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谈怪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枭臣!
破伤风病情十分缠绵,极容易反复。
即使是在后世,也需要住院治疗一个月,才能痊愈。
张顺身上的病症虽然及时得到了遏制,要想清除体内的余毒,仅凭中药,却也不是件易事。
正因如此,李杏林才如此笃定的认为,张顺的病情必有反复。
而且腿伤很快还将恶化。
有三个大夫盯着,对杨墨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万一自己搞砸了,这三个老家伙没准还能帮上忙。
杨墨也就没再去管他们。
只把陈武叫来,吩咐他叫村民们不要为难他们。
在吃住方面,尽量给他们提供些方便。
周辅仁亲眼见识了杨墨的胸怀,心底更加对这位小师父生出了敬佩之情。
其实他比杨墨也大不了几岁,属于医学后进。
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自然比那三个老家伙要大的多。
三位大夫走后,杨墨见创口内的蛆虫已经主动开始往外爬,就把蛆虫逐个小心的取了下来。
蛆虫取下之后,张顺的疼痛感立时大减。
为了不让师父和自己丢面子,周辅仁更是一百个用心。
时刻不离张顺左右,小心的维护着伤口。
接下来,杨墨又亲手处理了一次伤口。
并把细菌的概念灌输给周辅仁。
“在咱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有充满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其中也好的,也有坏的。”
“如果任由这些微生物附着在病人伤口上,就会导致伤口腐坏。”
周辅仁听了这些奇谈怪论,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医书他也读了无数,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世上还存在什么微生物。
虽然他对杨墨说的那些微生物将信将疑,还是决定凭想象相信他们的存在。
并严格按照杨墨教给他的方法。
在清洗伤口和给伤口换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所有器材都要在沸水中长煮。
每次接触伤口时,都要用药水反复清洗双手。
包扎伤口的绑带,也要经过长时间蒸煮。
一晃三天就过去了。
李钱孙三位大夫几乎每天都要来张顺家。
给张顺诊脉,并查看伤口。
周辅仁严格遵从杨墨的嘱咐,不准他们接触伤口分毫。
只由周辅仁代劳,消毒双手后为他们打开绑带查看。
三个老家伙虽然很火大,却也不敢得寸进尺。
毕竟主人家已经付了他们双倍诊金。
并且向他们下了逐客令。
是他们自己觍着脸要留下的。
一连三天,张顺的伤口都没再感染,这让三位大夫大失所望。
他们心里不免还有点羞耻感,觉得自己有点幸灾乐祸,违背了行医的初衷。
病患何罪之有啊!没有继续感染,对病患来说,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他们只能茅盾的继续等待着奇迹发生!
杨墨却没时间陪他们耗。
把蝇蛆疗法全套流程传给周辅仁后,就嘱咐他好生看护张顺。
杨墨自己则忙着其他更重要的事去了。
上次培养的那些霉菌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当杨墨再次打开碗柜时,发现原先放进去的培养基上,霉菌已经生得老高。
底下的培养基已经呈现液化的态势。
他赶紧拿来一只干净的罐子,用薄纱封了口。
在薄纱中间剪个洞。
然后用油纸做的漏斗插进洞里。
在漏斗中间再放上一块干净的木棉。
把液化的培养基倒进漏斗。
经木棉过滤后,罐子里就只剩下液体。
杨墨又取来三倍于液体的菜籽油。
倒进罐子里,与培养液混合搅拌。
搅拌均匀后,再静置片刻。
如果是玻璃器皿的话,这时候应该就能看见水油分离现象了。
罐子里的液体此时已是呈现出分层的状态。
一共有三层,分别是油,脂,水。
杨墨小心的用煮过的勺子舀干净上面两层。
只留下罐底的那层澄清的液体。
再把用木炭研磨成的炭粉加入液体。
炭粉很快就吸干了罐底的液体。
杨墨小心的将湿碳刮出来,装进油纸做的漏斗,下面垫上木棉。
先用蒸馏水清洗木炭粉。
然后再用食用醋制作的酸性水洗。
最后一次,再用纯碱制作的碱性水冲洗炭粉。
把最后一遍洗出来的水按等份用小碟子接住。
这些碟子里的液体中,就含有后世拯救了亿万伤患生命的抗生素:青霉素。
杨墨重复的,不过是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当年的过程。
这种原始方法获取的青霉素,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检验。
从中找出具有药用效果的药水,才能最终用在病患身上。
杨墨把碟子妥善的存放起来。
又去找了周辅仁,让他去找个感染渐轻的病患。
从病患的伤口上提取一些组织。
周辅仁遵从师命,立刻骑马回了县里。
当天下午,他就急匆匆赶回来了。
身上的竹筒里,已经带来了从被感染者的伤口上得到的组织。
杨墨用竹制的镊子小心的取出少许组织。
放置到其中一个碟子的边缘。
这些组织中含有多种致病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葡萄球菌。
接下来就是等待致病菌的生长。
如果致病菌最终占领了整个碟子,那就证明这碟药水失败了。
或者组织中含有青霉素无法消灭的特殊病菌。
相反,如果病菌最终只围着碟子周边生长,并不能深入中间部分。
那就证明碟子里的药液是有效的。
他就可以直接提取碟子中间的液体,注射给张顺。
现在的难题是,即使有了青霉素,也没有注射针头。
杨墨不禁开始犯了难。
针头十分细小,还是中空的。
这个时代,该怎么才能制作出如此精密的医疗器械呢?
这天,他无意间看见李杏林在村子里给村民们针灸,忽然就来了灵感。
这个时代针灸用的银针已经能做得十分精巧。
说不定工匠们就有方法做出中空的金属针呢?
他立刻扭头就往张顺家走去。
张顺经过几天的调养,已经可以支着身子坐起来。
见杨墨来看他,很是高兴。
周辅仁每天都守在张顺病床前,把后者照顾的无微不至。
杨墨关心了张顺几句,就直接转移了话题。
看向周辅仁道:“你们大夫的针灸用具,都是在哪儿买的?”
“一般都是委托银匠专门打制的。怎么,师父对针灸有兴趣?”周辅仁很好奇。
杨墨道:“银匠可能打出中空的针?”
他知道后世有一种针灸用针,就是中空的,方便导入药液到患处。
但古代到底有没有,却不大清楚。
“中空?这个小徒就不清楚了。常用的针灸用针共有九种,小徒这里倒都有。师父如果需要,小徒愿意孝敬一副。”
“不必了,你给我把县里最好的银匠请来就是了,工钱好说!”杨墨心里有了底。
“是,徒儿这就去办。”
周辅仁连忙答应,骑着马离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