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练兵原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晚清第一枭雄!
吴捷何尝不想造反,但谈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左七军成军不到一年,后二军刚成立不到一个月,又有吴如孝这个搅屎棍在挖墙角。两军地处镇江四战之地,夹在清军和太平军中间,如何造反?
不过,大家已经认清了洪杨的本来面目,敢于直言造反。吴捷心里还是高兴的。他说:
“我们迟早要另立旗帜,只是时机尚不成熟。左七军和后二军都是新成立的部队,没有经过大的战火洗礼,不能轻言造反。”
徐琛问道:“依大帅看,咱们何时可以造反?”
他自恃与吴捷关系非同一般,进一步问起造反时间。
吴捷神色凝重地说:“不出三年,我们必会造反。现在,我们得加紧时间练兵备战,不断壮大自己。我会想办法调防到别的地方,远离天京。你们得抓实部队训练,提高自己的打仗本领。”
三年后,正是1856年。这一年,天京内讧,杨秀清身死,太平天国自此走下坡路。
众将还有些惋惜,认为三年时间太久了。
冯桂芳说道:“诸位同袍,洪杨势同水火,迟早会有内讧。等他们自相残杀,咱们再趁机造反,岂不更好?”
众将知道,冯桂芳虽然才加入复兴会不久,却已是吴捷头号谋士,深得吴捷信任。他的话,自然有分量。
康可铨也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咱们好歹也是太平军出身。若骤然反叛,难免会被世人说我们忘恩负义。等洪杨内讧,咱们或另立旗帜,或起兵勤王,或兼而有之,更能收获人心。”
吴捷点点头,说道:“三年之期,时间紧迫。咱们可得加紧时间,练成数万精兵。练兵先练将,现在,我们接着讲练兵第三原则,平等权利,即要官兵平等、军民平等、瓦解敌军。
“所谓官兵平等,是指军官与士卒都是军人,只有职务上的区别,享有同等的军人权利。为此,军官应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行,不应享受超常规的待遇。
“例如,军官坐轿,士兵抬轿,再如,军官吃小灶,士兵饿肚子。这种行为都应坚决禁止。太平军中,军官要把战马让给伤员骑,让病号先吃饭,这就是官兵平等。
“至于军民平等,也不难理解。军来自民,军源于民,闲时为民,战时为军。杨秀清规定,太平军借宿百姓家中,吃饭不得坐主位,睡觉不准睡主卧,未尝不是军民平等的表现。
“军人不能凌驾在百姓之上,必须亲近百姓,依靠百姓,为了百姓。军队也要承担生产建设、宣传教育等非战斗职能。譬如,可以闲时帮助农民干农活,组织多余兵力屯田。每当攻下一城,应大力宣传我军主张,招纳贤才加入我军。
“至于分化瓦解敌军,则应注重三类人员,即太平军、清军、知识分子。我方力量弱,敌方力量强。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得注重从敌军中缴获武器、给养,得注重从敌军俘虏中补充兵源。
“相比清军绿营、八旗,太平军中不乏杰出的将领,不乏能打的部队。如赖汉英、林启荣、李寿成、陈丕成等,都能独当一面,值得我们费心争取。太平军作战经验丰富,若有机会,也应争取其为我所用。
“华夏读书人群体庞大,精英知识分子或为满清官员,或为乡间地主,或为城市富商。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开展强大的宣传攻势,获得读书人的支持,争取读书人投入我们的阵营。”
……
吴捷所讲的练兵原则,其实更应称之为建军原则。这些取自未来的宝贵经验,革除传统军队弊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伟大意义。至于具体的管理、训练,吴捷并未多讲,而是把它留给了副手邹世安,由他延伸开来讲。
下午,吴捷接着讲《用兵纲要》。上午讲的是练兵,理论性太强。而用兵则关系到部队成败,众将极为期待。吴捷一向用兵如神,必有不少真知灼见。
很多人老早就进入教室,只为抢占前排座位。吴捷如约而至,直奔主题:
“用兵问题,主要分为战略和战术两大问题。战略为大,战术为小,战略着眼全局,战术着眼局部,战略统揽全局,战术服从战略。我先讲讲战略。
“第一,要以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太平军的作战目标,往往是夺取城池。只要夺下城池,其他都不管了。有时候,太平军明明可以全歼清军,却以夺取城池为满足,放任清军溃逃。
