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8 青出于蓝胜于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铁血小千户!
于是新书萧文明就瞄准了《水浒传》,准备再写一本名著小说。
这事,萧文明已经驾轻就熟了,花了三天时间,就把书写好了。
写完之后,他又照例请温伯明画了晁盖、宋江、卢俊义、鲁达、武松、吴用、林冲等人的绣像夹在书本里,既作为吸引读者的手段,也可作为防止其他书商盗版翻印的防伪标志。
尤其是萧文明在一百零三个大男人之外,特地让温伯明画了“母大虫”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这两个戏分在并不出众的女人,专门作为隐藏版绣像,打乱了随机夹在书本之中。
这样,就更加能够吸引人买书了——人嘛,看惯了龙精虎猛的大老爷们,忽然来俩女人,谁不喜欢?
套路,那可是一层接着一层,一圈套着一圈啊!
因萧文明原先那本《三国演义》的成功刊印,他的书已在江南一带已是名闻遐迩,因此新发了一部《水浒传》,也顺理成章地十分畅销。
在继续交给郑老板进行销售之后,只在半个月时间之内,就陆陆续续汇进来了四千两银子。
通过刊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本书,临海县的郑老板也成了书商界的大佬,仗着萧文明的几本好书,他已经把销售网络扩展到了整个江南,甚至慢慢往江北发展。
或许有一天,在洛阳城里的两位亲王,也能看见萧文明的书了。
不过这时温伯明却给萧文明敲响了警钟。
他说:“萧兄,这部《水浒传》固然精彩,可比起之前那部《三国演义》却似乎要差了一些。读来总觉得让人意犹未尽啊……”
温伯明果然是一位大才子,一语就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原来考虑到古代印书的篇幅问题,无论是之前那一部《三国演义》,还是现在这一部《水浒传》,萧文明都进行了大量的删减。
只不过《三国演义》原本就执着于宏大叙事,更加大气一些,因此删除掉一些细节也是无伤大雅,只要把最紧要的几个人物立起来就行了。
然而《水浒传》市井气息浓厚,缩略了一些细节之后,不但人物变得有些别扭,就连事情也往往变得没头没尾的,书的品质自然也就逊色了不少。
所以说,完全将经济命脉寄托在发行小说这种事情上,目前来看可持续性并不很强,必须要想一两个赚钱的新门路——并且是那种可以不断发展、不断升级的长期饭票——这样才能保证临海屯做强做大、长盛不衰!
但是有什么新门路呢?
萧文明还不知
道。
萧文明穿越过来快三个月时间了,但这三个月里,他主要的精力全都集中在养兵、练兵的事情上,此外就是将临海屯名下的三百顷土地略微整合了一下。
但是除此之外,他在生意场上并没有什么了解和建树,想要寻找新的赚钱的门路,对他来说暂时还力有不及。
不过这件事情倒也不必那么着急,写书赚钱的套路还是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等在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日子里慢慢理清楚头绪,再做下一步的操作也是可以的。
眼下手头有了实打实的四千两银子,萧文明就可以用来购买和改良兵器装备,从而进一步提高手下三百子弟兵的战斗力了。
经过金陵城下的一战,萧文明发现,自己所配备的那些刀剑,同精锐的倭刀相比,那就比烧火棍强不到哪里去,成批成批地被倭刀砍断,成了没用的铁片子。
说起来萧文明装备的这些刀剑,那也是他花了大价钱,让附近的铁匠精心打造过,没想到质量竟然差成这副样子,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于是萧文明便和老夏头两人,拿着那半口从战场上带下来的倭刀,便去找打刀的老铁匠。
老铁匠姓马,他打出来的刀的质量虽然比不过倭刀,但他却是个懂行的。
他接过萧文明递上去的半口倭刀,眯缝着眼盯着倭刀的断口端详了好半天,这才说道:“这刀确实是好,但也没什么奇怪的,不就是把熟铁反复翻折锻打,然后再打磨出来的吗?做起来很简单,就是费些功夫罢了。”
老马说这话的时候,萧文明是将信将疑的。
倭刀那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好刀,一直到后世都是有人推崇的,怎么在老马嘴里,就成了只要费功夫就能打造出来的寻常刀剑了呢?
