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清特色的海外拓殖套餐(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乾隆皇帝不知道的是,海宁之所以这样设计,为的就是堵住或者说稳住某些初期合作者的内心想法。
当然那群远在天边的人对于乾隆皇帝来说毫无参考价值,即便他们个个看上去都忠心耿耿。
相对而言,海宁在这三个条款之后所增开的某几个条件,更能引起皇帝本人的注意。
作为一个商人,一个雇佣兵首领,海宁当然是不肯吃亏的。所以在为大清帝国送上了特制版的套餐内容之后,他也要求大清帝国回敬以对等的尊重。
指示这个具体的内容,却让乾隆感到些许意味深长。
“朝廷允许环球集团另设一家东印度公司,参照欧陆体例,许以募兵、交战、媾和之权利。”
“朝廷需主动诏告天下:海外一切事务,凡不涉及本土岸防及交易者,疑虑交给东印度公司和环球集团打理。”
“朝廷需明发诏旨:明确移民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参与东印度公司旗下的军队并接受军事训练。该军队只会用于保护移民和对外作战,绝不踏进本土一步。同时,朝廷官兵也可以根据需要参与组建这支军队。”
这三条内容虽然看上去都比较敏感,无一不涉及到军队和邦交大事。但乾隆皇帝却从中只看到了对于海外货张这一想法的执着追求,他很难将包藏祸心这几个字联系到一起。
毕竟一个包藏祸心的人,是不会主动禁止自己手上的军队进入本土也就是大清境内的。而且,如果大清官兵也可以参与这支军队的组建,那么就很容易从旁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在海外就解决这一祸患,根本不会银行寄到本土生民。
所以乾隆这位大清皇帝也完全没有担忧的必要。
更何况他还听说环球集团的武器十分先进,多次对外战争凭借的都是这一优势获胜,所以他早就想见识一下了,如果能够让自家军队和对方进行联合作战,很有可能就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至于明发诏旨、晓谕天下这种事情,动静确实大了一些。但如果不想让天下臣民都误以为非可以简略的缩小一下范围,只告诉那些参与此事或与此相关的官员就可以了。至于于海宁可能遇到一些麻烦之类的概率性事件,只需要给他的人挤到秘旨,就可以在关键时刻防止误会了。
不得不说,乾隆皇帝在利用封建统治的各种制度工具的能力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甚至,在他的规划当中,就连海宁和环球集团也不过是他用来对付准噶尔部的工具而已。
准噶尔部在康熙时期遭受重大打击,这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重点描绘过的一段历史。不过,准噶尔部并没有在那一次打击当中灭亡,它如今还在天山南北继续苟延残喘。雍正在位期间也曾经多次和该部发生过激战,据说他的皇位竞争对手十四阿哥,就曾经长年参与此类战争。相较而言,雍正皇帝在这方面的工具就肯定要少上许多,为此他心中多少是有些郁闷的。不过皇帝亲征这种事情对他那个级别的人来说已经稍有难度了,而对于乾隆来说,同样的男主肯定还是存在的,甚至他这个只打财树的人,很有可能会表现的更差。只不过准噶尔部在清朝的连番打击之下,恐怕已经不需要他这个皇帝亲自出马了。因此现在的他也只不过是秉承先辈遗志,将其彻底消灭而已。
只不过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更何况是曾经建立过蒙古帝国的铁木真子孙。所以乾隆也得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并且动用最为精锐的力量,争取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这个麻烦。
所以,乾隆皇帝是不会建议自己的精锐当中增添上环球集团这个助力的。
基于这种想法,他早年间就已经和海宁就此事互换过意见,甚至还从环球集团那里弄来了一套可视通话系统,可以直接和地方上的大臣们进行联络。如今这套系统他已经用了两年之久,不但深深的体会到了环球集团的强大,更是在暗地里模拟了许多战争期间此类通话系统的使用方法。
单就模拟的结果来说,拥有这一先进设备之后的清朝可以更快地在战场上作出反应。这也就意味着环球集团已经给他的军事设想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所以他才会更加倾向于海宁提出来的那些个所谓套餐。毕竟他才是第一个实实在在购买过环球集团付费服务的君主。
而且据他所知,其他国家的君主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但遭到了海宁的婉言谢绝,这意味着他在海宁的心目当中是拥有特殊地位的。
显然,海宁是很在意他这位早期合作者的,因此他和海宁的互信互任也是有着良好基础的,所以他也没有道理去怀疑海宁的这些套餐会有坑害他的地方,恰恰相反,他还希望环球集团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技术惊喜。
