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推广曲辕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病骄女帝!
半年后
公西月看着细辛从江南城传回来的信,说作坊已经建立起来了,姬景华已制造出几套蒸汽设备,姬广会也教会了作坊的学徒如何制作曲辕犁。
她和柳嬷嬷一起定了作坊负责人,又如公西月交待的那样不为赚钱,只以成本的价格将曲辕犁推广。
因江南本就富庶,对新鲜事务的接受度也高,曲辕犁很快就被大家所接受。
看完信后,公西月还是挺欣慰的。
虽然目前只在江南城推广,但历来江南城就是粮食等作物的主要产地之一,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细辛在信中还汇报了各家铺子的情况以及帐目核查情况,公西月见没有什么大问题只略微看过就丢到一边。
除了江南城,还有武阳府、南郑府、安合府和兴安府也都是粮食的重要产地,如果能将曲辕犁推广到这几个地方,才算真正应用开了。
可是,姜家在这几个地方都没有名望,要想以姜家的名义推广不太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官府出面推广。
公西月在思量着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却不知道她的名字在江南城已经传开。
因江南城历来富庶,又和海外贸易来往多,稀奇玩意儿也多,江南城的老百姓也比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多几分见识。
他们见了曲辕犁这样的新鲜物件原本以为价格很贵,没想到却很便宜,因为姜家小姐说了她制作出这些曲辕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让更多的老百姓得益。
这些话自然不是公西月吩咐他们说的,而是柳嬷嬷和细辛安排人说的。
公西月推广曲辕犁的本意确实是发展农力,没想着赚钱。但柳嬷嬷和细辛却觉得不赚钱可以,但小姐的一番好心也要让人知道。
老百姓有时是最单纯的人,他们确实得了利,因此对给他们施利的永宁伯府姜小姐自然是多加传诵。
一时间,姜平乐在江南城的名声几乎可以和桑娘娘比美,传遍了江南城。
桑娘娘是再前朝时的一位女子,她教会百姓种植桑树、养蚕,使得丝绸成为了江南城的主要产业之一,如今江南城还有桑娘娘的庙宇。
……
这一天,司屹又来永宁伯府见公西月。
自从上次姜超凡成亲当日司屹送来西洋镜后,他便时不时来一趟,有时只见公西月,有时却是先拜见姜纪良。
每次来他都不空手,有时是很贵重的礼物,有时是刚出炉的点心……
有一次,姜纪良暗示司屹,你要是对我女儿有意思,就请人上门来说亲,这样时不时上门来见一面算什么?
哪知道司屹坦然地说道:“只要姜平乐同意,他立马就让人上门来提亲。”
姜纪良想着那气势比自己还足的女儿,不敢随意替她答应。
这一年多时间,姜纪良在一旁看着,自己这个女儿怕不是池中鱼,不说那个镇国大将军对她俯首从之,就连司屹对她也是百般讨好。
可是自己那个女儿,心思完全没在这上面,竟然和姬家制造出了曲辕犁,还不赚钱地大力推广。
对于这事,商人出身的永宁伯虽不赞同,但也没反对,虽然不赚钱,但是赚了名声,而且也是积福……
……
公西月看着坐在自己侧面的司屹,“你今天来不会又是送点心给我吃吧?”
司屹展颜一笑,“我今天是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相信你一定会高兴的。”
这样?公西月看向司屹,示意他说。
“你不是想推广曲辕犁吗?我和武阳府的府台贺方平有些交情,便和他说了这事。他派人去江南城打听后,说打算在整个武阳府内推广,不知你具体想怎么操作?”
这可真是瞌睡碰上了枕头,武阳府也是盛产粮食的主要地方之一。
“那个贺方平人品如何?”
“贺家是江南城璎簪世家,贺方平嫡系出身,但他为人有些耿直,不太看得惯官场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因此就算有家族给他铺路也只混了个四品的府台。
但他对老百姓还是有仁爱之心,如今他治下的武阳府是整个宇朝难得的祥和之地。”
公西月知道司屹有他的消息来源,为人也精明,在这件事中完全得不到好处,因此对他说的这番话还是相信的。
他是真心想帮助自己实现心愿。
公西月想了想,如果贺方平是真心想推广曲辕犁,将制作曲辕犁的技术传授给他们倒也无妨,只是蒸汽设备是姬家制作出来的,这套设备不仅仅是用于曲辕犁,还可以用于所有木材的弯曲,自己却不好替姬家拿主意。
“你去信给贺方平,我派人去武阳府帮助他们建一个生产作坊,教会他们制作曲辕犁,至于推广就由武阳府自己去施行,你问他意下如何?”
司屹知道公西月是想推广曲辕犁的应用,因此对于她将技术传授给贺方平完全不意外。
“你这样他还能有什么不情愿的?”
公西月道:“只是,你也要告诉他,我不为赚钱,但也不允许其他人利用曲辕犁谋利,要是我知道他在推广曲辕犁的过程中有猫腻,我自有办法对付他。”
司屹应下。
原本贺方平是自己去联系的,自己自然也要多花些心思在这上面,免得出了纰漏失了公西月的信任。
……
十天后,司屹带着贺方平的回信又一次来见公西月。
信中真挚地向公西月表达了谢意,谢谢她的大公无私、一心为民,愿意将技术无偿传授给他们。
说自己一定不会辜负她的一番心意,不谋私利,全力推广曲辕犁的应用。
……
公西月已经问过姬家的意见,他们答应去武阳府帮助贺方平建作坊,还和公西月说,如果下次公西月想在其他地方推广曲辕犁,姬家都会全力配合。
公西月想,要是宇文煌能下令让各地方都实施这一政策能省多少事?
不过,如今地方吏治腐败,就算出了这样一条政策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实施下去,搞不好还会成为某些人的谋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