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缅北的雨,一直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我的团长开始崛起!
虞啸卿和胡素以及潘裕昆跟盟军总部参谋长柏特诺争吵的事情,很快传了出去。
迫于米国方面的压力,而且校长本就想调几个师长回去,因此,胡素接到了回国的调令。
在野战医院陪床的王飞听说了此事,微微摇头叹息,几个国家结盟就是这样,军队的指挥权是最大的问题。
不同的阵营,想要达成统一的意见非常困难。
而且,对于不同国家的军官,约束力相当有限。
就比如亚历山大.特帕斯,主动放弃阵地后撤,按照战场纪律就是逃跑,理应处决,史迪威虽是驻印军的总指挥,还是没有处决大婴军官的权力,而告知蒙巴顿之后,蒙巴顿却说,亚历山大判断当时的情况,明知不敌日军,后撤是为了保存实力,只是口头批评了一句,并没有对亚历山大进行实际处罚,这找谁说理去。
“他娘滴!”王飞怒骂。
要麻先前已经在野战医院里进行了手术,腿是保住了,但根据医生的讲述,恐怕以后不能太用力,跑步恐怕也成问题。
要麻此时已经醒了过来,听见王飞的怒骂,小声问道:“团座……阵地夺回来了吗?”
王飞发现要麻醒了,立即说道:“当然!有迷龙、不辣、蛇屁股他们在,一个冲锋就把小鬼子赶回江里喂鱼了。”
“那就好。替我谢谢他们……”要麻瞧见自己的右腿上打着石膏,问道:“我的腿……怎么样了?”
“接上了。”王飞没敢一下子告诉要麻真实的情况,腿虽然是接上了,但骨头伤的很严重,初步估计完全恢复的希望不大。
伤筋动骨一百天,要麻也知道自己可能很长时间下不了地,担忧地说道:“团座,二营剩余的兄弟怎么样了?实在不行,就暂时把他们编进一营和三营。”
“放心,这事我会处理,我告诉你,只要有你这个营长在,二营就不会解散。你不要胡思乱想,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养伤,听见了没有?”
要麻点了点头,这时玛雅将一碗熬好的米粥端了过来,用勺子挖出一勺,用嘴吹了吹,喂给要麻。
要麻不好意思地喝了一口。
王飞站起身来,对着玛雅说道:“要麻暂时就拜托你照顾了。”
玛雅听明白了王飞的意思,点了点头。
回到川军团的驻地,迷龙、不辣、蛇屁股……这一大群人安排好了手头上的事情,立即围了归来,都过来探听要麻的情况。
“团座,要麻咋样了?”不辣问道。
“手术很成功,要麻也醒过来了,腿算是保住了。”
迷龙松了一口气,抬手拍打了抹眼泪的豆饼的头盔一下:“瞧你没出息的样儿!二十一岁了还哭鼻子,出去别说是我侦察连的兵。”
蛇屁股说道:“小鬼子是可恨,但我更恨那些吓得尿裤子的王八蛋!”
