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铛!铛!咚!咚!敲锣打鼓之声响彻朱雀街。毗邻礼部的朱雀街,是盛京的主干道。从城南的长盛门,一直通向大周皇宫。朱雀街左右,商铺酒楼鳞次栉比,这是盛京最为热闹和繁华之所在。游街队伍非常庞大,足足有五十多人。光是敲锣打鼓的差吏,都有八名。还有哪些举着牌子,拿着黄伞、乌扇之人,加起来也有十几名。其余人等,则是仪仗人员。“状元游街了,状元游街了!”百姓看到这游街队伍出现,顿时一阵欢呼,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街头,围观金科状元。还有不少父母,抱着孩子赶过来,想要沾一沾状元郎的才气。好让自家儿子长大了也能有出息。“中间那位便是状元郎吗?长的比探花还要俊朗啊。”“这位状元,可是我大周立国以来唯一一位寒门士子,实在是太难得了。可见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今天啊。”“是啊,没想到我们平民也能高中状元。”“同样是平民,状元郎才十六岁就三元及第。我家那混小子,都二十多了,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回去看我抽不死他!”“状元郎胯下的马太神俊了,我大周还有这等马?”“不识货了吧?那是镇北将军从草原抢回来的龙鳞马!后来献给了陛下。”有个瘸腿的小老头自豪的扬起了头颅,当年他便是镇北将军麾下的一员小卒,也参与了那场大战。“什么,这就是陛下得龙鳞马?”“看来就连陛下都看重状元郎,要重用他啊。我们寒门有希望了!”围观百姓,一阵热议。无数寒门士子,更是双眼火热的看着李青。同为寒门子弟,李青就是他们的榜样。梆!随着围观人群越来越多,都快挤到路中央了,差吏赶紧鸣锣开道,提醒前方的人群避让。同时口中高喊:“状元游街,闲人退避!”州县官出行,鸣锣三响或者七响,也就是人们口中的三棒锣,七棒锣。意为军民人等齐回避。道府出行,打九棒锣,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回避。一些节制武官的大官出行,要打十一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回避。更高级别的官员出行,比如丞相出行,则打十三棒锣,意为文武百官官员军民等人齐回避。仪仗大小,鸣锣多少下,能直接反映官员品级的大小。棒锣敲打了足足十三下,围观百姓也纷纷退散到了朱雀街两旁,不敢挤在道路中央。否则被差吏拿下,还要治罪。朱雀街前方,一名劲装少女骑马扬鞭驰骋而来。身旁,一个青衫老者相随,正是淮信王府的管家。听到十三声棒锣敲响,管家赶紧说道:“郡主,十三响棒锣,速速回避。”劲装少女皱眉,“本郡主也要回避?”管家回道:“大官出行,鸣锣开道,除陛下、太子以及诸位王爷之外,便是六部官员,都得让道回避。”劲装少女一拉缰绳,听从管家的意见,停下马来,回
避到道路两旁。“莫非是丞相司马眕有大案要办?”在盛京能够以棒锣十三响开道,除了当朝丞相,她想不到其他人。管家下意识的想点头,可当他看到前方慢慢走来的游街队伍,还有那身穿喜庆大红袍,骑着高头大马的三人,顿时瞳孔骤然缩小。惊讶道:“不对,不是丞相出行,这是状元跨马游街。状元游街,怎么以十三响开道?”等到游街队伍更加接近了一些之后,淮信王府管家的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李青被陛下点为状元了!不敢置信,陛下还赐他龙鳞马,金绥带,通明玉!”龙鳞马,金绥带,通明玉。若有人得天符帝赐一样,都是天恩浩荡。全部获得,那简直无法想象。劲装少女一听李青二字,脸色顿时一变,盯着被众星捧月的李青。“吴老,他就是李青。”“不错,他就是李青。”管家苦涩的点头。拒绝了淮信王的帮助,李青依旧高中状元。更是得到天符帝的器重,赏赐了龙鳞马,金绥带,通明玉不说,竟然还以棒锣十三响开道。这分明是简在帝心。他低声呢喃:“王爷的谋划,完全被破坏了。”……朱雀街,万宾楼。淮信王透过窗户,看着下方的游街依仗,脸色阴沉如水。“好一个李长青!本王还是小觑了你。短短几天时间,竟得皇兄如此器重。”李青绕过淮信王,凭借自身的才学成为大周立国以来的第一位寒门状元。这意味着淮信王拉拢李青的计划破产。也意味着淮信王想要将女儿许配给李青,从而让天下寒门士子看到希望,蜂拥入他麾下的计划无法实施下去。“本王倒是想看看,你那推恩令究竟写了什么!”淮信王霍然起身,离开酒楼。与此同时,各大世家门阀,在得知了李青游街的依仗规模,还有天符帝赏赐礼物之后,齐齐色变。这意味着,将来朝堂之上,将出现一位寒门出身的大官!这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游街依仗,缓慢前行。沿途百姓,纷纷出门观望。不少女子都对李青心生仰慕,捧着鲜花而来,希望能被探花采摘赠与状元郎。甚至有一些胆子大的,直接将贴身手帕丢向李青示爱。若非仪仗队伍大声呵斥警告,指不定会发生一些更加出格的事情。“李兄,我举着这纸笔手都快要举酸了,要不你作一首诗?”李青身旁,同样骑着高头大马,却比他还是矮了一大截的孔德祥说道。榜眼为状元执笔携纸,同样还有催促状元作诗的任务在身。虽说状元跨马游街,并不要求一定要作诗。但留下一首诗,终究能够促进天下士子的勤学奋进之心。“是啊李兄,作首诗吧。你看我也为你摘了不少鲜花,还都是采自那些长相秀美女子之手。”探花王琰也提了下手中的花篮,跟着起哄。“那我便作诗一首吧。”孔德祥和王琰盛情难却,再加上此情此景李青
的确心潮澎湃、意气风发。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也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之一。满腔情绪,需要抒发。一个念头之后,前世华夏契合此情此景,又如雷贯耳的《登科后》浮现在他脑海当中。见李青要作诗,孔德祥、王琰,包括游街队伍,全都停了下来,目光齐刷刷的向他看去。周边围观的百姓得知,也全都屏住呼吸。现场一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