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312章 土改

第312章 土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明当太子!

更加要命的问题是,人可以不租房子,但是人不能不吃饭。

为了活命,那些老百姓也只能被那些地主剥削,替地主缴纳更多的赋税。

朱慈烺眉头紧皱的对着海瑞问道:“那你有什么办法?”

海瑞皱着眉头说道:“加强管理,规定地主最多收取佃户多少田租,如果多收的话,杀头。”

侯询闻言笑了:“海大人,如果你这规定下达,恐怕一年之内,那些田地全都荒芜,两年之内,流民四起,三年之内,我大明亡国在即啊!”

侯询话刚一出口,便觉得不对,还不等他告罪,崇祯便训斥道:“侯询,你身为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怎可将亡国灭种挂在嘴边?”

侯询连忙说道:“回禀陛下,臣一时性急,口误了,还请陛下恕罪。”

崇祯也没打算深究,他问道:“海瑞此言并没有什么问题,怎么会有如此后果?”

侯询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如果海瑞此令下达,那些地主为了逼迫佃户多缴纳田租,而又不被官府杀头,到时候势必不再让那些佃户种植,那些佃户没有土地,要么暗地里给地主送钱粮以充地租,要么就去当流民,到时候大片土地荒芜,国家不仅收不上来税收还会让那些流民成为流贼!”

侯询说完,海瑞冷汗直冒他报案或者执行政令是把神器,所向披靡无人可挡,但是如果是制定政令的话,就不太合适了。

或者说,能够制定出新的改革政令的人,本来就极其稀少,历史上成功的也就那几个。

一时间朱慈烺也冥思苦想起来。

侯询倒是清闲,他本来就是反对者,只要对方提出来问题,自己反驳就是了,祖制在此,他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把制度比作一个大型机器的话,祖制就是一个用了几百年的老机器,这个老机器已经很烂了,各种零件有的生锈了,有的坏了,虽然很难用,而且看着也很难看。但是勉强能用。

如果进行修理,更换零部件,或者直接拆了重新组装一个新的机器,那到时候机器能不能用都是两说。

而且,你所拆下来的零部件,都是那些支撑着国家运转的零件,搞不好拆下来机器就彻底趴窝了,到时候直接完蛋。

所以,修理国家,要小心,再小心。

梁储等人也在想办法,这件事的核心就是摊丁入亩的具体执行方案,或者说面对那些土地兼并的具体执行方案。

如果这件事做不成,后面让士人缴纳的税赋,也全都是那些老百姓缴纳,最终也只能激起民怨,动了还不如不动。

朱慈烺思索半晌也摸不到头绪,他抬起头,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于谦。

此时的于谦面色冷峻,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见状问道:“于大人,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于谦猛的一抬头,随后用冰冷的声音缓缓开口道:“丈量天下土地,规定一人最多拥有几亩,多出来的土地按人头重新分配,一家几户人,就有几亩地,所有人按着土地纳税。”

此话一出,侯询冷笑一声问道:“呵,多出来的土地重新分配?那些人凭什么让你分配?”

于谦阴冷的目光扫到侯询身上,然后缓缓开口道:“不服从分配者,杀!”

此话一出,朱慈烺只觉得这御书房的温度都降低了几度。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朱慈烺细细思索于谦所说的话,随之而来的便是狂喜。

于谦所执行的政策,和后世影响巨大的土地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口只有百分之五的富农,地主,占据着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土地,他们欺压佃户,剥削农民,搞得怨声载道。

改革开放之后,进行土地改革,以强制手段将那些地主的土地全部清退,平均分配给了那些普通民众。

而那些拒不分配的地主,不是被杀,就是被批斗死。

如此一来,才极大的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这办法身为穿越者的朱慈烺都没有想到,倒是被于谦给想了出来。

想到这里,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此举甚妙,本次改革,以本宫的名义下达,如果有人要找麻烦那就让他们来找我吧。”

随后,朱慈烺又对侯询问道:“侯大人,你还有什么想法?”

侯询闻言只是咽了口唾沫,他万没想到平日里温文尔雅,和善可亲的于谦会想出如此残酷的手段。

此法一处,那些地主豪绅们怕是要十不存一了。

侯询是一个大地主,凭借着底蕴就是把田产交出去,也能安安稳稳的过几辈人,但是平白无故将田产交出去,这事给谁谁也不乐意啊。

所以,他思来想去最终说道:“于大人,此举是否有些不讲道理?”

于谦反问:“那些地主豪绅,欺压百姓的时候,又对那些老百姓讲过道理吗?”

“可是,也不是所有豪绅都有欺压百姓的行为啊。”侯询接着辩解。

这时,朱慈烺忍不住开口了。

“地主豪绅缴纳土地之后,可减免剩余土地的三年赋税。”

这就是给点甜枣吃了,当然,朱慈烺说清了,是他本人土地的三年赋税,如果期间他依靠钱财兼并的话,还是要交税的。

侯询还想说什么,但是他却想不出什么话语来反驳了。

毕竟崇祯已经将那些王爷们的土地全都分发下去了,自己人都这样,那些官员还能说些什么。

然而,就在这件事即将拍板的时候,海瑞上前一步问道:“陛下,此举实乃利国利民,但是如果执行不好,同样是毫无用处,而且,这件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辽东军饷还要再想办法。”

海瑞一番话,又将朱慈烺几人拉回了现实。

这事确实是利国利民,或者说国家很多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但是真正执行下来,又不是那么回事。

各种曲解意思,各种懒政怠政似得一刀切,各种阳奉阴违。

在现代媒体监督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还有各种问题出现。

就不要说通讯闭塞的古代了。

在那时,县太爷就是老天爷,县太爷怎么说,这些人就会怎么做。

县太爷和那些有钱士绅勾结,曲解朝廷的意思,那些人也只能听之任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