平竖不直,只好画了个圆圈。
樟年狠狠地瞪了劳石一眼说:“告诉你,褚樟年三个字不难写,但不能写在那张纸上;胆小鬼!软骨头!你说自己是石头,我是木头,我看你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是臭狗屎!”
李处长见劝降不成,气急败坏地说:“好吧,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你别嘴硬,劳中队长开始嘴比你还硬,几鞭子下去就软了,我这儿的刑具你尝几样就软了。”
樟年不屑地说:“随便你吧。”
“好,有种!都让他尝尝!”李处长拍拍桌子,转身走出了审讯室。
两个壮汉上前把樟年捆在行刑的木架上,轮流用沾了水的皮鞭抽打樟年的身体,血渐渐从他的身上脸上伤口渗出,“签不签字?” 一个壮汉大声问道,樟年紧咬着自己的嘴唇,忍受着疼痛,尽量不让自己哼出声来,他要用最大的忍耐力来抗击敌人的残暴。
敌人开始用烙铁来烫,火红的烙铁,伸向樟年健壮的胸前,发出滋滋的声响,冒起缕缕青烟,屋里弥漫着布和肉焦糊后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敌人见樟年还是没有屈服,使出了灌辣椒水和往手指间钉竹签等残酷刑法,行刑者,换了几个,受刑者始终只有樟年一人。几个小时过去,樟年已经衣不蔽体、体无完肤、遍体鳞伤、面目全非,他好几次昏死过去,又好几次被冷水泼醒。
天已昏暗,屋里暗下来,一个打手建议:“看不见了,点蜡烛吧。”
另一个狞笑着说:“说得不错,要点就点上两根。”他们用刀在樟年的两边肩胛处,各剜出一个洞插上点燃的蜡烛,烛光照亮了樟年血肉模糊的身体,照亮了他坚强不屈的脸,脸红红的,不是情绪波动的脸红,而是被鲜血染红了,像红花像朝霞。
十天以后的早晨,樟年刚喝了一碗有老鼠屎和沙子的稀粥,就被看守押出牢房,和其他五个人一起被押上一辆卡车,几个人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们紧紧拥抱,握手告别。汽车将六个人拉到一个灰色高墙的院子,六个人面对高墙站立,身后是行刑的刽子手,都端着枪对着六个人的后脑,李处长背着手走到六个人面前,说:“我做到仁至义尽,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只要答应在悔过书上签字和坦白交代的,立刻无罪释放,想悔过的向前走一步。”六个人没有一个人向前,都坚定的在原地站着。樟年抬头看看天空,灰蒙蒙的,好像又要下雨的样子,几只乌鸦从天上飞过,他有些后悔,那天回家应该陪儿子放放风筝的,哪怕半个小时也好。李处长等了几分钟,见没有一人挪动,十分恼火,喊道:“想死就送他们走!”行刑队长一声令下,一阵清脆的枪声响过,却没有一人倒下,没一个人因恐惧瘫倒在地,李处长更加恼羞成怒,咆哮着:“想死没那么容易,都拉回去!”
樟年第一个被拉进审讯室,李处长命令道:“还没尝过的都让他尝一遍!罪没受够就让他走是便宜了他!”
残酷的折磨又开始了,樟年先是被吊在梁上毒打,接着被绑在长凳上,坐老虎凳,四块砖垫进腿下时,他昏过去了;一会儿,他被冷水泼醒后,两个壮汉端来一盆尿,揪住樟年的头发,把他的头摁进尿水里,骚臭的尿水呛进食管和气管,当他的头被揪出尿盆时,尿水流了一身,从鼻子和嘴里喷出带血的尿水。
“带过来!”李处长命令着。
樟年被拉到凳子上坐下,李处长说:“你参与暗杀汪主习早就该枪毙,不是看着你父亲是民国的烈士,不跟你费这么多话,最后问你一遍,签不签字,招不招供。”
“我也最后再说一遍,我说过的话不改,想让我当叛徒,做梦!”
李处长看着满屋的刑具,件件都粘着樟年的鲜血,他想不到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有如此超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像斗败的公鸡一样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送回监室,过几天送他上路。”
半个月后的傍晚,夕阳染红了北固山的三个山峰,中峰和后峰相连,山上有刘备招亲的甘露寺,有东吴大将鲁肃和太史慈的坟墓。前峰树林茂密,有高大的松树、柏树,还有樟树、黄杨、红叶、广玉兰,南坡有一块平坦的草地,这里是刑场,江苏省的大部分烈士殉难于此。此时,樟年等十个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戴着手铐、脚镣站在刑场上,背后是十个杀气腾腾的刽子手,他们在等太阳沉入长江时开枪。樟年向前方眺望,那里是南京,他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在那里度过,他喜欢在秦淮河上划船,喜欢到中山陵爬山,他转头往东看,几十公里外是皇塘和里庄,皇塘的烧饼很香,里庄的大糕和黄酒很甜,此刻母亲在干什么呢?在筛子里挑花生吧,把大个的挑出来,装入口袋,等他回家炒着吃;妻子在干什么呢?在澡盆边给儿子洗澡,毛巾带着的水从儿子的头发和脸上往下流,流过皮肤光滑细腻的前胸后背,身上没有一块疤,不像自己体无完肤,现在身上没有一块好皮肤,幸亏母亲只是鼻子厉害,眼睛不厉害,若是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她会心疼死了。不远处有一棵樟树,树叶在风中沙沙响,似妻在吟唱: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分离……那樟树看起来有二十几年树龄了,樟年喜欢樟树,它和自己同名,它是常绿乔木,一年四季不改其绿,风吹雨打不变其坚,天寒地冻不失其香,刀砍斧劈仍有所用,它木质坚硬有香气,制成的家具防蛀耐用;他想若自己死后,能埋在那棵树下就好了,他的身体化成肥料,会让那树长得更高大、更坚硬、更成材。
“砰”的一声枪响,接下来是连续几声枪响,鲜血飞溅,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变,鸟雀闻之神伤,栖立在樟树上的一群鸟,受惊飞了起来,展翅冲向天空,翅膀都带着电、闪着光,所到之处,雾霾尽散,玉宇澄清,天蓝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