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富贵逼人来 > 第44章 蒸蒸日上

第44章 蒸蒸日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富贵逼人来!

寒冬已悄然然来临,昏暗的天空落下了鹅毛大雪。

山间的柏树上披满了皑皑白雪,屋檐下挂落着晶莹剔透的冰溜子。

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娇艳的腊梅在风雪里傲然绽放,暗沉的冬日平添了几分光景。

气温骤然降到了谷底。

长安城的底层百姓不论是生活的多么清苦,总归是在天子脚下会有贵人施粥赠布,

咬咬牙寒冬也能熬过去。

偏远的汉寿乡村民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也终于有了一丝盼头,不用在忍着饥寒的折磨。

虽然壮硕的汉子都已经去往了江夏郡干活,留在汉寿乡的都是老弱妇孺。

不过也有了法子能够通过双手赚取每日充饥的粮食。

奶娘当初说的是每干一日的活便可领取一日的粮食,不过并不是按照人头分。

分配的原则则是多劳多得,这样既能刺激村民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极快的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可以多干一些活领取更多的食物填充饥饿,能出力的小孩子都被大人拉到路边清理杂草和碎石。

因着村民们都干劲十足,所以汉寿乡屋子中的火坑在几日的时间内就全部盘上了,田地中需要犁的地和清理的杂草在大家辛勤的劳作下快要接近尾声。

起初的时候村民们干活都很有兴致,效率当然也很高。

但汉寿乡就那么大的一块地,活做一点就少一点。

渐渐的村民们也就知道了有哪些活需要干,他们能感觉到活越来越少了。

开始担忧起若是这些地他们全部耕完,没有活干了该怎么办,岂不是又要回到饿肚子用野菜充饥的日子?

就算如此他们手中干活的速度没有减慢,反而还还在不断的加快速度。

毕竟他们自己干得活少了分得的粮食就少了,活只有那么多,还不如趁机多存一点粮食。

在他们将所有地都翻了一次,浇上了肥之后,眼看着就要没有活干。

这时小桃和几名护卫从西青地区赶来了,还带来了青麦种子。

这些青麦种子极贵,半斗青麦与一斗麦子同价。

他们在西青地区也吃过青麦,口味和普通麦子没有区别,但西青当地的百姓说青麦比小麦更养人,他们也只当西青百姓在抬价而已。

可除去大豆,细粮就只有青麦能够在高原上种植,好在第二年他们就能自己留种。

这次小桃等人不仅带来了青麦种子,还私自带来了西青地区生长在高山上的特产和当地有种植经验的农户。

因其他特产是偷偷带出来的,在出城检查的时候必定给它们“伪装”一番,所以许多的种子都烂掉了。

汉寿乡的百姓在看见这些种子后终于放下心来,他们这下不用担心没有活干了。

长吏王生到了汉寿乡后很快接手了管理事宜,做了一番计算之后将地分到各家,而后又给了相应的种子。

第一茬种子成熟之后,会全部归薛蘅所有。

待到来年春青麦播种的时候,会根据各家种植冬青稞的质量,租赁土地和种子到各家继续种植。

那时候收获的青稞,村民们能得到三成,若是收获的青稞产量和质量低于预期太多,依然会收回土地交给干活认真的家庭。

这样一来大部分村民都成了薛蘅的佃户,这个消息放出去,有些村民又开始担忧起来,在之前官府便有逼着他们租赁官府职田一事。

但也有家中老人劝道:

“佃户便佃户吧!乡君近来行事善良并非是那穷凶极恶之人,也不会想着用我们的皮去装点她的衣裳。

从今以后,地里的活计便交给我的老三去做,老大和老二便去外面想办法做工,争取早日能买下自己的土地。”

家中的老三眼睛不好使,所以也未去江夏郡,一边编着篮子一边道:“咱家快二十口人就那一块地产的粮食,能不能让全家人吃饱都难说,更何况还得缴纳地租,又如何能存的下银两?

