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纷乱四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马尔万霍然转身,鹰视狼顾一般死死盯着骨力。
他是哈里发的代表,是昭武九姓未来的主人。
这个丧家之犬的葛逻禄人竟敢违抗他的命令!
骨力吓了一跳,赶忙解释道:“在西域诸部,唐军的威望极高,若是咱们将白英身毒的死推到唐军头上……”
马尔万潜伏多年,身负哈里发重命,当然不是易于之辈。
一听骨力之言,就知道他的意思,顺势接下话头,阴险的笑道:“恐怕西域诸部都不会像如今这样,甘做李治的走狗了。”
“不仅如此。”
骨力急于表忠心,再次献计:“还可以把这白英身毒说成是捍卫拜火教的卫士,只因昏君李治渴望长生,逼迫白英身毒献出拜火教的圣火令……”
“嘿嘿,哈哈哈……”
两个奸贼相视而笑,笑声猖狂而得意。
几乎是一夜之间,西域各地就开始流言四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西域这种四战之地,东西方碰撞的前沿地带。
马尔万等人把流言传播出去之后,各种流言也开始疯狂散布。
“可怜白英身毒,对狗皇帝忠心耿耿,竟落得如此下场。”
“大唐的皇帝想要长生,已经盯上咱们的圣火令了。”
“什么圣火令?我听说是需要信奉火神的八百个童男童女。”
“还说什么准备应对大食东侵,狗屁!明明是大唐的昏君盯上了咱们西域各地,打算让咱们和大食人两败俱伤,方便给唐人腾地方。”
……
满城风雨,流言四起。
不仅高昌城里人心惶惶,就连各部首领都变得惊疑不定起来。
李治头疼欲裂,只觉一阵心累。
季连海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的动静,识趣的闭口不言。
李治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
季连海这才继续,“龟兹、楼兰各部,都已经遣使前来打探,除这两部以外,葛逻禄、突骑施等部也已经止步不前,保持观望……”
裴行俭满脸愤怒,破口大骂:“这些部族之前受突厥、铁勒欺压,是大唐救他们于水火。如今他们竟然恩将仇报,着实可恨。”
李治倒不觉得有多意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小部族早就习惯了顺风倒,草原上传承下来的生存之道而已。
季连海收起奏报,小心问道:“陛下,这几个部族该如何处置?”
李治没有急着回答,思索片刻才问道:“裴卿,新式火器大规模列装这件事,有没有泄露出去?”
裴行俭一听就明白李治的意思,露出玩味的笑容:“启禀陛下,此事属于机密中的机密,尚未外泄。”
李治点头,终于有了些笑意,只是这笑意显得甚为森冷。
“也就是说,即便是即将列装的部队,也不知道马上就会大规模换装了?”
裴行俭笑道,“确实如此。”
李治点头,语气轻松。
“甚好,既如此,传朕旨意,退兵至玉门关,就说朕龙体抱恙,不堪劳师远征吧。”
……
这段时间,西域各地真是风起云涌。
先是高昌城突然乱起,就连把持高昌数年的白英身毒就人头落地了。
紧接着又传出大唐皇帝追求长生,迫害拜火教徒的消息。
可没过几天,一则爆炸性的消息横空出世:
大唐退兵了!
这怎么可能?
即便是前次大战,波斯王阿尔罕阵亡,数万唐军将士埋骨两河之地,唐军都是拼命守住西域各部。
紧接着,更多的消息传来。
竟是大唐皇帝病重,唐军被迫仓惶而走。
这就解释的通了。
躲在葛逻禄部落的马尔万狂喜,只觉得自己建立不世之功的千载良机已到。
可是,他命令葛逻禄立即起兵响应哈里发时,却遭到了葛逻禄人的反对。
马尔万又惊又怒。
他可是立志要成为哈里发之鞭,为哈里发占据西域各地,打开东进大唐道路的的人。
这些鄙贱的草原野狗,葛逻禄人,竟敢违抗他的命令?!
骨力也知道,机会难得。
可他敏锐的感觉到不对劲。
虽说之前一直有传言,说是大唐皇帝李治久病缠身。
可就在两军决战的关键时刻,怎么突然间说病就病了?
骨力很想说服马尔万,可是立功心切的马尔万如何能够忍受错失良机?
尽管骨力很注意语气,还是被马尔万视作挑衅,当场就想以抗令之罪斩杀骨力,夺去葛逻禄的控制权。
可惜,葛逻禄人背信弃义惯了,骨子里依然桀骜不驯。
马尔万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躁动的葛逻禄逼到了墙角。
若不是骨力明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的话,恐怕这个心比天高的马尔万大将军就将横尸当场了。
险死还生的马尔万也老实了,也能听得进劝告了。
骨力再三保证,只要确认唐军退到玉门关之后,就立即起兵呼应,这才勉强说服了马尔万。
不过,双方等于撕破脸。
马尔万也不敢继续呆在葛逻禄,双方约定了起兵日期之后,马尔万就带着自己的随从,找到了另外一支西突厥残部突骑施。
除了葛逻禄与突骑施之外,西域各部都在关注着唐军的动向。
很快,所有人都发现,大唐退兵的消息并不是虚言。
而大唐皇帝李治病重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
如此一来,整个西域都轰动了。
从各部首领,到最底层的奴隶,人人都对这个消息不知所措。
更多的消息,也接踵而来。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了“真相”!
原来,竟是大唐的太子不安其位,有意谋反!
大唐的皇帝急怒攻心,一病不起。
大唐的军队群龙无首,被迫东撤……
一时间,西域各地乱象四起。
如突骑施、葛逻禄之流,不安于现状的野心家,早就按捺不住,立即起兵,攻杀四邻部落。
龟兹、高车、楼兰各部人心惶惶,内部更是争执不断。
之前,愿为大唐坚守西域的头领占据上风;
如今,这些人纷纷失势,叫嚣着愿为哈里发弯刀的一派立即抢班夺权。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依仗大唐支持,才勉强在诸多大部族之间立足生存的小部落,更是风声鹤唳,危机四伏。
有人急急忙忙的向周围的大部族投靠,也有人抢着打出欢迎哈里发东进的口号。
更有些小部落,本就财产不多,干脆打起包裹,赶着牛羊,跟在二十万唐军的背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东迁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