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李寻精忠谏宰衡 翟相疑虑弃良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朝罢皇帝,丞相府议曹李寻等司徒府僚属,跟随宰相翟方进一道,步履匆匆地回到了司徒府里,继续处理政务堂公事。
回到政务堂,丞相府议曹李寻心里,那种隐隐不安担忧的情绪,变得越发强烈。
“从今天陛下在朝会上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中,已经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来,如今的皇帝陛下,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醒悟和改变啊!
如今,天下灾难频繁,天灾人祸不断。天灾人祸不断,流民四起,盗贼频发,百姓不安,国家危急,天下骚动不宁,真是令人忧心忡忡啊!
可是,陛下却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眼前国家出现的动荡局面,已经意味着大汉朝廷,即将面临一场非常严重的危机啊!
大汉王朝如今面临的危机,是如此的严重,而我们的大汉朝廷君臣,却依然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一个个熟视无睹,漠然置之,令人忧心如焚啊!
长此以往,形成痼疾,必将贻害无穷,危害苍生社稷,那可怎么办呢?”
丞相府议曹李寻,是平陵人。虽然李寻不过是宰相府里一个小小的议曹,他的职务并不高,但却不缺少贤能士大夫,以天下为重,一向忧心国事,关心民生的优秀禀性。
“朝中皇帝大臣,对国事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对百姓灾难漠不关心,我们大汉朝廷的未来,实在堪虞啊!”
李寻忧国忧民,越想越担心,不免有些心急火燎,坐卧不安了。
“不要说天下的贤良大臣,就是臣的心里,也都十分清楚,如今朝廷所处的窘境啊!
如果朝廷不想办法,去赈济灾民,减轻赋税,安抚百姓,及时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难题,官吏民众的不满怨恨的呼声,将会越加强烈啊!
到时候,恐怕就会补救不及,酿成天下动荡的大乱,那就悔之晚矣啊!
我李寻饱受国家大恩,享受朝廷俸禄,一定要向上头进谏,尽力挽救这个危机才是啊!
可是,如今的朝政,是这样混乱不堪。皇帝大臣,昏聩糊涂,贪于享乐。官吏人浮于事,贪腐横行。我应该从何处着手,去帮助陛下呢?
陛下会听从臣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意见和建议吗?”
回到宰相府里,李寻一边处理着手边的公事,一边默默地思考着这些严峻的问题。
越想,李寻心里越着急。
“宰相大人虽然有些迷信愚忠,但却办事认真尽职,一心为国为民。
我还是从最近发生的天象变异,天灾人祸等严重事件着手,去向宰相大人,呈上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让宰相大人去决定,如何向陛下进谏吧!”
李寻思索良久,终于决定道。
说干就干,丞相府议曹李寻,急忙放下自己手边的公务,很快动笔,向宰相写好了自己对于国事的几条建议。
李寻知道事情紧急,写好以后,就急急忙忙地拿着自己的建议奏章,急急忙忙地走到宰相翟方进的书案前,去拜见宰相翟方进。
李寻希望,宰相翟方进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向皇帝反应真实的情况,以便及时地处置这些棘手的难题。
宰相翟方进,虽然已经年近半百,但却勤于国事,兢兢业业。
翟方进对近段时间以来,朝廷内外发生的天灾人祸等非常事件,了然于胸,心里也非常忧郁担心。
宰相翟方进也曾经利用刘骜单独召见三公的机会,多次向皇帝(刘骜)殷切上书,向刘骜提出建议,希望朝廷能够革新政治,改革弊政,减轻赋税,解救民生,有所作为。
无奈,刘骜对宰相翟方进,大司马王莽等三公们的建议,无动于衷,置若罔闻,不做决定。
宰相翟方进,黄门侍郎大司马王莽等三公大臣,最终也是无计可施,不知道采用怎样的措施,去挽救大汉朝廷的颓势了。
丞相府议曹李寻,径直走到了宰相翟方进的书案前,向大司徒翟方进行礼。
宰相翟方进正一边沉思,一边专心致志地批阅着公文,处理着政事。
此时的宰相翟方进,正当壮年,已经有四十五六岁左右的年纪。
他干瘦干练,恪尽职守,善于处理政事,一直敬慕李寻的才干品德,对李寻十分敬慕信任,不以部属相待。
见李寻走进自己的身边行礼,宰相翟方进知道李寻有事情相商,急忙热情地招呼李寻道:
“李大人,请就坐。”
“多谢宰相大人。属下求见大人,是有要事相商。”
李寻没有与宰相翟方进客套,刚一坐下,就立即开门见山地与翟方进交谈了起来说道:
“宰相大人:
你一心为国,全心为民,恪尽职守地为帝国操劳,属下一向十分敬佩。
可是,如今大汉朝廷天灾人祸不断,人心惶惶,百姓忐忑不安。
天变逼迫,天象变异的警告场景,也不时在大汉帝国出现。
上天严厉的谴责和警示,天灾人祸,几乎天天都在汉朝廷降临,而大汉君臣却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置若罔闻,漠不关心。
对于此情此景,不知道宰相大人有何观感呢?
