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奄遗在明 > 第15章 农工商学

第15章 农工商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奄遗在明!

迎来了一段消停的日子,秦邦打算要抓紧时间做好军事后勤之事了,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物质上的支持,和这些海盗们的持久战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柯双华还要在闽粤两地巡守一阵子才返回,秦邦决定先行离开,返回宁波。

卢巧儿休养了些时日,腿上的伤情已经痊愈,她对秦邦抱歉不已,上次带义父去帮了倒忙,招安计划被打乱,差点让他被许易光害了,这次许易光又逃脱,一定怀恨在心,迟早回来报复!

秦邦一把抱住卢巧儿说道:“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只要你在,我就得活着,要不留下你一个人多伤心!”

卢巧儿说:“相公,虽然许林死了,但是海匪们化整为零,反而越来越多了,我们是不是要训练出更多的乡勇团出来,协助海防军保证沿海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我自有想法,娘子不必过于担心!”秦邦答复道。

“我和卢克用会组建几个团,来指导民兵习武,娘子若是有意,也可以练练,至少可以在紧急的时候防身。”

卢巧儿娇羞地笑道:“我还是组织女人们做些针黹女红吧,习武倒是为难我了,有相公保护我就好了”

秦邦又组织两三人作为头目,去主抓农业生产,现在一些流民加入到乡勇团的越来越多,粮食问题已经捉襟见肘,即使有人带银两入团的,但是有钱买不到粮食,这倒是十分危险的事。

民以食为天,吃饱穿暖比什么都重要,吃在其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历来的社会大乱、命不如犬,动荡不安,不是没衣服穿,不是没地方住,也不是没老婆。

国人的生存底线是极低的,没衣服穿可以光身子,没地方住可以窝山洞,没老婆可以与手相伴,但是要是没吃的,就豁出去了,天王老子来了也拦不住,**的!官府口中的造反,民间口中的起义就是这么来的。

无论是造反还是起义,理论上应该是无产阶级和官商阶级的对决。而现在可怕的是,沿海的祸患却是穷人成匪后,杀害的仍然还是穷人,然而穷人宁愿进海盗队伍里讨生活,也不愿意去当兵。

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人诚不欺我也!

秦邦把农业建设分为三大块,身上穿的,地上长的,海里游的。身上穿的女人们负责,地上长的中老年男人负责,海里游的年轻人负责。

本来还想建学堂的,把无所事事的小孩子归拢到一起,只是目前力有不逮,也无余钱。只能照旧了,有钱人家请私塾,没钱的人家孩子就散养吧,况且一些识字的年轻秀才都跑光了,就剩下几个三颗牙的老学究了,这办学堂之事只有往后拖一拖了。

农业生产上,前面两个已经初步成型,唯有渔民这一块所获甚少,出海风险也极大,有时还要远到澎湖和鸡笼山海面打鱼,自制的小舟往往被风浪倾覆,丢掉了性命。

即使没有风浪之险,有时候刚打好一船鱼虾,归途中又被倭人抢了,倭刀一出,必无全尸。

秦邦决定教渔民们学会用网箱养殖,网箱养殖并不是现代的技术,在新石器时代伏羲就会了,最早“结绳成网”是用来捕鸟的,后来又用于渔猎。

好的技术得不到传承和发展,并不是人类的智力下降,而是隔三差五的社会就大乱一次,百姓在追求温饱上已经用尽全力了,哪有心思搞发明呢?

先简单地养一些海虾吧,由于材料所限,网箱做的比较粗糙,养扇贝海参,又怕它们跑了,要是颗粒无收就白费力气了。只有养海虾不会跑,虽然海虾口感不是很好,腥味重,但能吃饱肚子,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

海上贸易这一块,秦邦决定和汪锃合作,张三虽然有出海经验,但却识不了多少字。他写了封书贴给汪锃,希望能派一个人加入她的宁波十四行,所得收益约定分成。

汪锃接信后,果然如他所愿,大喜过后,吟诗一首:“莫愁前路无知己,柳暗花明又一村”,上次贸易战,秦邦搞高价收、低价卖,甚至对农商小门小户提出了“百亿补贴”的计划,让他损失巨大,若是再拖延一段时间,队伍就维持不下去了。如今他主动提出双方合作,真是天降喜事。

汪锃推荐了他手下徐溪加入宁波十四行,徐溪正当年轻,有丰富的出海经验,尤其是对东瀛岛非常熟悉,和倭人打交道甚多。

汪锃回信一封:今得秦老大垂顾,荣幸之至,当今海乱纷扰、民不聊生,乃未有规矩之故。若达成天清地宁海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等冀和官府同手,贸易正轨,必是百姓之福。秦老大闲暇之日,汪某定设宴相邀,当面请教......

洋洋洒洒,汪锃写了千余字,秦邦瞅了一眼,知道其意即可,并没有看完。看来汪锃出生在徽州,虽被人称为“海盗”,却还是有一些儒生之气。

秦邦想,确实需要和汪锃见一面,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虽然许林死了,许易光陈四盼跑了,对于他来说,是好事。但是许易光接受招安,又被官府埋伏了,这种出尔反尔的事,必然会让汪锃忌惮,并不会完全信任官府,日后行事定会处处提防。

更何况海防军的实力,汪锃也是知道的,搞不定安南人,搞不定倭人,搞不定佛郎机人,更搞不定荷兰人,他对合作的荣幸之至,也只是场面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先做做看。

只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汪锃才会路转粉。

要拥有绝对的实力,那必须要有在海上碾压对手的武器。

秦邦决定成立火器制造所,他来亲自负责。

但是火器制造所的选址让他颇为头疼,不能在闽浙两广的沿海设址,这些地方无险可守,一旦与红毛鬼子和倭人交战,万一失手,制造所就会被他们夷为平地。

武器制造,必须要有后方根据地,最好在山里,但又不能离沿海太远,太远了,运输不便。

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