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驸马爷 > 第83章 朝堂的几股势力

第83章 朝堂的几股势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驸马爷!

乾清宫。

周延儒得知李守琦被抓,立马进宫见崇祯,事情闹的太大,他需要先发制人。

这事必需崇祯出面,只有崇祯才能让孙钤放人。

“竟还有这事?”果然,崇祯听后大怒,把手中奏章一甩,猛然站了起来。

周延儒趁机说道:“可不是嘛,皇上,不是臣说孙钤的坏话,孙钤真的过分了,李守琦不仅是京营总督,还是勋臣,岂是他想抓就能抓的,何况锦衣卫可皇家机构,可不是孙家地盘。”

最后一句,无疑是把孙承宗也带了进去。

“这个孙钤,简直是无法无天!”崇祯之所以生气,并非孙钤擅自抓人,而是打坏了他的部署。

原本,崇祯不想这么快动手,他担心打草惊蛇, 想让骆养性有了确凿证据之后,再一口气拿下李守琦、赵庆等人。

当然,崇祯最终的目的是想打压一下文官集团,让朝廷众臣老实起来。

可孙钤太冲动了,这才过了几天,就沉不住气,竟然把李守琦给抓了,反而被周延儒抓住口舌。

憨儿,憨儿,你太冲动了。

崇祯心里别提有多气。

若孙钤此刻在他面前,他非骂死孙钤不可。

周延儒哪里知道这么多,他还以为崇祯真的动怒了,抓住机会接着道:“皇上,自打孙钤打跑建虏后,越来越嚣张,如今都不把您放在眼里了,瞧他最近做的事,没有旨意就抄了王冾的家,这次又是没有旨意,抓了总督和参将。

若再让他这样胡闹下去,过不了多久,他就敢抓六部尚书和内阁大臣,说不定他还敢,还敢抓皇上您啊!”

“哼,他敢!”崇祯怒目圆睁,大喝一声。

孙钤憨是憨了些,崇祯却很清楚,此人比谁都忠诚。

周延儒还在浇油,“他现在是不敢,可谁知道将来呢?皇上啊,您可不能再纵容他了,否则江山社稷不保啊。”

好家伙,一个孙钤居然涉及到江山社稷,周延儒果然很能吹。

“没那么严重,他孙钤就是个憨儿,谁敢跟他造反?那不是找死嘛。”崇祯怒归怒,对于孙钤的宠信依旧在。

周延儒见状,连忙转移话锋,“皇上说的没错,可要是换了他家人呢?这就难说了,臣建议,派孙承宗去锦衣卫,让孙钤放了李守琦,以此鉴定他父子的忠心。”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不想出面营救李守琦,就让孙承宗去,还能让孙承宗父子闹的不愉快。

崇祯气消的差不多了,随即道:“罢了,朕原本就要拿下李守琦,既然孙钤先动手了,就随他去吧。”

周延儒一愣,不知崇祯为何转变的如此之快。

上一秒还在怒火,下一秒就原谅了孙钤,这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周延儒长期伴随在崇祯身边,深知崇祯疑心病很重,为此,他故意把事态说的很严重,让他万万没想到,崇祯居然消了气。

可惜,周延儒自以为自己看透了崇祯,但他看的还不够深。

崇祯的确有疑心病,但崇祯不是傻子,文官集团把势力都渗透到京营了,崇祯再不做出举动,莫非坐着等死。

己巳之变时,孙承宗父子出城打建虏,兵部居然改了孙承宗的文书,以至于各地勤王军按兵不动,京营总督还抢了守城之职,这是要干嘛?

若有一天,兵部让京营的枪头对准皇宫,京营总督是不是也要冲锋上阵?

然而,兵部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有着更强大的势力。

若不揪出来,崇祯睡觉都不踏实。

别看崇祯是高高站上的皇帝,实则他就是孤家寡人,名义上他是大明的天子,实际上文官才是大明的统治者,皇帝只不过是文官的挡箭牌罢了。

文官在背后大势敛财,挨骂的却是皇帝,文官在后面作福作威,失民心的还是皇帝。

若皇帝不愿被文官控制,文官就会想办法,重新换一个皇帝。

终明一朝,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明中期,同一个太医先后医死了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结果屁事没事。

大明中晚期,正德皇帝莫名其妙落水,导致英年早逝,嘉靖皇帝在后宫,差点被宫女勒死,好在嘉靖命大躲过一劫,从此20年不再去后宫,整天就住在丹房,哪里也不去。

大明晚期,泰昌皇帝继位一月,就因红丸案驾崩,天启皇帝继位,因重用宦官,落水而亡。

其中泰昌是崇祯的父亲,天启是崇祯的兄长,父兄都死于非命,崇祯不得不防。

如今放眼整个朝堂,崇祯唯一能信任的,只有孙承宗父子了。

崇祯需要孙承宗父子,帮他牵制朝堂的文官集团,最好是让朝堂有势均力敌的两派出现,如此他才可高枕无忧。

大明初期,朝堂是有三股势力组成,一是文官集团,二是军勋集团,三是代表皇权的宦官集团,三股势力相互牵制,彼此抗衡。

正所谓三角形稳固性最好,大明初期正是有这三股势力的相互制约,才让皇权变得至高无上,皇上想亲征就亲征,想迁都就迁都。

永乐帝五征漠北,明宣宗亲征叛军,造就了大明王朝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

然,一场土木堡之变,打破了这种平衡,由于大明战神朱祁镇的狂妄自大,大明军勋几乎都战死在土木堡战役中。

自此,军勋在朝堂失去了话语权,文官集团逐渐掌握朝堂大权,以至于到了明末,军勋还要巴结文官集团,才能步步高升。

三角的平衡被打破,文官集团开始牵制皇权,皇权为了巩固地位,只能派代表皇权的宦官出场,最典型的就是大太监魏忠贤。

自此,大明朝堂成为文官和宦官的权力场,此时的皇权,虽不能跟开国初期相比,但还能自保,偏偏崇祯上位,痛恨宦官势力,灭了阉党,砍了厂卫。

大明的权力天平再次失衡,文官集团彻底占据上风,崇祯越发感觉到孤独和无力。

明初,内阁人选是皇帝一人定夺,到了崇祯一朝,内阁人选必须是皇帝跟文臣一起商议,崇祯给的人选若不合文臣胃口,文臣有驳回的权利。

以至于,崇祯刚继位时,只能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内阁人选。

文官集团的势力,可见一斑。

崇祯不想跟父兄一样,事业未竟就英年早逝,为此,他要扶起另一个势力来,牵制文官集团。

放眼望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扶起几个武将。

孙承宗和孙钤,刚好符合条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