这些天灾人祸,天象变异,都是一些恶兆。预示着我大汉王朝,如今已经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即将走向衰微和毁灭。
属下的这些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这种种征兆,实际上已经预示着我大汉朝廷,已经内外交困,将会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灾难考验,更大的灾祸厄运,随时可能降临。
面对层出不穷的天象变异,此起彼伏的天灾人祸,朝廷上下,现在已经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四海不宁,谣言四起,灾难转瞬及至。
而阁下身为大汉朝廷的宰相,位列大司徒之位,乃百官之首,身系天下安危。
难道阁下你,就安享于碌碌无为的生活,循规蹈矩,不越雷池一步地为皇帝办事,唯唯诺诺地说话做事,无所作为吗?
难道宰相阁下,就不想为匡扶社稷,拯救危难,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做出自己的一些努力吗?
属下担心,如果更大的灾难变异发生,最终皇帝和太后两位陛下追究下来,宰相大人恐怕难辞其咎,会损伤大人的赫赫威名和一世英名。
在下为宰相大人的所作所为和如今所处的危险处境,感到十分担心和忧虑!
宰相大人啊,您就任宰相八九年来,您的政敌很多,政事处置的失误,肯定也不少。
宰相大人您怎样才能做到,独善其身,而不受政敌的毁谤,不受两位陛下斥逐贬谪的惩罚,不受天下官吏百姓的责难,而功德圆满,全身而退呢?
如今,整个丞相府里,大大小小的官吏部属,总计有三百余人。
可是,宰相大人你看如今丞相府里的情势,却十分令人忧虑沮丧。
大家都是得过且过,饱食国家俸禄,而终日麻木不仁、无所事事。
大家既无所作为,也无所担当,一个个都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混着日子。
政务堂里,已经没有一个臣子,肯全心全意,勤勤恳恳地为大汉朝廷谋事,为万千孤独无助的穷苦百姓,操心劳心了。
大汉帝国的其他机构,三公九卿府里的情形,也是大致如此,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大家都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或者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还有谁,在为大汉帝国的未来和百姓的疾苦忧虑呢?
宰相大人一向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面对此情此景,难道宰相大人,你就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吗?
在下建议,请大人您,立即从丞相府里,挑选一些合适的贤士,与他们一道,去想方设法,引咎尽节,竭尽全力,拯救帝国,以转移凶险的局面,化解上天的震怒和官吏百姓的怨恨。”
李寻一秉忠心,态度恳切地劝解宰相翟方进道。
听到李寻的意见以后,宰相翟方进不喜反忧,心里更加烦恼。
宰相翟方进脸色阴沉,心情郁闷地回答李寻道:
“议曹大人言之有理!
可是,唉!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只有以死效忠一条路可走啊!
我们唯有听从皇帝和太后陛下的旨意行事,怎么敢自以为是,妄自做主呢?
翟某才浅力薄,智术浅短,又能够有什么妥善的解救办法呢?
议曹大人啊,你不是不知道朝廷现在的实际情形。
如今,我翟方进虽然号称大汉宰相,位列大司徒之位,却有职无权,有心无力。
朝廷实权,全操控在圣明的皇太后陛下和多疑的大司马大人的手里,皇亲国戚垄断朝野,我翟方进也是爱莫能助,无力回天啊!
皇帝陛下,太后陛下,大司马大人等三公重臣,都不在意上天的这些警示,都不想如何去努力革新朝政,处置朝廷上下那些显而易见的弊政,疏解黎民百姓的怨怒和仇恨。
我们这些俯首听命,人云亦云,因循守旧,只顾自己,不顾天下苍生的臣子,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去拨乱反正、力挽狂澜呢?
说实话,本相也不是不知道,朝廷如今的积弊很深,沉疴良多,也十分了解百姓的疾苦。
本相也十分清楚,星象上所呈现的种种异象,相信天象变异所预示的那一些严重的问题。
但说实话,本相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不为,而是不能。
本相自己一个人,无力回天,也无力去改变大汉朝廷倾颓衰败的局势啊!
议曹大人,你的好意,本相心领了,请你退下去吧!让本相好好地先思考思考这些问题以后,再说吧!”