“这造成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敌军实力仍在。自金田起义时,向荣便一路尾追太平军。太平军虽然屡败向荣,却往往只是击溃向荣的部队,并未大量杀伤清军。向荣反而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脱颖而出,纠集了五万大军围困天京,成为太平军的心腹大患。
“今后我们作战,务必要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如果只是击溃了敌军,则敌人实力仍在,很快便能卷土重来。为了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必要时,可以主动撤退,主动放弃城池。”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坚守城池至关重要。
满清法律明确规定,一城主官如总督、巡抚、道台、知府、知县等,皆有守土之责。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若主官以死殉城,可得朝廷褒奖抚恤。或主官弃城而逃,就算侥幸逃脱,日后被抓捕后也要处死。
太平军起于微末,更把城池视为生命线。日后湘军围困天京,洪秀全宁愿饿死在天京,也决不出逃。比起咸丰“北狩”,洪秀全总算有些骨气。
雷振邦十分不解,问道:“队长,华夏历来重视坚守城池。譬如唐朝邓国公张巡死守睢阳,挡住安禄山数万叛军,保全唐朝东南半壁江山。他虽然最终战死,却绘像凌烟阁,从祀历代帝王庙同,何其荣耀!若不是坚守城池,他怎能成此大功?”
对于张巡,吴捷是十分熟悉的。无锡人特别崇敬张巡,在惠山东麓建有张中丞庙,香火十分旺盛。
雷振邦的疑问,也是众将的疑问。吴捷想了想,说道:
“张巡死守睢阳,只因睢阳扼守睢阳渠,地理位置重要,不得不守。守到最后,弹尽援绝,已无可守之理,理应提前撤退,保存己方实力,以图东山再起。
“前番咱们进攻镇江,我不许大家擅自进城,而是要大家轻兵急进,截断敌军后路。是役,左七军俘虏、杀伤大量敌军水兵、战船,后二军歼灭敌四成兵力。敌人受到重创,至今没有恢复,不敢窥视镇江。
“设若当时咱们先进城,放走了敌军。他们必会卷土重来,像天京那样,逼近镇江城垣扎营。这样的话,咱们就得忙着应付敌军,哪有精力分土地、在此轮训呢?
“咱们镇守镇江,若清军大举来犯,若我军抵挡不住,完全可以弃守镇江,把兵力集中到一起,寻歼敌人。以清军的尿性,只要咱们歼灭他们两成兵力,他们就不敢再战斗了。那时,就算他们夺占了镇江城,他们能守得住吗?”
众将稍微有所领悟。这个弯子,他们一时还难以转过来。待日后打上几仗,实践过几次,他们应该就能理解了。
吴捷接着说:“第二,要坚持先易后难。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再打集中和强大之敌。先占农村、中小城市,后占大城市、水陆枢纽。
“这是由我们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当前最大的特点,便是敌强我弱。柿子要捡软的捏,敌人要捡弱的打。尤其是广大乡村,满清不重视,太平军亦不重视,是我们的广阔舞台。
“乡村的政权,正由族长、地主把持。咱们只需平分土地给农民,就能争取到农民支持,就能把广阔乡村变为我们的根据地,变成我们的坚强后盾。”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众将都未表示异议。吴捷接着说:
“由此,就要引出第三个问题,要建立牢固的、坚不可摧的根据地。何为根据地?根据地是复兴会、部队赖以生存的基地、基础,是我们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是我们军事指挥的中心。
“没有根据地,我们就得不停地迁徙、逃难,就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就会成为历史上的流寇。有了根据地,我们才会据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才有精力大兴教育、开办工厂。
“清廷的根据地是燕京,各省的根据地是省会。太平军的根据地是天京。我们也必须加紧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必须加紧据有一块地盘。”
底下有人问:“镇江能做我们的根据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