从乾隆的角度看来,环球集团在这方面似乎也是非常争气的,在这次谈判的过程当中,他们向皇帝和亲近的大臣们展示了一幅地图,那上面显示,集团现在控制的地盘完全可以从波斯、俄国以及哈萨克夹击准噶尔部,如此一来胜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这当然让乾隆感到愈发的欣喜若狂。
甚至他都已经开始考虑环球集团早年间推出的行政管理服务套餐了。
和俄国的女皇伊丽莎白不同的是,乾隆皇帝并没有在此前同意类似四河协定的条款,他和他大臣们的担忧和女皇是高度一致的,只是那个女人的决定,在他们看来显然更加疯狂一些。
毕竟,允许一个陌生的外部势力在其境内全面进行商贸必然会引发君主关于渗透的担忧。而且,人口的绝对数量和人才的经营程度,在封建帝王眼里是极其重要的帝国根本,招纳流民、招募人才这种事情,看上去实在是太像揭竿而起的风格了。
最为要紧的是,作为试验区化的总督区之设立,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国中之国那般。乾隆虽然不知道这对于即将散架的莫卧儿帝国是有巨大诱惑力的,而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家,这只是意味着风险而已,但他本能的通过一个帝王的小心谨慎甚至是恐惧心理,完美的避过了这方面的大部分陷阱。至少海宁如果现在就发兵攻打清朝的话,几乎在其境内没有多少可用的支撑点。
所以他的小心翼翼并非全无道理,当然在他自身看来由于不知道海宁的后期规划,所以,在伊丽莎白女皇取得的成就,以及海外拓殖套餐的巨大希望面前,乾隆对海宁本就不高的提防心理,又一次遭受到了致命的摧残。
好在,对于他的心理,紫金是有所明悟的,而且已经做好了利用一下的准备。
为了打消乾隆的顾虑,紫金不得不让谈判代表们作出解释。
通商,尤其是采购商品虽然是可以牟利的,但没有具体人员的运作,任何商业活动都是无法开展起来的,因此招纳人员只是为了壮大之后谋取更大的利润,这是正常的商业现象,没有值得惊奇的地方。
同时,无论是移民拓殖还是充实武装,对于获取新的税源地,以及加强新税源地的控制都是有好处的,同时这也是欧洲各国常做的事情。大清帝国在这方面不能被那这个蛮夷之邦比下去。
至于参与各项经营,主要就是为了采购足够丰富的原材料,笼络各个领域当中的技术工人,这些原本也都是商业当中常见的现象,而且如果他们的产品能够参与海外贸易的话,只会得到更高的利润,因为中华人物拥有的巧手,肯定不是那些西方蛮夷能够媲美的。
这话可不是她在吹牛,而是实事求是的事情。
乾隆对此也是有所认知的,况且他自诩是个有博大胸怀的人,兼之又已经默许追加承认海宁与环球集团和他之间的关系,所以自然不能在这些看上去非常正常的商业活动当中施加任何阻力。
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包括刘统勋在内的一些开明大臣的支持。但即便是刘统勋,也没有彻底放弃对环球集团的地方心理,再加上一些保守老臣的坚决反对,所以乾隆皇帝也不得不公开表示希望环球集团能够进一步的做出退让,否则,大清帝国目前就只能和他们正是谈程海外拓殖套餐的合作,至于行政管理服务套餐这个有可能危及国家根本的合作方式,恐怕就暂时无缘在大清进行推广了。
对此,紫金并没有着急忙慌的进行说服,而是大度的表示,可以给清朝上下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同时,她还非常官面堂皇的表示了对大清帝国这一决定的万分惋惜。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反而让刘统勋等人觉得有些膈应,乾隆皇帝更是干脆的表示,全面放开通商,也就是不限制地域和经营种类的全面解禁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其他的商业合作也是可以考虑的,唯独使用海宁的那套管理体系,来取代官府现有的制度,是件极其困难且被认为危险的事情。
到现在为止,大部分与环球集团达成了此类合作的国家,也都只是让他们代为管理遥远的殖民地,比如葡萄牙原本在1752年的时候,他们应该在莫桑比克设立总督,并对那里进行管理,但是自从和环球集团进行合作之后,他们撤销了原本历史上的决定,因为海宁的那一套管理措施可以带给他们更高的收入。
这就像是印度或者西亚地区的那些包税商一样,甚至比他们都还有所不如。那些包税商人可以直接管理本土的领地,而海宁在许多国家则没有这样的地位,毕竟只有俄国同意在本土进行这类实验,而且最初给出的也是一些偏远地区,直到双方建立基本的互信并在许多核心领域也达成合作之后,他们才考虑给予核心地区作为试点区域。
而清朝作为一个并没有殖民地的泱泱大国,根本也腾不出合适的地方给海宁,加上中国历来悠久的纳税传统,让整个国家机器都没有包税商人生存的土壤。
更何况海宁的合作内容当中并不只包括税收的收取,还包括其他许多杂七杂八的管理领域。那些领域堆叠起来的话,几乎就意味着朝廷交出了地方政权的控制权,这种情况之下,又怎么可能让皇帝觉得安心呢?
