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成闵献俘,官家杀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北宋:我成了赵佶!
赵吉通过报事官的奏报,得知不久之前,韩世忠率部逼近兴庆府北城时,正巧望见一队刚出城的夏军骑兵保护着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急出北城门,已过护城河,向西北方向急行而去。
韩世忠急忙分兵两部,留下一部由正先锋官呼延通率兵围攻敌京北城,他则亲率另一部骑兵三千,追赶而去。
等到韩世忠率部追出三里地后,才追赶上那支逃出兴庆府北城门的近千人夏军骑兵的后队。
当时,韩世忠下令本部骑兵的百余名先锋小队,掏出赵官家赐给他们的手榴弹,追近敌军后时,便向前使劲扔出已经拉响的手榴弹,再迅速调转马头撤退到安全地方……
结果,这些西夏京城内的禁卫军,哪见过这宋军这种妖孽的战术,他们中的很多人,被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火器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顿时夏军大乱。
韩世忠跃马挥刀,率领本部骑兵,冲杀向夏敌。宋军以极小的伤亡代价,斩杀了保护在马车轿子周围众多悍不畏死的夏军骑兵,还俘获了一百八十余名负伤程度不一的夏军兵将。
韩世忠立马于已经逼停的敌军车轿前,他用扑刀挑扔出中箭身亡的夏军马车夫,再用刀尖划落轿帘。
随着轿帘的掉落,韩世忠和手下兵将们看到,这辆豪华而宽敞的车轿内,竟然坐着瑟瑟发抖的一老一少二人。
那五十来岁的老者身穿西夏三品文官朝服,那十四五岁的美少年身穿锦袍便装。他俩手里皆握着宝剑,怒目而视划落掉他们轿帘的韩世忠……
富有战斗经验的韩世忠,立即用朴刀快速挑落轿内二人手里的宝剑,下令手下兵将把那一老一少二人都拉出轿外,捆绑了个结结实实。
当时,韩世忠对他俩进行了突击审问,可是他俩誓死如归,不招出任何有用的军情和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又审问其他俘虏,他们也都誓死不招。
韩世忠把早先归降于他的几名原夏军偏将招来,进行指认。
他们指认出了面前这位身穿西夏从三品文官朝服之人,正是他们之前在回京城时见过的御史中丞芭里祖仁!
韩世忠闻言大喜,感觉抓到大鱼了!他满怀期待,用朴刀指着那名被五花大绑的西夏俊美少年,向手下降将们问道:
“此少年,是何人?”
降将们皆摇头,表示在此之前,自己从未见过这位文弱俊美的党项少年,因此不知他是何人。
韩世忠知道自己手下这几位降将,原本在西夏时的官位并不高,应该是见不到西夏庙堂大员及其家里的公子哥,故此,他把重点突击审问的矛头,指向了那名文弱俊美的十四岁少年。
御史中丞芭里祖仁面露复杂神色,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看到自己被指认出来,索性就不装了,但还是要保护好更重要的人。
他对韩世忠说:他们保护的这名少年,是留在京城的大夏国西北部落黑水镇燕军司首领之子。
现在,大夏京城兴庆府被围,需要搬救兵,故此他芭里祖仁奉旨,将此子带出京城,欲搬黑水镇燕军司的勤王之兵,前来救援京城兴庆府……
韩世忠听得半信半疑,只不过他现在还有赵官家派他率部攻打兴庆府北门的重要任务,故此,他也不愿耽误过多时间去审问了。
他让手下军兵,把俘获的西夏国御史中丞芭里祖仁、以及那名身份可疑的文弱俊美的少年,又绑了几条绳子,都捆绑了结结实实,又让手下往这二人的嘴里塞上了破布团,重新扔回那辆豪华而宽敞的马车里。
韩世忠令副先锋官成闵,率领百余骑骑兵,押送丞芭里祖仁、那名少年以及数十名身负轻伤的俘虏,向黄河岸边赵官家那里急行而去,准备献俘。
……
此时,夕阳如血,将天际染成一片绚烂的红。
黄河之畔,被宋军新攻占的阵地上,赵吉站在夕阳下,负手而立,一边听着滚滚黄河水声,一边听着报事官的奏报,感觉芭里祖仁极可能没有讲真话。
不过,这时芭里祖仁等俘虏还没被押到他赵吉的面前。这是因为,报事官是从十数飞骑接力传报中,得知了这些加急军报后,才转奏给赵官家的。
而押送芭里祖仁等俘虏的宋军骑兵,他们还要照顾俘虏们的行进速度。故此,他们的行军速度就慢了一些。
赵吉目光如炬,眺望着远方兴庆府的方向,心中豪情万丈。此时,从目前各路伐夏大军的战报中,可以看出,形势大好,利于大宋!