宰相翟方进,无奈沮丧地对李寻说道。
“好吧,宰相大人,小人告辞了。”
见宰相翟方进也是畏首畏尾,一筹莫展,不敢独辟蹊径,锐意进取,有所作为,李寻只好无可奈何地转身,忧心忡忡地退了出去。
李寻走后,宰相翟方进呆坐在椅子上,长时间地陷入默默沉思之中。
翟方进的心里,更加忧愁担心。想了半天,翟方进也不知如何应对。一种无力感,在翟方进心里油然而生。
李寻心里,其实也十分清楚宰相翟方进的个性,他一边沮丧地离开,一边无助地祈求道:
“宰相大人因循苟且,缺乏魄力,度量狭小。宰相大人又害怕革除弊政,会触怒以皇太后为首的王氏家族那些皇亲国戚和权贵阶层。
既然宰相大人都无能为力,我辈无知小辈,人微言轻,又能够怎么样呢?只有听天由命罢了!
但愿天佑大汉,皇帝陛下能够醍醐灌顶,豁然大悟,任用贤臣,革新弊政,拯救万民。”
等到大司徒翟方进,大司马王莽等三公大臣,以及文武百官们散朝出宫以后,未央宫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其实那时,刘骜也对汉朝廷不断发生的灾难变异,惴惴不宁,非常惊恐不安,心里充满忧虑和担心。
刘骜故作镇静,并不像他留给宰相翟方进,大司马王莽等三公大臣的表面印象那样,对天灾人祸,天象变异,民变蜂起的局面,是完全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郎官贲丽等亲近大臣,实际上也已经揣摩到了刘骜的心思。
当时散朝,刘骜特意将郎官贲丽留了下来。郎官贲丽一下子就明白了刘骜的心意,知道皇帝是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一道,探讨一下化解天象变异的秘密措施。
郎官贲丽同黄门郎刘歆等大臣一样,不仅十分精通天文星象,而且十分了解皇帝的心思,深得刘骜的信任。
见四下无人,一片寂静,刘骜就招呼行礼的郎官贲丽说道:
“大人请坐,我们君臣促膝长谈,私聊一些闲事,大人不用拘礼。”
贲丽听命,诚惶诚恐地上前行礼坐下。
很快,刘骜就开门见山,就天象变异,朝廷天灾不断,民变蜂起等问题,与贲丽十分投机地聊了起来。
“爱卿啊,你对刘歆等大臣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新近朝廷发生的天灾人祸,天象变异等非常事件,有什么看法呢?”
刘骜心情紧张,迫不及待,故作自然镇定地询问郎官贲丽的意见道。
“陛下以天下为公,忧国忧民,敬畏天地神灵的举动,臣敬佩万分。
陛下处乱不惊,镇定自若的胸怀和气度,更是令臣望尘莫及,敬慕不已。
臣非常理解,陛下此刻为大汉朝廷,为天下万民忧虑和担心的心情。
陛下一向圣明,肯定十分清楚地知道天心民意。不论是朝廷的王公大臣,大小官吏,还是山野草泽的庶民百姓,无知小辈,也在为异常的天象和接连不断发生的天灾人祸而忧虑担心。
臣深刻地了解陛下的美好品行,知道陛下外似冷漠漠视,实则热心关切。
陛下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在一心一意在为万民考虑,日日夜夜都在为朝廷的窘困和百姓的艰难生活,忧心忡忡,寝食不安,独自苦思良策。
说实话,只有臣了解陛下的苦衷和心意,知道陛下一直在为朝廷新近发生的天灾人祸,日食地震等变异忧心。
陛下力排众议,慎重稳妥地对待灾难变异的镇定冷静态度,臣一直深感敬佩,充满敬意。
臣清楚地知道,这是陛下与众不同,运筹帷幄的大智慧的表现。
陛下在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的面前,貌似对天象变异,天灾人祸不以为意的样子。
实际上是因为陛下高瞻远瞩,思考深远周祥,担心如果陛下流露出过分关注紧张的神态,恐怕会在大臣百姓的心里,造成一些阴影,恐怕会引起迷信天象的官吏百姓的恐慌,扰乱陛下稳定帝国的治国大计。”
郎官贲丽,顺着刘骜的心思,恭维刘骜道。
“郎爱卿深得朕心。朕的想法的确是如此。
哎,最可恨的是以宰相大人为首的那些大臣官吏,却鼠目寸光,不体恤朕心,误解了朕的心意。
只有爱卿,是朕的知音,懂得朕忧国忧民,以苍生为念的心思。”
刘骜微笑着感叹,赞扬贲丽道。
听了皇帝的亲口称赞,贲丽不禁大喜过望,欣喜万分,在心里暗暗得意。
“贲丽这个家伙,不过是一个心胸狭窄,呲牙必报的小人,朕怎么能够不清楚呢?朕怎么能够重用这样一些见风使舵的小人呢?
