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第一次会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返1985!
周心怡她们可以呆在小区里不出来,李冬却不能不去公司。
詹姆斯戴森来了,作为戴森公司的顶梁柱他还是得和李冬这个最大投资者见见面的。
见面安排在冬正大厦的会议室里,李冬是卡着点到的,所以进来的时候戴森他们一行人已经坐在了椅子上。
“詹姆斯,很高兴和你见面!”
一进门,李冬就和这个看起来有些沉默的男人握手道。
詹姆斯戴森年轻的时候高高瘦瘦的,从面相上来看就是个典型的呆英人。
“李先生,你好。”
他有些拘束的站起身来,和李冬握了握手。
“请坐吧,感觉在这里过得怎么样?”
戴森他们昨天其实就到了上海,但是李冬想着让对方休息一下,顺道让他们看看正在迅速发展的华夏。
“很不错,无论是吃的还是住的都很好,我特别喜欢词梵高,是这么说的吧?哈哈哈!”
李冬仔细想了一下才知道戴森说的是“粢饭糕”,脸上的笑容更盛。
“华夏的美食很多,这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从来都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国度,以后你一定还会见到更多令你震撼的产品的。”
戴森明显是听出了李冬话语里的那种自信,他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点毫无疑问,我听说李先生在华夏还创办了电气技术学院,未来说不定真会像您说的那样戴森也需要在华夏设立研究中心了。”
“那是肯定的,戴森先生这次有没有带来什么新的产品啊,我听柯维说你在吸尘器上有了新的进展?”
李冬的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情,他可是知道的,戴森每一代产品的审美和颜值都是有附加价值的。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新一代G-force的表现了。
然而,戴森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尴尬,支支吾吾道。
“新一代产品还没有更好的表现,恐怕没法给李先生展示了。”
生怕李冬生气,戴森赶紧给柯维使了一个眼色,让他把之前准备好的另一个产品拿出来。
“不过,按照李先生您的建议,我们试着制作了一款吹风机,这个您倒是可以试试看。”
说着戴森从柯维手里拿了一个小巧的手柄给李冬,和现在的那种无扇吹风机不一样,戴森这个时候还没有脱离有扇吹风机的结构设计。
不过李冬并不觉得失望,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一开始就可以超越大家的,戴森需要时间去成长,这一点他很清楚。
“嗯,声音不是很大,风力也不错,公司在马达这方面我是不担心的,但是这不像戴森的产品,你们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不用考虑我的想法,只要是好的设计就会有人接受。”
李冬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建议有些揠苗助长了,他语重心长的和詹姆斯戴森说道。
听到自己的投资人这么信任自己,詹姆斯自然是很开心的。
“谢谢李先生,其实我也有些自己的想法,等我搞定了吸尘器的研发,我会去搞定它的。”
“不用和我这么客气,我始终坚信有詹姆斯你这样的研发人员才能让社会进步,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把公司研究方向的决策权交给你。”
李冬的推心置腹让詹姆斯感动极了,戴森公司的成立是他的无奈之举,他试验了5127次才将气旋式吸尘器搞出来,换来的却是呆英所有投资人的鄙夷。
本子那里虽然对他进行了大力的支持,但现在他们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詹姆斯只能自己扛起公司经营的事情了,良将遇明主是一件小概率事件,不过现在看来李冬确实是一个明主。
“上次柯维说研究中心设立的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再做一些讨论。”
给完枣子了,李冬的大棒自然也要落下,这让詹姆斯的神情不是很自然。
“在呆英设立研究中心我觉得还不够,或许我们在鸥洲也可以设立一个,他们的东部刚经历着剧烈的变化,这个时候人才是最多最廉价的时候,詹姆斯你认为呢?”
李冬的解释让詹姆斯戴森眼前一亮,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确实如此,那李先生觉得我们在哪里设立次级研究所比较合适呢?”
没有在意詹姆斯想要明确主次的话,李冬说出了他真实的目的。
“东得,他们本身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都不少,冬正集团在那里也提前有所布置,戴森在那里设立次级研究所必定事半功倍。”
鸥洲对外来资本很警惕,所以李冬自己是不可能亲自出手去那边设立研究所的,至少现在还不行。
不过作为呆英人的詹姆斯戴森就没问题了,这个计划是李冬早就想好的,反正戴森本来就会在鸥洲进行人才的收拢,他不过是将这个进程提前了几年。
李冬作为大股东都不反对这样大肆花钱的行为,詹姆斯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嗯,那我会派人尽快去落实相关方面的商谈。”
有钱的时候办事就是不一样,詹姆斯毫不慌张的回答道。
“合作愉快!”
见詹姆斯这么配合自己,李冬很开心,这几天不顺利的事情太多了,他觉得和戴森的商谈是一个好的改变。
詹姆斯他们在老段的带领下去参观冬正集团了,严格上来说他们现在也是冬正旗下的一员了,不过独立自主的权力比较大罢了。
其实李冬对詹姆斯能愿意把戴森的股份出卖还是有些失望的。
据他所知,詹姆斯其实是一个实干型的企业家,和自己一样坚定的认为创造、技术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而营销什么的只是锦上添花。
詹姆斯戴森作为呆英的企业家,他看腻了呆英那里各种企业出卖自己的故事,所以原历史里他始终坚持着不上市不出卖公司的股份。
就像原历史里的老干妈,现在的冬正一样,这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坚持。
不过要怪也得怪李冬自己,实在是给的太多了,总计技艺的研发资金只为了换取一家不会上市公司的70%股份,投资公司可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