……
“报!”
“启奏官家,韩世忠派来的献俘骑兵小队,已到我军阵前,请问官家是否召见?”
赵吉斩钉截铁道:“召见。”
传旨官骑快马去传赵官家的口谕。
韩世忠部的副先锋官成闵率领百余骑,押解着一辆由四匹骏马拉着的豪华车轿,外加用绳子绑住双手系成了一长串的数十名夏军俘虏,自西北方向而来。
他们来赵官家所在的军营前,纷纷下马,大气不敢喘地驻足于营前。
他们听传旨官传完赵官家的口谕后,皆个个喜欢,一边牵马昂首阔步,一边推搡着所押解的西夏俘虏,进入了赵官家所在大军之中,引得众人侧目……
等到他们临近赵官家时,又把车轿内被绑着的芭里祖仁和那名文弱俊美的少年,都揪下车来,推搡前行到赵官家面前。
“末将成闵铠甲在身,不能行大礼拜见官家,请官家恕罪!”
“哈哈哈!”赵吉高兴大笑道:
“爱卿劳苦功高!何罪之有?速速平身。”
“末将谢官家!”
身材魁梧的成闵谢恩后,依然显得有些拘束,躬身垂首立于赵官家面前。
“韩良臣果然不负朕望,其部训练有素,作战英勇无畏,其部刚刚抵达敌京西北城门外,就杀敌近千人,还给朕献来了西夏的御史中丞如此重要的俘虏!”
“看来,朕先前给韩良臣募兵与练兵之权,是如此正确啊!”
在场的大宋文臣武将,立即高呼道:
“官家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try{ggauto();} catch(ex){}
文武武将这么一带头高呼万岁,以点带面,整个新占领的原西夏李良辅部阵地上的万余宋军皆高呼道:
“官家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嘴里堵着破布团的芭里祖仁、文弱俊美的党项族尊贵少年,以及数十名西夏俘虏,都被大宋文臣武将、与成千上万宋军兵卒的高呼万岁之声,震得双耳嗡嗡作响,心跳紊乱加快……
“唔唔唔……”
“唔唔唔……”俘虏们嘴被堵上了,只能能发出如此声音。
赵官家所在的这路宋军,因在短时间内接连听到传来的捷报,他们喊出的“官家圣明”、“万岁”之声,是真心发出来的,因此喊得格外亢奋!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在宋军狂欢般的高喊万岁之声中,走到今年二十七岁的壮汉成闵的面前。
他抬起手来,重重拍了拍成闵这位名将那厚实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
“朕观爱卿成闵,乃一员虎将也!朕望卿,一生皆是让敌闻风丧胆的虎将!”
此时,成闵得到大宋天子赵官家的赞誉,受宠若惊,坚定道:“末将成闵,绝不负圣望,定在战场上多多杀敌,以报圣恩!”
