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荀彧的咸阳之旅,荀子的徒子徒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有子扶苏!
当漠北匈奴进攻河南地的时候,荀彧也带着九原郡进献的物资来到了咸阳城,咸阳城特产的玉米糖浆和玉米甜味奶酪也新鲜出炉了,并且带了过来。
荀彧坐在郡丞级别官员应该乘坐的马车上,缓缓驶向咸阳城的大门,而门卫自然而然的想要荀彧的令牌:“请问上官可有令牌?”
把腰间的铜印黑绶给门卫看,再把令牌摘下给门卫,辨别确认荀彧身份后,门卫便开门放行,自然也不需要检查后面的物品。
可荀彧让御者向前的时候,正好听到其他门卫的对话。
“这位官员是九原郡的郡丞,九原郡不是刚打下来吗?现在已经没有物质要向朝堂求助了吗?”
“据说,统领他们的是长公子扶苏,以长公子的仁厚,估计是把那些匈奴人和迁移过去百姓都喂饱了,粮食肯定一下子就不够了。”
“长公子是个好公子,可惜匈奴人和百姓就不是那么治理的。”
“把匈奴人赶尽杀绝,把他们的牲畜都掠夺过来,让百姓们老老实实耕种土地为那边士兵生产粮食,这样才能让九原郡不需要朝堂救济。”
“哎,可惜长公子太仁厚了,不然那些匈奴人又是多少功绩啊?”
听到这里,荀彧皱了皱眉头,而荀彧的御者想去打断他们,让他们擦亮狗眼看看后面的粮食。
荀彧拍了拍御者的肩膀让他继续前行,不要在意这些士兵,去见秦王政,进献粮食,获得更多移民,才是自己这个郡丞的本职工作。
然后荀彧嘱咐自己的侍从去找廷尉李斯,毕竟移民的多或少,还是需要李斯协助,荀彧也明白他这种人不会讨上位者的喜欢,像公子扶苏那样的反而是特例。
所以他需要自己师叔的协助,即使他并不喜欢这位师叔,这位师叔在一些事情上的态度和自己完全不合。
可是这位师叔李斯又是秦王政跟前最信任的大臣,荀彧便明白自己这性格肯定不会被秦王政喜欢的。
带着北地城来的粮食和其他贡品,荀彧来到了咸阳宫的大门口,把马车都移动到一旁,等待自己师叔李斯的到来。
“文若,”李斯正好也有政事要找秦王政商议,荀彧侍从来拜访的时候他正好收拾完竹简,便也来到了咸阳宫。
作为晚辈,荀彧自然要先向李斯行礼口称:“师叔!”
而李斯旁边其实还有一个身材肥硕之人,荀彧也立马认出来:“小师叔!”
“文若,有礼了,哈哈。”张苍擦着自己的汗水,明明正处冬季,可他因为一身脂肪,有时候反而会流汗不止。
“苍,你看看你,文若现在都当到九原郡郡丞了,而你还在柱下吏的职位一直磨着。”李斯顺口教训起了小师弟,明明是同师所出,但张苍来当官却不愿意好好做出成绩。
好几年都在藏书阁里面当小吏,而且丝毫没有想上升的欲望,这让许多人都在李斯背后说闲话。
虽然李斯这个人只在乎他自己,但被人背后说闲话,李斯也很不舒服,他抓住张苍教训道。
张苍一脸唯唯诺诺的答应下来,可张苍还是更喜欢在藏书阁里面好好研究书籍,什么算数、音律、历法他都略有所及,而且想要把它们都精通起来。
更何况眼前这位师兄还害死了另一位师兄,如果李斯不是自己师兄加上官职比自己大,张苍早就躲得远远的了。
“文若,你这次有什么事情?是九原郡缺粮了吗?”李斯也注意到了荀彧带的许多马车。
就和门口士兵一个想法,李斯也觉得河南地,或者说九原郡那边的匈奴牧民都是累赘,把他们牲畜抢来,人杀掉或者赶去漠北才是秦国之道。
可是公子扶苏就是异类,他居然把河南地整整二十万出头的牧民都接收了下来,而且还出粮他们建筑高阙塞。
按李斯的理解,没杀掉他们就不错了,难道建设高阙塞还不能让这些牧民累死一些?还要出粮雇佣他们?所以九原郡理所应当要亏损不少粮草的。
但是荀彧摇了摇头,他掀开了身边最近马车上面的围布,把上面绑好的玉米给李斯看:“九原郡今年丰收五十万石新作物,文若这次前来便是带上缴的五万石粮食。”
“还有匈奴牧民生产的乳制品一万五千石,牛一千,马三千!”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九原郡需要移民就要把自己的成果给秦王政看,给他最信任的大臣李斯看。
“这东西能吃吗?”听到这种新作物是粮食,张苍立马来了兴趣。
荀彧让自己侍从拿一个玉米给张苍看,张苍也迫不及待的拿起来研究,被玉米皮层层包裹的样子并不像食物,他看得有些犯迷糊。
“小师叔,上面可以把皮剥开,”荀彧伸出手指了指玉米顶部。
听到荀彧这么一说,张苍也慢慢把玉米剥开,露出了里面的玉米棒,颗粒分明、金光灿灿的玉米粒一下子征服了张苍的视觉。
“这怎么吃?”看着张苍的体型,就知道张苍是个爱好美食的人,他对眼前这个没见过的食物相当感兴趣,便问道。
“这个可以烤着吃,也可以拿开水煮着吃。”荀彧看了看旁边的李斯,又回头看看张苍:“小师叔要是喜欢,文若下午便带一钧,去小师叔家里拜访!”
“好,一言为定!”张苍把玉米还给了荀彧。
“文若,不是来求粮,难道是又要移民?”李斯也一直在看满车的玉米,他知道荀彧这位自己老师的后人相当正直。
既然九原郡能上交整整五万石粮食,说明九原郡不缺粮,那荀彧来咸阳城只有一件事了,九原郡的移民。
可是公子扶苏死活不接受大规模的囚犯,只愿意在大量百姓里面,有少数轻刑囚犯,重刑囚犯一概不收。
但百姓哪有那么好移民的,故土难离可以说是人的常态,不到生死关头谁愿意离开舒适圈,而故乡便是这个时代百姓的舒适圈。
“师叔放心,只要王上同意九原郡招募移民,文若自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