等大哥和二哥回来之后,商量分家之事吧!这样也能去长吏那儿多租赁几块土地,大哥和二哥的孩子现在如今也大了,能帮的忙不少。”

老人叹了一口气,不管是在汉寿乡还是其他地方都是聚族而居,若是父母健在就分家会受到别人诟病的。

但长吏又规定了一家人的只能租赁一块地,地里的粮食收成普遍是一亩地四五担,那些自己家中有田的村民好日子倒是来了。

但那些家中没田的村民交了地租后哪够吃,好在村民们只要租赁了薛蘅的地便不用缴纳赋税。

往日里为了节省银两,每日发给村民的粮食都是豆渣饼和豆浆。

自从益州和六安地区的水泥作坊开始盈利了,豆渣饼中面粉的含量是越来越高,偶尔还熬起了骨头汤分发给村民。

甚至每日做工结束后,还会给村民多余的粮食让他们带回家去存做余粮。

村民们第一次闻着骨头汤的飘出诱惑浓香,馋得哈喇子流了一地。

端上骨头汤的那一刻激动地热泪盈眶。

心中再次坚定了,只要跟着乡君走,那就定能有肉吃。

周围几个乡的村民也是一穷二白,能赖一日就赖一日的活着,看着汉寿乡的变化,除了眼红还想把女儿嫁过去。

但如今汉寿乡健硕男子都去了江夏郡还未回来。

……

大昭在当今天子上位之前挺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战乱时期,当今天子上位之后各地诸侯国的纷争不断,打仗嘛!总是得到处抓男丁。

上了战场能活下来的总是少数,所以现今女多男少,女子也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水泥作坊干活的虽然大部分都是女子,但也不打眼。

只是刚开始来到益州的时候还惶恐不安,担忧是被卖到那些腌臜的地方去了。

等到了让他们做活的那一日知晓了是正经的活计,才切切实实的将心放了回去,安心的干起了活。

水泥作坊工作普遍都很简单有力气就行,最需要技术的便是那看火的人,若是稍不留意这一大缸水泥就毁了。

看火需要费的心思也最多,自然工钱也是最高。

不过还是少有人会主动来这个位置,一来费脑,二来出错了还赔钱。

力气本就用不完,不如稳稳当当的干着杂活,每月安安心心的领取铜钱。

薛家水泥作坊开启之后,薛老爷子便自己花钱买下了第一批彩色水泥翻新了祖宅,之后还重新给庄子,大宅铺了路,为了宣传水泥还请来了多年的好友参观。

如今水泥作坊的生意便源源不断,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但水泥作坊依然在不紧不慢的出货,也未提高水泥的售价。

如今普通土水泥也开始售卖,只要五文钱一担,益州街道上的商户也能出得起这个钱。

大户人家的庄子很多也用普通土水泥铺路,这样雨天不用担心泥泞,挑水的速度也能更快。

水泥作坊赚的钱薛蘅全都存了起来,留作汉寿乡修路之用。

让壮年男女背井离乡去外地干活都不是长久之计,汉寿乡不能只有一群老弱病残。

但位于群山中的汉寿乡除了种地什么都做不了,生活在土壤肥沃之地的百姓,都会因为粮食不够吃将地里种出来的细粮换成粗粮,新粮换成旧粮,汉寿乡单依靠种地也无法自给自足。

薛蘅倒是沉得住气,对她来说只要这个冬日能让村民温饱,在冬日结束后,村民都有正事干,不再打家劫舍薛蘅就满意了。

之后便先靠水泥作坊赚些钱,将通往外界的路给修起来,其他再慢慢发展。

水泥作坊和平乐馆都能给薛蘅来钱,薛蘅身上的重担一下子小了许多,终于能肆无忌惮的花钱了。

……

每年小年夜,天子都会在朝阳宫举办国宴,三品之上的皇亲贵胄都要出席宴会。

薛御史和江夏郡主皆是从一品,不过江夏郡主出身皇室,所以薛家入席的位置会更靠近天子,位于两位皇子和几位公主之后。

薛蘅则会坐在薛御史和江夏郡主身后,位置靠前,自然会进入后面官员的眼里。

出于薛蘅想艳压群芳的心理,那一日薛蘅必定得打扮的光鲜亮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