都知道蛇屁股骂的是谁,是啊,这种坑队友的行为最可恨。
龙文章刚刚巡查完阵地回来,说道:“听说炮兵连没有炮弹了,无法给虞师提供火力支援,虞师进攻密支那损失了半个营。”
王飞道:“米国的特种营也是一样,损失不小,密支那的防御很强,我们不能小觑。”
孟烦了说道:“虞啸卿现在也尝到了没有炮火支援的滋味了。想当初,死啦死啦在南天门上求他,他也就只舍得打了半个基数的炮弹。”
说起来往事,让这些老兵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的艰苦岁月。
王飞道:“好了,先不要去管虞师,人家毕竟是半美师,就算没有携带重武器,子弹也比我们多。各营都统计出来了没有,有多少子弹、手榴弹和吃的食物?通通报给阿译那里去。”
阿译将一个详细列出来的报表递了过来:“下面是全部的总数。如果没有补给的话,按照预算,各种粮食省吃俭用,最多只能坚持半个月,弹药在上一战中耗费的有点多,尤其是冲锋枪和机枪的子弹,急需要补充。”
“嗯,我知道了。”
王飞看了一下报表,心中有了一个大体的估计,暗自琢磨着如何解决现在的困境。
没有真正在缅北丛林待过的不知道,雨季真是烦人,先是几记淅淅沥沥的雨滴,白色的水雾在嘀哒的雨声中弥漫开来,在墨绿的丛林间飘荡。原本干热郁闷的空气因此增添了许多清新的凉意,可是,这‘好雨’自落下之后就再也不肯停歇了,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从雨滴到雨丝、从雨丝到雨柱,从嘀嘀哒哒到哗啦哗啦,越下越大,浇得人浑身透湿,淋得人心里发毛。
缅甸的雨季从五月份会一直持续到十月份,中间最多只有两三个大晴天。
就算有时候雨停了,也只有短暂的几个小时的时间。
这样的鬼天气,湿气重,雾气大,导致视线模糊,运输机起飞困难。
密支那的飞机场虽然都落入突击队的手中,但是由于经常暴雨滂沱,在当时的导航条件下,增援部队和物资都无法使用机场。
史迪威对此也毫无办法,只能让新22师和新38师尽快打通孟拱河谷,企图用地面部队把物资输送到密支那。
但在当地的雨季中,也是草木生长的季节。几乎一夜之间,高高低低的树杈上就萌出了新的嫩芽,无数不知名的杂草从土里钻出来,发了疯似地往上长,把原本就障碍重重的林地堵塞得更加举步维艰。
旱季里积累下来的落叶被雨水浸泡成了烂泥,从四面八方流淌而来的污水就在这烂泥中肆意泛滥,时而淤成汪汪水洼,时而又汇成道道沟渠……
坦克和炮车一旦陷进泥潭里,根本无法前进。
没有战车营和炮兵部队的压制,攻击孟拱镇和加迈镇难上加难。
地面的运输更是困难至极,远征军的后勤变得一片混乱。
为此,在密支那周围的战斗中,中米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官兵们在泥水中挣扎着发动攻击,大雨使密支那周围的土地变成一片泥潭,进攻部队既不能快速移动,也无法就地隐蔽。
而日军则在工事中扣住九二式重机枪的扳机,就仿佛要把储存的子弹打光。
中米士兵缺乏炮火支援和有效协同,在城外繁茂的丛林,遍布的稻田和翻涌的泥浆里艰难向前,在几乎成为活靶子的情况下,和日军一个又一个加固的工事据点搏斗,很多人倒在那些日军的散兵坑四周,永远不能再起来。
满员三千的美军麦支队减员一半,而米军许多人员因伤病回到后方就无论如何不肯再重返前线,史迪威几乎用棍子将所有留在后方的米军战斗兵员赶回了密支那。
事实上,对日军长期筑垒、工事坚固的密支那,孙立人和廖耀湘两位师长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该先切断密支那与孟拱、八莫之间的联系,而后以围困和消耗的方式歼灭其守军。
这样的建议,应该说考虑到了日军顽强的据守能力,也有利于中米联合部队发挥远比敌军强大的兵力与火力优势。
但是,柏特诺并没有采纳这样的建议,仍然下令不顾雨季,尽快对密支那进行强攻。
在和华夏的三位师长闹掰之后,华夏部队暂停了对密支那的进攻,战事一拖再拖,每天只是象征性地往前推进50米的距离。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气得柏特诺不轻。
史迪威知道后,觉得柏特诺已经不适合继续领导密支那的部队,打算换人了。
只是,用米军的将领来领导华夏的部队明显不合适。不说别的,东方的打法和西方的战法就不一样。
东方华夏喜欢多采用计谋而米国则多采用他们的米国式进攻。
所谓米国式进攻,即严格依赖大量的火力和兵力优势,轰击正面敌人,在兵法中可称“一力降十会”,让许多传统兵家为之扼腕。
但在密支那城下,空降到达的盟军并无绝对兵力优势,后勤在雨季中举步维艰,空投十分困难,一个炮兵单位一天只有150发炮弹的补给,所以,柏特诺的打法在此处有些文不对题,在战斗经验丰富的日军部队面前显得战术呆板,缺乏变通。这就难怪深谙东方兵法的中国军队各级将领,对这位柏参谋长缺乏敬意了。
如果不了解两支部队的不同,还是会出现意见和分歧。
最终,史迪威把华夏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新一军的军长郑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