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返1985 > 第一百一十七章:秋天来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秋天来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返1985!

转过天,吃过早饭,方园提议让李秋梅带他去学校看看。

大老远,方园就看到旗杆上飘扬的红旗,一开始方园也没怎么在意,直到走进学校大门。

放眼望去,是大片操场,有篮球场,有足球场,还有乒乓球台,这样的规格在许都也是难得一见。

两栋三层的教学楼,外墙统一刷着油漆,清一色用的都是红砖。

方园终于知道李冬那两万块钱花到哪里了。

李秋梅颇有些自豪的道:“这里的土地都是我们几个村的村民一起平整,教学楼也都是我们一砖一瓦亲自动手盖起来的。”

“我看这学校已经很......豪华了,你弟弟为什么还要扩建?你们村应该也没有那么多孩子要上学吧?”方园疑惑的问。

李秋梅道:“我弟是打算把十里八乡的孩子都聚集到我们村的学校就读,说是这样方便招募教师,也能让孩子们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你是不知道我们村之前那个教学条件,连块像样的黑板都没有。”

此时正值上课期间,朗朗读书声从教室当中传来。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

方园突然对李秋梅道:“昨天听你弟弟跟二叔伯好像在为聘请老师发愁,或许我能帮忙做点什么。”

.......

另外一边,李冬正在村委会跟村民们商议扩建学校的事情。

村民们一听,县里不愿意负担扩建后的教师工资,一个个气得直骂娘。

“这帮当官的,也太不拿咱们老百姓当回事了,咱们建学校都没找他们要一分钱,几个老师的工资都不愿意发。”

“是啊,太说不过去了。”

“要我说,咱们还跟上次一样,去县政府大楼闹去,我听说好多工厂发不出工资来,都是去政府闹,不闹不发,一闹就发了。”

李冬有些哭笑不得,赶紧打断:“各位叔伯兄弟听我说两句,闹事那是逼不得已的法子,咱们上次就闹过一回,现在又去闹,说不定别人就把咱们当刁民,往后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再去闹也没人管咱们了,为了这点钱不值得。”

“我的意思是,钱不重要,教师的工资可以由我来发,说实话,让教育局给咱们的老师发工资,我还怕他们克扣呢,老师们要是长时间拿不到工资,哪还有心思给咱们孩子上课?”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有道理,我听说现在县里很多部门都不能按月发工资呢。”

“我也觉得冬子说得对,咱们还是先忍一忍,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们能学到东西。”

二叔伯敲了敲桌子:“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定了,开完会,我去县里继续跑手续,冬子想办法招教师,大家伙回去之后都动员一下,等到设计院的图纸出来,咱们就要着手扩建了......”

正说着,突然就听村委会外面吵吵嚷嚷的,似乎有许多人正在往这边赶来。

“咦,那不是长乐村的人吗?他们怎么来了?”

“还有长立村的也来了。”

“那边好像是东乡村的。”

李冬跟二叔伯都好奇的从村委会出来,就见各个村都派了几个代表走过来。

“老于,你这老小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还带这么多人?不会是来找我们村打架的吧?”二叔伯笑道。

于村长锤了锤二叔伯的胸口:“你这老家伙当了村长嘴上也没个正形,这不是听说你们村打算扩建学校嘛,我们都是来帮忙的。”

说着又对李冬道:“大侄子,我都听人说了,你是个好样的,俺替全村人谢谢你,俺们村穷归穷,钱凑不了多少,人是不缺的,这回扩建学校,活我们都包了。”

“没错,我们长乐村有得是卖力的汉子。”

“把活都交给我们吧。”

他这么一说,别的村就不乐意了。

“你们长乐村有人,我们东乡村就没人了?”

“就是,俺们村泥瓦匠的活,那十里八村可是出了名的。”

“我们长立村也不比你们人少。”

一时间各个村的人谁也不服,就吵了起来。

李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心下微微感动,所谓的人心向背也不过如此。

“各位叔伯兄弟,大家都先别吵了,先听我说一句,有一点大家都可以放心,不管是出过力还是没出过力的,只要大家愿意,都可以让孩子到我们学校来读书。”

听李冬这么一说,现场安静了不少,大家今天来无非就是想表个态,能让村里的孩子们到新学校来念书。

李冬顿了顿继续道:“既然大家都愿意为学校扩建贡献一份力量,那自然是最好的,不过现在批文跟设计图纸都还没下来,大家可以先安心回去,等准备开工的时候,我们再跟各个村的村长商量,每个村出多少人,负责做什么,怎么样?”

村民们商量了一阵,一想李冬说得也有道理,也就各自散了去,只留下各个村的村长和一些有威望的老人留下来商量。

李冬把他们请进村委会,又把学校扩建的情况跟他们说了一遍。

他们听说县里一毛不拔也都气坏了,又是一阵骂娘,同时还表示回去之后就向村民们筹款。

李冬赶紧把他们拦住:“各位,筹款就算了,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这笔钱我现在也拿得出来,没必要劳师动众,大家愿意出人出力已经足够了。”

村长们又是好一通夸赞,夸得李冬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说的是他,还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终于等开完会,已经是中午了,回家吃饭的时候,方园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李冬说了一遍。

李冬不免有些疑惑:“你要采访我?这种文章恐怕不好见报吧?”

80年代的报纸很少有报道个人的,除非是像“步鑫生”这种上头树立的典型标杆。

方园笑道:“这个好办,只要把视角切换一下,从贫穷山村修建新学校的视角出发就好了。”

李冬调侃道:“我现在有点相信你是个记者了。”

方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