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商户千金 > 第二百二十九章惊闻

第二百二十九章惊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商户千金!

这后来几天,无论是董三娘还是董思明都在关注着程三郎变卖家产的事。

程三郎的产业虽好,可无论是董三娘还是董思明都没动那心思。

他们父女两谁都不想和程三郎沾上半点关系。

有些便宜,不能占。

倒是马中人跑了好几趟,本来指望董家这个大户吃下程三郎的产业,他也好赚一笔。

只是无论是董思明还是董三娘,都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他也只能失望而归。

不过董家父女两个倒是从马中人嘴里得了好些消息。

“程三郎的家产居然有六万两银子!”

董三娘十分震惊,“原本还只当他大约只比我们家好上一点,没想到差了这许多。”

整个董家加起来最多也就在一二万两左右。

这还是董思明这么些年打拼下来的成果,还得加上董三娘手上有的。

饶是这样,他们董家都算是小富了。

可这程三郎不显山不露水,只开了一个古董铺子而已,就能攒下这么多的身家?

董思明的脸色沉重,“也不知道他变现了这么多的银子,是要做什么?”

董三娘摇摇头,“不管他做什么,爹,我们不要和他搭上干系就成。”

“我猜这程三郎怕是在做什么大事。”

董思明眉头紧皱,“他小叔在宫里,怕是朝廷上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董三娘心头一跳,“爹,您怎么知道?”

董思明指了指书桌,“我在杭州府的旧交前两天给我送了封信来。”

董三娘起身,“爹,我能看看吗?”

董思明点点头。

信就在书桌上摊着,董三娘拿起来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看了一遍,越看越心惊。

“爹,这是真的吗?”

董思明闭闭眼,“我那个旧交他的女儿是在杭州知府府上做姨娘的,他的消息不会有错。”

“官家病重昏迷,朝上已经乱成了一团。”

董三娘脸色一片雪白,看向了董思明。

“程三郎曾经说过,他说等大事了了,他也能弄个官做,爹,您说他会不会掺和在里头?”

这桩事她本来没打算说,怕让亲人担心。

可到了这会儿,董三娘也顾不上旁的了。

董三娘的话没说清楚,但是董思明听明白了。

“官家没有下旨,到底是过继呢还是指定哪个兄弟继位,谁也说不清。穷人家亲兄弟为了一个馒头都能打起来,何况是龙椅呢?”

“三娘,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董三娘心有戚戚意,“爹,那我湖州府的绣庄还开吗?”

董思明早想过这个问题,“就算朝廷混乱,咱们这些商户难道不活了?”

“铺子你照旧开,爹还想让你去湖州府避一避呢。”

“不管如何,在湖州府还有黄夫人能护一护你。”

程三郎孤注一掷,可见所谋之大。

这种人不成功就成仁。

他董家不盼着他成功,倒有几分盼着他成仁。

可万事都得做在前头,也得防着万一让程三郎成功了呢?

其实董三娘也打定了主意,要尽快再去湖州府。

“爹,可阿晦……”

先不说阿晦没有回来,她和他还没有见上一面,就是她以后要躲在湖州府,和阿晦也是两地相隔。

“我想过了,你一个人在外头我也不放心,等阿晦回来,我就让阿晦去湖州府寻你。”

董三娘微微红了脸,“爹……”

董思明又说起了另一桩事,“先前派去边关的人回来了,说是在边关没有打听到跟阿晦有关系的人或者事。”

董三娘的心提的老高,“难道他根本不是边关的人?”

董思明摇了摇头,“现在谁也不知道……三娘,我只问你,你真的想好了吗?”

董三娘抿了抿嘴,“爹,我信他。”

董思明只看她神情,就知道自个的女儿这是下定了决心。

心里默默叹了口气,董思明微微一笑。

“好!既然你下定了决心,爹也不反对。”

“爹,谢谢您!”

董三娘含着泪福了下去,“女儿让您操心了。”

董思明笑了笑,“我又没闭眼睛,你和你大哥哪一个不让我操心?”

又从袖子里摸了张银票出来。

“这里有三百两银子,你去了湖州府也不能总住在知府府上,偶尔去住个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哪有天天住着的道理?没得被人闲话。”

“你别急着推拒,我知道你手头的银子不多了,你拿着这三百两银子去买个小院子,我和你娘也放心。”

董三娘怎么也不肯收这张银票,“爹,我不能再拿家里的钱了。”

董思明故作生气,“你难道不是我女儿?就当爹给你的零花!”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董三娘咬咬唇接过银票,“就当我问爹借的,等我赚了钱我再还给爹。”

“都随你!”

董思明笑道:“对了,你说的师爷的事,我已经写信给我杭州府的那位故交,他路子多,只要一有消息我就马上派人告诉你。”

董三娘精神一振,“爹,让您费心了。”

不光是和黄夫人的交往,还是程三郎带来的压迫感。

董三娘越发希望身边有个能帮她分析大事,有足够经验的师爷。

董思明目光柔和,微微摇了摇头。

“你想的比爹都长远,不说别的,就今天这封信就让我感触良多。”

“咱们在这小地方两耳闭塞,什么都不知道,只稀里糊涂过日子。”

“这样的大事,还要别人来告诉咱们。”

“别说你要请师爷,我都想请师爷了。”

这师爷大多都是不得意的读书人,自有自个的圈子。

他们的消息灵通,比一般人更快。

消息灵通,比旁人早知道一分,就能比旁人得到更多的先机,甚至是商机。

董三娘突然灵机一动,“爹,您让大哥去进些白布备着。”

董思明一楞随即反应了过来,拿手指了指董三娘。

“好一个女陶朱!”

他还在震惊这个消息,而他的女儿却已经看出了商机。

官家身子不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驾崩。

天子驾崩,全天下都要戴孝。

平常谁家会备着那许多的白布?

董思明再一次扼腕叹息,自个的女儿为什么不是儿子?

要是董三娘是儿子,只怕他们董家早就更上一层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