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喜峰口告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明当太子!
其实,杨若虚的这反应已经超乎寻常了。
寻常老百姓见了县太爷都手足无措,更不用说皇上了。
那些饱读诗书指点江山的才子们,殿试见到皇上,哪一个不是诚惶诚恐的,给他们赐座,也没人敢坐。
甚至一些不经常见皇上的三品二品的大员们见了皇上手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而崇祯对于杨若虚也是有所了解的,朱慈烺也曾经写过信交代过杨若虚的事情。
而他也曾经派出锦衣卫详细调查过这个姑娘的出身秉性。
杨若虚刚来京城的时候,他便有心将其招进宫聊聊天,可是又怕惊扰到了她,所以也就没管,结果后来弄出来这么个事。
朝廷六部都知道了,他这个当公公的再不出头就说不过去了。
观察了一会,崇祯还算满意,随后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咳咳!杨姑娘,听说你已经和太子私定终身了,有没有这回事?”
一听这话,杨若虚猛的抬起头:“皇上,这纯属谣言。”
“哦?那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崇祯平静道。
杨若虚想了一会蹙眉道:“没走到那一步,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崇祯托腮想了一下说道:“或许在你眼里,你和慈烺只是普通朋友,但是在慈烺眼里,恐怕已经非你不娶了。”
此时,杨若虚很想说一句他怎么想的干我屁事,但是在崇祯一丈八的气场压制之下,她歪过头说道:“陛下,民女农户出身,身份卑贱,怎么配得上太子殿下这金枝玉叶,更何况,民女不懂礼法,说不准那天就坏了规矩,到时候民女一死不要紧,怕是坏了宫里的名声。”
面对崇祯杨若虚可不敢把她那入赘两条说出来,万一这位皇帝老大爷一怒之下,把自己全家灭门,那可真是欲哭无泪。
然而,她那里知道,那入赘两条,崇祯早就知道了。
后者缓缓开口道:“朱家本来就是平民出身,昔日太祖皇帝也是一名农户,因为反对元朝暴政揭竿起义,最终成就一代伟业,孝慈高皇后(马皇后),也是出身义军之中。”
“还有孝穆皇后(明孝宗的母亲纪氏),孝定后(明神宗的母亲),孝靖皇后(明光宗生母),都是平民出身,不也一样成为我大明帝后,母仪天下吗。”
“至于,那些繁文缛节,呵,现在国家动荡短时间内也顾不上那些,如此你可愿意?”
杨若虚无语了,她头疼道:“陛下,不瞒您说,家祖乃是……”
杨若虚话还没说完,崇祯便替她说道:“是抗倭名将杨元是吧,朕知道,当时战局复杂,神宗皇帝也没有在辽东督战,这才听信了麻贵的谗言误杀了杨将军,朕已经下令为杨将军昭雪平反,并追封左都督,受平阳侯的爵位世袭罔替。”
“可是,我家如今人丁稀少,只剩下我这一个独女,先父生前曾经留下遗言,让我一定要招一名入赘女婿,传宗接代。”憋了许久,终于还是说出来了,没办法,再不说杨若虚都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拒绝了。
此话一出,崇祯脸色也沉了下来,他缓缓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大明太子入赘你杨家?”
“民女不敢!”杨若虚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民女只是说,民女和殿下结合,有违先父遗言。”
崇祯自降身份和杨若虚说了半天结果这丫头还是咬着那句先父遗言不放,这可把崇祯气坏了。
朕怎么也是皇上,和你商量已经是莫大的让步了,你居然还是如此不知好歹。
想到这里,崇祯冷声道:“有违先父遗言?那你就不怕有违皇上圣旨吗?”
杨若虚闻言磕头跪拜。
“陛下,民女也不敢有违陛下旨意,只是家父……”
啪!崇祯拍案而起大喝道:“尔眼中只有生父,没有君父吗?”
生父就是亲爹,君父就是皇上爹。
天地君亲师,皇上排行老三,亲爹排行老四,也就是说皇上比亲爹要管用。
但是在杨若虚这里这套理论是不管用的。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每当看到别人父慈子孝的样子,就会深深将其刻在心里,以想象自己父亲在的时候,又该如何。
甚至,有些时候看到父亲教育孩子,也会羡慕对方还能挨爹的打。
杨若虚便是这样,她七岁没了爹,从此父爱断绝,母亲含辛茹苦将她这个独女拉扯大,虽然照顾的她无微不至,但是也终究替代不了父爱。
所以,在杨若虚成长中一边想象着父亲伟岸的模样,一边不自觉的也开始向着这种模样变化着。
这才养成了她独自、自强、倔强、坚韧、不服输等强大的性格。
所以面对崇祯的咄咄逼人,杨若虚毫不畏惧的抬头与之对视。
“陛下,君父之命不可违,父上遗命也不可为,如今民女只有一死了。”
一个死字哪里能够吓到崇祯,他冷声道:“你若死去,杨家不也是断子绝孙?你岂不是即违父命又违君命?”
杨若虚哑然。
过了好半晌,崇祯才开口道:“我想你也是个明事理之人,不然我皇儿也不会看上你,这样朕……”
崇祯话还没说完,门外一个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皇上,有急报。”
旁边的王承恩急眼了他连忙呵斥道:“呔,没看见陛下和杨姑娘正在谈话吗?快出去。”
然而,崇祯却摆了摆手示意王承恩退下,这些士兵虽然不怎么读书,但是也知道御书房不能乱闯的道理,他们既然过来就肯定有急事
于是,崇祯询问道:“什么急报?快快说来。”
士兵跪下行礼道:“报陛下,喜峰口八百里加急军报传来,请陛下速览。”
军报这种事情耽搁不得,王承恩连忙接了过来交到了崇祯手中。
后者接过来之后对王承恩说道:“速去请四位尚书和李国贞将军过来议事。”
说完,崇祯才打开军报看了起来。
“急报,后金将领阿济格率领精锐三万猛攻喜峰口。
喜峰口仅有一万士兵驻守,现在已经伤亡两千有余,请朝廷速派大军支援,否则五日之内喜峰口必定失守。”
看看日期,是昨天写的,也就是说喜峰口最多还能坚持四天。
看到崇祯凝重的样子,杨若虚抬头问道:“是不是喜峰口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