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632章 求贤诏

第632章 求贤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李治如往常一样,升朝议事。

在安顿好刚刚抵达洛阳的相王李旦之后,李治并未如平时那样退朝,而是有些突兀的提出要求。

“众位爱卿,如今契丹已灭,草原无主,各部厮杀正烈,进而影响北地平稳,诸卿可有良策安靖北疆?”

话音刚落,立即就有数人出列,声色俱厉。

“陛下且慢!这些年连年用兵,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天下各地怨声载道,难道陛下要学那杨广,做个穷兵黩武的独夫吗?”

“前隋二世而亡,请陛下引以为鉴!”

“请陛下以天下百姓为念,不要再妄动刀兵。”

……

一声声,一阵阵,朝堂上全是反对的声音。

李治等这些人发完言,才冷漠的反问:“都说完了吗?”

“朕何时说过要用兵?”

“既然众卿想不到良策,那朕就下个求贤诏好了!”

李治发作完,就扬长而去。

群臣只好退朝,可对李治的说法也不以为意。

哪知当天下午,求贤诏就下来了。

文武大臣们愕然,这才惊觉皇帝居然是真的。

求贤诏一下,整个洛阳就热闹了。

上至世家门第,下至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此事。

“平北策?这还不简单,把那些蛮子杀光不就完了?”

“哼,愚蠢!草原天广地大,想要杀光草原上的牧民谈何容易?”

“啊哈哈哈,太好了,本公子满腹才华,胸藏百万雄兵,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了。”

“呸,就你这两下子,也敢大言不惭?”

“老夫读书万卷,有一妙计可安天下。”

……

有人大喜,也有人不屑。

更有许多饱读诗书的儒生一口咬定,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可见草原蛮人如日升日落一般起伏,不可能有真正平定的策略。

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整个洛阳都变得嘈杂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求贤诏也传遍了天下各地,曾经发生在洛阳的一幕也随之在天下各地重演。

与此同时,来自各地的奏疏如同雪片一样,飞向洛阳宫中。

尽管有人在人前不屑一顾,可实际上,想要借此博得天子青眼,希图一朝功成名就的人更多,如汗牛充栋。

主动到洛阳宫求见毛遂自荐,或者推荐亲朋故旧的人也不计其数。

然而,皇帝始终不曾出面表态。

久而久之,大家的热情也都慢慢消退,只是留下一个越来越让人好奇的悬念——皇帝陛下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平北策?

贞观殿中,难得的午后休闲时光。

李治躺在胡床上,享受着冬日的暖阳。

琉璃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身份,轻轻的给皇帝揉捻着肩膀,只是眼神一直在李治的脸上转来转去。

“想问什么?”

琉璃吓了一跳,看着李治似笑非笑的神色,俏脸嫣红,咬着粉嫩的红唇,嗔怒的样子倍增诱惑。

“陛下,这都快两个月了,可收到满意的平北策?”

李治一直知道琉璃聪慧,没想到她会问及此事。

再看小美人儿眼神有些飘忽,顿时心中有数,莞尔笑道:“你有什么想法?”

琉璃脸红红的,小声说道:“臣妾想问,陛下觉得草原如何,才算是北疆平靖。”

李治呵呵一笑,漫不经心一般:“当然是如同中原九州一般,尽为大唐州县。”

“岂不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琉璃大吃一惊,娇媚的凤眼瞪的圆溜溜的,说不出的可爱,惊呼出声:“陛下,这怎么可能?”

李治反问:“怎么不可能?”

琉璃不答,沉默许久才道:“三皇五帝以来,草原与中原就泾渭分明……”

李治点头,淡然从容:“那又如何?”

琉璃更惊,讶然问道:“难道陛下已经有了良策?”

李治不答,转而调笑起来。

可琉璃心中却越发纳罕,不禁留意起朝中动向来。

“陛下看样子是有平北良策了,可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不仅仅是库狄琉璃,天后宫里的武媚娘同样好奇。

不知为何,她有种预感,这一次的平北策,绝对与世家门阀有关。

武媚娘想过很多可能,但怎么也没想到李治回从科举上着手。

魏晋以降,隋唐以前,九品官人法遴选天下贤才入朝。

世家门阀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凭借着对教育和知识的垄断,日渐掌握朝堂命脉。

至前隋时,杨广首创科举制,更易察举,改为考试。

天下士人,有识之士都对此极为抵触。

后来杨广惨死江都,前隋覆灭,可科举制度却被大唐继承,成为选拔贤才的门径。

尽管有行卷漏弊,可科举制还是给了寒门子弟出头的机会。

如贤相马周,就是科举制的收益者。

近日朝会上,李治突然下旨,要改革科举制度。

增加糊名制度,增加考试的公平性;

增加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主考,亲自挑选贤才。

汇集在洛阳城中的学子,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对这样突然的变化,学子们的态度也迅速两极分化。

有人坚决反对,认为糊名制度是多此一举,增加殿试更是劳民伤财;

但也有人支持,不仅对糊名制度赞不绝口,更声称天子亲自主考是在选拔天子门生。

双方争论不休,直接撕破脸皮,大打出手。

官府迅速出动,平息争端。

宫里也传出陛下旨意,明言“再有斗殴,直接取消考试资格。”

如此,才把双方的争斗压下去。

然则,洛阳城中,许多学子的不满情绪也在继续发酵。

这些人多是高门子弟,本来早就由家中长辈安排妥当,只等去科举考场走个过场,就轻取功名,出仕为官。

哪想到天子突然出手,一个糊名制度就让所有的安排付之东流。

更何况还要殿试,由天子亲自主持。

这岂不是要让他们这些人原形毕露?

这些高门子弟的师长,也同样不满。

很明显,天子是想将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归己有。

尽管他们明知道,糊名制度以及殿试会让科举考试更公平,但是那又如何?

损害了他们这些世家高门的利益,就是不行!

还没等这些人出手,宫里就传出旨意:

“本次科举殿试题目,平北策!”

一时间,满城哗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