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朕绝不当仁宗 > 第111章 筹备

第111章 筹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朕绝不当仁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崇政殿内,赵祯正在听礼部侍郎晏殊讲《大学》。

“先生!这几日听先生讲大学,朕受益匪浅,先生功不可没啊!”

赵祯笑道。

“官家聪慧,常能举一反三,臣不过是出微末教导之恩,当不得官家如此称赞!”

晏殊忙谦虚得回道。

“朕打算裁撤整编禁军,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其次整编完毕之后,需要加强训练,还有一条就是必须更换新式武器装备,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朕先前收到消息皇家商会无意之中得到了已经失传的唐朝百炼钢之法,朕已经命兵部派遣铁匠前去学习,但兵部尚书一职一直都是由曹利用兼任,而曹利用需要负责军队裁撤士卒的安排,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打理兵部,因此朕决定调先生担任兵部尚书,不知道先生有何看法?”

赵祯看着晏殊问道。

“官家!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如今天下承平,宋辽交好,边境安定,官家应以发展经济,重视农桑为本,至于兵事,依臣之见,万不可忘动!”

晏殊恭敬地回道。

“晏先生是不赞成朕进行军队整编吗?”

赵祯皱着眉头问道。

“回官家!檀渊之盟签订至如今不过二十载,宋辽两国此前持续了二十五年的战争,这二十五年战争不但给宋朝百姓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同时也给辽国百姓造成了不少损失,若眼下官家整军备战,必定会引起辽国君臣猜忌,届时辽国来攻,无论胜负遭殃的都是百姓啊!忘官家三思!”

晏殊拜道。

“先生之言,不无道理,毕竟和平来之不易,但须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檀渊之盟是我大宋用钱买来的和平,先生可能不觉得耻辱,满朝群臣也可以毫不在乎,甚至天下百姓都可以装作不知道,但唯独朕不能!”

赵祯握拳道。

“官家!国虽大!好战必亡!望官家三思!”

晏殊拜道。

“先生说得朕都懂,好了今日的课就先上到这吧!至于兵部尚书一职,先生回去考虑考虑,朕也好好考虑考虑吧!”

赵祯没有想到晏殊也不赞成整军备战。

“臣告退!”

晏殊朝着赵祯行了一礼。

唐末武将藩镇之乱给了宋朝足够深刻的教训,因此宋朝建立之后,枢密院、兵部、三衙划分了军权。

兵部尚书由曹利用兼任,但赵祯对曹利用并不信任,毕竟他的忠诚度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而且先进的装备打造技术是需要保密的,所以兵部尚书一职就显得很重要。

赵祯想来想去,觉得晏殊合适,毕竟晏殊心思缜密,可以说自己的班底了,但没想到晏殊竟然对他整编军队持反对意见。

晏殊反对,自然也就不能担任此职位,那么谁更合适呢?

范仲淹吗?范仲淹倒是合适,只是资历还不足,更何况他刚被调去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总不能工程修了一半,就中途换人吧!

赵祯想分曹利用的权,因而兵部尚书一人就必须刚直,若不然派个阿谀奉承胆小怕事的人去,只怕说不定还把机密泄露给敌国了。

“文应!你去国子监传朕口谕,诏国子博士李迪入宫面圣!”

赵祯朝着侍立在一旁的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内侍吩咐道。

此人是阎文应,前儿个宫内有宫人趁着宫内忙于过节之际,偷盗宫内的物品拿出去典卖,就是他向赵祯举报揭发的,因此成为了赵祯身边的内侍。

先前刘娥垂帘听政,李迪并不受待见,因此赵祯向刘娥建议将李迪安排在了国子监,而眼下他已经亲政,没必要放着着一名耿直之臣不用。

......

“臣国子博士李迪拜见官家!”

李迪如今已五十四岁了,先前丁谓想要加害他,若不是被人拆穿,耿直的李迪早就抹脖子了。

“先生别来无恙啊!”

赵祯笑道。

天禧二年,宋真宗立赵祯为皇太子后,寇准被奸臣丁谓诬陷罢相,真宗欲以李迪为相,李迪坚辞不受。真宗于是任命李迪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以赵祯称呼一声先生李迪是受的起的。

“臣罪臣之身,当不得官家如此称呼!”

李迪忙回道。

“朕说先生当得起,先生就当得起!”

赵祯说着上前将李迪搀扶了起来。

“先生,先前丁谓专权,排除异已,致使朝中正人为之一空,朕本不想打扰先生教书育人的平淡生活,然而今朕刚亲政,急需正值之臣为朕之肱股之臣,不知先生可愿为大宋江山社稷效力!”

赵祯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词,但最终还是选择直接简截了当的说了出来,毕竟对耿直之臣,说那么多弯弯绕绕完全没有必要。

“官家!别看臣今年五十四了,但臣的身体硬朗的很,再为官家尽忠二十年,臣还是能做到的!”

李迪知道当初若不是官家出手相救,只怕还不知道被丁谓迫害成什么样子,如今官家岁年轻,但却有意革新朝政,他自然是愿意鼎力支持。

“好!有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然而天妒英才,寇公去世的早,未能为朕的江山继续出谋献策,朕甚是惋惜,但朕听说李卿之子师从寇公,朕决定赐其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担任侍读!”

赵祯笑道。

“官家对臣之厚爱!臣没齿难忘,必鞠躬尽瘁,尽心竭力为官家尽忠!”

李迪忙拜道。

“来人!赐宴!朕今日高兴,要与李卿畅饮!”

赵祯大声地喊道。

饮宴期间,赵祯得知李迪之子李柬之快三十岁的人了还没娶妻,当场下令将储秀阁的一名容貌端庄的秀女赐婚给其子,更是赚足了李迪的忠心,只是那该死的忠诚度一直卡在99点,若不然他又多了一名脑残粉——近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