“好!”赵吉道。
熟知两宋历史的穿越者赵吉,心里自然知道成闵在历史上,还真是韩世忠手下的一员虎将。
在历史上,宋高宗南渡,成闵随韩世忠追击叛将苗傅、抗击金完颜宗弼及镇压范汝为起义,以战功累迁殿前游奕军统制。
绍兴二十四年,成闵拜庆远军节度使。金主完颜亮南下,他先镇武昌,任湖北京西制置使、节制两路军马兼京西河北招讨使,后除淮东制置使,为镇江都统制,畏怯避战。
完颜亮死后,成闵引兵渡江,奏请克复淮东,为御史所弹劾,罢太尉,夺节度使。
乾道五年,复出都统镇江诸军;淳熙元年,八十岁的成闵,卒于平江。
……
成闵带领手下,向赵官家献俘……
赵吉开恩道:“将西夏俘虏嘴里的布团取出,朕向他们问话,可有愿归降我大宋者。”
成闵与手下兵卒奉旨,把所献的数十名夏军俘虏的嘴里的堵着的破布团,一一取出。
在芭里祖仁和那名尊贵少年带头下,所有夏军俘虏,拒绝向大宋皇帝赵吉下跪,甚至还口出不逊,辱骂起了赵官家和大宋兵将们……
“*#****……”
“***&**……”
宋军众将士怒不可遏……
“呵呵!”赵吉冷笑一声:
“尔等已是朕的阶下之囚,还敢出言不逊,辱骂朕,朕大度,可忍!然,尔等竟敢辱骂为解救西夏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我大宋官兵,真是找死啊!”
赵吉快速从腰间掏出了防身用的火铳手枪,瞄向夏军俘虏中骂得最欢、最难听的一员偏将的脑袋,便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枪响。
“啊?!”
“啊……”
众人震惊不已,再看被赵官家枪毙的夏军偏将,已经倒在血泊之中,脑浆崩裂,惨不忍睹。
风轻云淡的赵吉,吹了吹枪管口冒出的青烟,收枪入怀。
被俘的夏国御史中丞芭里祖仁吓得裤裆都湿了……
那名身份不明的文弱俊美少年,浑身颤抖不已,泪流满面……
短暂震惊后的郓王赵楷,立即恭贺父皇枪法如神,那名被父皇爆头的敌将,真该死……
既震惊又有些害怕的少年康王赵楷,双腿打着摆子,也学着皇兄郓王赵楷之言,恭维起了父皇……
在场的宋军将士,大部分人都是刀尖舔血、上阵杀敌的狠人,他们看到赵官家当众给他们出气,打死了辱骂他们的夏将俘虏,皆群情振奋,高呼之声不绝于耳;
“官家英明神武!”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此举,并非他嗜杀成性,而是有其深远用意的。
一来,赵吉此举,可在宋军中立威,让现在已经被那些西夏俘虏骂得气愤不已的宋军将士解气;
二来,赵吉想通过此举,震慑住被俘的夏国御史中丞芭里祖仁,再软硬兼施,迫使芭里祖仁降宋,未来等到宋军攻克西夏京城后,以“夏奸”芭里祖仁治党项人。
三来,用来威胁现在还不招出自己真实身份的那名党项族尊重少年。至于此少年为何人,赵吉心里已有猜测,不过还需要进一验证。
“来人,把刚刚骂朕、骂大宋官军的俘虏,一一就地正法!”
“末将遵旨!”
“啊?!”
“咔嚓!”
“啊啊啊……”“
“咔嚓!”
“咔嚓!……”
当夏军众多被俘将士的人头滚滚落地、腔血喷洒之时,终于止住了他们骂人的臭嘴,让这个世界变得稍微安静了一小会。七
赵吉不屑地看了一眼正抗议高喊不服却脚下湿了一地的俘虏芭里祖仁;
他又端详起那义愤填膺、口出不逊的党项族尊贵少年泪人儿。
赵吉回忆起前事:他迫使夏国皇妃曹氏,不得不真心降宋时的情景……
当时,赵吉从年轻貌美的夏国曹皇妃口中,不仅问出了关于夏皇李乾顺的外貌长相、生活习惯等,他还问出了关于当今西夏太子李仁爱的外貌长相、性格品行等内容……
此时,赵吉结合之前西夏曹皇妃的口供;再看看西夏国的御史中丞芭里祖仁,都要在这名党项尊贵少年面前,表现得像奴才那样卑躬屈膝。
故此,赵吉初步推断出,面前这位立而不跪的党项族尊贵少年,极有可能是:当今西夏太子李仁爱。
‘那朕不妨试他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