但只要能够利用贲丽这些家伙,搬倒宰相那个对太后陛下惟命是从的可恶家伙,杀鸡骇猴,重树朕的威望,又何乐不为呢?”
刘骜心里也清楚贲丽的为人,见贲丽如此,刘骜暗喜,鼓励贲丽采取行动。
多年以来,郎官贲丽就与宰相翟方进政见不合,产生了一些过节,但翟方进官大权大,贲丽欲报复,却一直未能够如愿,深以为恨。
而宰相翟方进聪明有余,智慧和心胸度量不足,也一直不能够化解双方的隔阂。
贲丽十分清楚刘骜的心思,见刘骜默许赞扬,贲丽更加得意起来。
“真是天助我也!如此看来,陛下心里,其实早就对宰相大人独揽朝廷大权,一心听从太后陛下懿旨的举动十分不满,充满怨恨了。”
眼见刘骜无意间流露出的对宰相翟方进等大臣不满的情绪,郎官贲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既然陛下已经对翟方进这个家伙心生不满,我何不将计就计,推波助澜,抓住这个惩罚翟方进这个恶棍的天赐良机,扬眉吐气一回呢?
陛下对最近天下发生的这一系列天灾人祸、天象变异的事件,一直心有疑虑,这不正是我报仇雪恨,打击翟方进这个家伙的好机会吗?”
郎官贲丽默默思忖道。
想到这里,贲丽喜形于色,更加兴奋起来。
贲丽假装沉思了一会,然后抬起头来,露出一副凝重庄严神圣的脸色,向刘骜建议说道:
“陛下啊:
所谓天人感应。如今,天下谣言四起,朝野沸腾,天象变异和天灾人祸不断。
臣心里十分清楚,近段时间天下频繁发生的天象变异,天灾人祸,其实都与人事密切相关。
普天下的官吏百姓,都对朝廷近些年来的施政,怨声载道,人声鼎沸。
那些无知的官吏百姓,甚至妄自责怪朝廷,指责朝廷分配不公,处事不正,只知道加重赋税,搜刮民脂民膏,无休止地掠夺,没有考虑、照顾到天下百姓的根本利益,不让百姓休养生息,喘上一口气。
只有臣知道,那些无知的官吏百姓,实际上是误会曲解了朝廷的旨意,没有领会到陛下忧国忧民的好意。
陛下对这些灾难变异和百姓的苦难,一直是十分忧虑,担心不已。
陛下一向以天下为公,以天下百姓的心愿,为施政的要领。陛下宽阔博大的胸襟,足以感动四方蛮夷。
微臣私下以为,朝政上出现的这种种过错与失误,实际上都是宰相等三公们的失职所造成的,与陛下宽厚仁慈的施政,毫无关系。
陛下宽怀大度,信任大臣,注重把握朝廷大节。近些年,陛下一直放手,让宰相等三公大臣,去处理国家大事,朝廷施政出现失误,怎么能够责难陛下呢?
办事不力,举止失措,扰乱天下,推过于君王,难道这不是宰相等三公大臣这些当政者的错误吗?
因此,臣私下以为,当前化解天象变异、天灾人祸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宰相三公等朝廷重臣,去代替天子之身,承担他们应有的责任。
如此,就能够逐步化解,上天降下的灾祸,化解上天的愤怒,舒缓黎民百姓心里的怨恨,让天意民心,朝廷政事,重新步入正规,恢复国泰民安的美好局面。”
郎官贲丽,神态肃穆地建议刘骜道。郎官贲丽的话,可谓说到了刘骜的心坎上。
“陛下能够寻找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推卸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施政失误的责任,心里怎么能够不乐意呢?”
贲丽暗思道。
的的确确,贲丽十分准确地摸到了刘骜的心思。
果然,听了贲丽的建议以后,刘骜欣然大悦,脸上的忧虑一扫而空。
刘骜立即笑容满面地赞许贲丽道:
“爱卿所言极是!你祛除了朕的心病。爱卿忠心耿耿,精忠为国,所做的建议非常恰当,朕会慎重考虑爱卿的这些建议的!
贲爱卿,你下去吧,朕十分欣赏你的意见,决定慎重地选择采纳。
请爱卿千万不要将与朕交流的这些话语,告知他人知道,以免泄露天机。”
刘骜慎重其事地反复叮嘱贲丽道。
“谨遵陛下的旨意!请陛下千万放心,臣一向谨慎,不是沾沾自喜,自我夸耀之徒,臣知道这么做!
陛下好好休息一会,臣告辞了。”
郎官贲丽向刘骜保证道。
贲丽知道刘骜的脾气,话一说完,急忙向刘骜行礼,告辞出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