毕竟他们是连通商这种事情也会感到十分怀疑的家伙。
其实就连紫金也觉得,这种事情上最好做出积极的退让,以换取全面的通商权利。要不然只在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基地进行商业活动的话,或多或少的就会受到一些限制。
尤其是对方的敌人心里肯定会对各种经营行为都加以严查,所以每次出外采购恐怕都会面临着他们的审查,如果次次都需要说明理由的话,那又如何为将来做成更加充分的准备呢?毕竟谁都不知道他们未来的生意后需要怎样的原材料。
对于此,其实早些时候的紫金也思考过一些退让措施,比如东印度公司在大清本土的经营,主要以西方技术为主。对于原材料的采办也会经由官府协助进行。这样就很方便他们进行监督,而他们本身对西方技术又不是很了解,所以监督也监督不明白,从而肯定会出现一些方便环球集团打马虎眼的地方。
但是在场的刘统勋等人又不是傻瓜,这种方法即便是提出来,恐怕也很难换到他们的安心。所以紫金后来只把这样的想法写进了条约内容当中,勉强用来充作自证清白的标签。至于乾隆皇帝所要求的进一步作出退让,紫金却始终无法拿出一个合适的安全声明。
后来,还是乾隆皇帝在这方面想了一些办法,他希望环球集团的本地业务,能够尽可能的与官民合办。用他几近调侃和自嘲的话来说,左右他也看不出海宁有什么额外的企图,所以这件事情本质上不过是买个安心而已,那不如就索性让那些刁民们替他这个皇帝多观察一下好了。
当然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否则就有抢人钱财的嫌疑了。
紫金倒是个喜欢顺杆爬的。她立刻同意了乾隆的建议,并直接扬言希望能够和皇帝本人进行合作,因为这样做才更让皇帝放心,以便不影响他们自家的生意。
这虽然让皇帝有些食量不及,但他的大胆也让素来有些自负的皇帝感到了些许有趣。以至于乾隆在结束了那场会谈之后,忍不住向刘统勋等人感叹:“没想到这小姑娘如此大胆,竟然把主意打到朕身上来了。”
清朝的汉人官僚当中还是有一些明白人的。他们早就已经猜测夏姑娘之所以这么说,肯定是已经摸准了皇帝的脉。当然他是不能明着在皇帝身边这样说的,否则皇帝一定会怀疑他们是不是也经常给自己号脉。
但另外一些话,他们就可以明目张胆的讲出来了。比如说:“我看环球集团的人确实都很大胆。别人卖东西挣钱,租东西挣钱,他们可好,竟然想要去当官挣钱。那个什么所谓的行政管理服务套餐,不就是把他们自己当成是官了吗?”
这话当然是有些贬损的意思在里面。可是乾隆皇帝却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大臣们,又左右审视了一下,忽然笑道:“你们呀,也真是不容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成为进士。然后幻海沉浮不知体会了多少人间冷暖,才终于混到朕的面前,却还要为朕的江山殚精竭虑,去琢磨什么环球集团的想法。唉,朕真是对不起你们呀。”
这话说的听起来情真意切,立刻就让在场的许多大臣们眼眶子红了,甚至有人已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感谢皇帝对他们的体恤。
刘统勋也是扑在地上嚎啕大哭的一个,只不过他哭的不是皇帝的皇恩浩荡,而是自己的官帽前程。只听他如丧考妣一样的喊道:“陛下,您可不能赶我们走啊,虽然都是得发银子的,但我们好歹与陛下还有情分,不会背叛您。如果您雇佣他们来充当大臣,那我们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恐怕就要饿死在家里了。”
听他这样一哭喊,周围的大臣们才终于反应过来,原来皇帝刚才那番话是反着说的。看来皇帝并不怎么满意他们在这方面的分析。因此他们立刻一个个惶恐的也跟着嚎啕大哭起来。
这哭声让乾隆皇帝多多少少有些感到心烦了。但他又不好训斥他们,因此只好说道:“刘爱青怎么这样说话呢?朕可没有那个意思。你就别在那里杞人忧天了。朕竟然刚才说,不会同意他们的那个什么行政管理服务套餐,那就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所谓君无戏言,难道这还能有假?”
刘统勋听到这里,知道皇帝并不是没有这样考虑过,只是不方便公开讲而已,但他还是一个响头将地板砸了个窟窿,吓得乾隆皇帝赶紧向后跳了一步,然后他才说道:“是臣愚昧无知,是臣舍不得离开陛下,都是臣的错,请陛下责罚!”
乾隆皇帝立刻笑呵呵的罚了他半个月的俸禄,然后将这件事情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