因此萧文明说道:“行了,你废话少说,你说能够打,那你就打一口给我出来给我看看。不要怕费钱,也不要怕费时间,钱我给足你就可以了。你只要能够打出像好刀来,你打出多少,我就买多少!”
说完这话,萧文明撂下十两银色,又约定好了期限,便离开了铁匠铺。
过了几天,萧文明如约回到此处,老马果然取出两口新刀,放在萧文明面前。
萧文明这几天仔细研究倭刀,也算是半个内行了,一看就发现这两口刀的刀刃和光泽,就与之前自己装备的官刀大有不同,可比起正宗的倭刀来却又有所不及。
于是萧文明便让老马当着自己的面试刀,看看他新打造的刀,到底有几分成色。
试下来的结果,同萧文明猜测的丝毫没有区别。
老马新打造的刀,卷起来的竹席,能够砍断一张半;可是正宗的倭刀——虽然刀刃都断了,只剩下半口——一刀下去,却能够砍断三张。
要是完整的一口刀,恢复了适合的重心,恐怕砍断五张、六张竹席,都是轻而易举的。
这样的成绩虽然比起之前的刀要好上一些,可同倭刀依旧没法相提并论。
这般结果,萧文明是不满意的:“老马,你之前不是说的好好的吗?怎么弄出来的仍旧是这样半吊子的东西?”
老马也傻了眼:“对呀,不会错啊!我确实是按照手艺做的,一点偷工减料都没有。这每一口刀,我都反复锻打了三十遍,按理说不会差那么多啊,这么这是怎么回事?”
“你问谁呢?当初是你拍着胸脯打了保票的,怎么现在自己反而怂了?老马,我算是你的老主顾了,造不出好刀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不管你,但你起码得说个子丑寅卯吧?不可能我花了十两银子,就换来你一句‘不知道’吧?”
萧文明在这一片也算是有些名望的,说话分量也重,老马听了这几句埋怨,顿时被吓得不轻,可他也是的确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时却听耳边传来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老爸我知道问题在哪里。”
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插话的人是老马的儿子,名叫马青,也是个铁匠。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老爹我都不知道,你能知道吗?去、去、去,少在这里给我添乱!”老马正心烦意乱着。
“凭什么你不知道,你儿子也不能知道?”萧文明打断了老马的话,“小马,你知道,你就说说嘛!这又不是当堂对质案情,说错了又没事。”
马青是知道萧文明身份的,他倒也并不怯场,介绍起了自己的猜测。
他认为自己的老爸说的并没有错,在制作工艺上,这两口新刀比起倭刀来说一点都不差,甚至有所超出。但为什么质量又不及呢?原因就出在材料的问题上,倭刀用的钢好,而马家铁匠铺里的钢就差了些,自然也就比不过倭刀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一个平庸的厨师,他的材料是新鲜打捞出来的极品鲷鱼,那只要小心切成片、蘸上点酱油,就是一道美味了。
而一个极品的厨师,他拥有的材料却是馊了的臭鸡蛋,那他就算是有回天之术,也是做不出什么好菜来的。
老马这铁匠铺里的钢材虽然不
是什么臭鸡蛋,但道理是差不多的:材料就是这么点材料,就别指望能造出什么绝品的好刀了。
一听这话,还真是这样。
萧文明在后世里似乎也瞄到过一眼有关倭刀材料的资料,说是日本的倭刀用的都是所谓的“玉钢”,是一种低温“煎炒”而成的钢材,虽然产量不高、良品率又低,却是打造极品倭刀最重要的材料。
可见这个马青,他的眼光乃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对于这种眼光敏锐之人,萧文明一向是十分欣赏的。
他点点头,笑着问马青:“哦?既然你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关键,那有没有改进的办法呢?”
马青把手一摊:“这我哪有办法,那得去找挖铁矿的矿工啊,他们挖出好矿出来,我自然能打出好刀。否则那小人也只能干瞪眼啊……”
马青这几句话,倒确实是他认知之内能够说出来的——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而萧文明带着后世的记忆和思维,十分明确地记得中国的铁矿储量虽然丰厚,但是品质却不怎么高,所以长期以来还要进口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等地的铁矿。只有用了这些进口的高品质的铁矿石,才能加工成价格昂贵的高级钢材,才能形成高的附加值。
至于这个大齐朝,是不是也同现实中的中国一样,面临缺乏高品质矿原材料的困境,萧文明那就不得而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