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 第3章 越王台上说越王

第3章 越王台上说越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如心所愿,淋了一下午的雨,我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

迷迷糊糊,我几次梦回,好像又回到了那条小巷,看着雨中走来的撑伞女子推门而入,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只不过,梦中有幽香浮动,是那天亲见时都没有的。

清醒过来的时候刚好是清晨,我从床上爬了起来,反而觉得身体轻盈。

这......我都不记得吃过几餐,肯定也没吃药,对着镜子一照,发现自己清瘦了不少,胡须没剃,头发乱糟糟的,更是一身酸臭。

我洗漱了一番,并将床被也丢进洗衣机清洗。

不知道流了多少汗的床被,是我确实大病过的证据。

做完这一切,我两眼发昏,站都不稳。

呃,这才是大病一场应该有的状态。

几乎是摸着墙,下去早餐店喝了个粥,这才缓过神来。

在这里住了几年,老板已经相熟,他是一个北方汉子,不过瘦得像根麻杆。

双掌很大,是副揉馒头的好手。

我刚才进来时,他瞪着一双藏在无框眼镜后面的小眼睛,突然冒出一句:“你还活着!”

我:......

“口误,口误!”他尴尬地摆摆手,解释说,“你的朋友这几天来了好几趟,说找你不见,电话关机,敲门也不应,以为你去哪里了,还来问我有没见到。”

知道我住的地方的人没几个,我基本猜到是谁。暂时脑袋转不过弯,不想理会这些事情,就说:“他们再来你就说我回老家了。”

“你的事情我听说了,节哀顺变。”他一脸同情地看着我。

我:......

不就失业嘛,哦,还有失恋,怎么搞的好像死了亲人一样?

“那这碗粥我就不付钱了。”我碗一撂,抹干净嘴就起身离开。

顺便抓了个结实的白面馒头。

啃着馒头,我走出小区,沿着树荫下的小路,朝着不是很远的越王山公园走去。

越王山得名于秦汉时的南越王朝,传说活了一百多岁的南越王赵佗就葬在这里。

关于此山的传说很多,恕我现在没心情讲述。

越王山下有一座道观,也很厉害,是道门四大天师之一、丹鼎祖师、火门老祖葛洪的道侣——古代四大女神医之一的鲍姑曾经的修行悬壶之地。

时间尚早,我路过时,山门紧闭,唯有钟声经声袅袅。

山门下已有信徒在等候。一个高大的老人跨着步子来到我面前,竖着大拇指对我说:“小伙子,好面相!”

说着就拉起我的手,翻过手掌要看。一边继续说:“一看你就是官运亨通,大富大贵!”

“我只是路过”我连忙收手,看了眼山门,尴尬地说,“还有,你看我样子像是富贵亨通吗?”

“那是你的时运未到。”他又拉我的手,“我看看你的手相。”

“不好意思,我没钱。”说完我就绕过他,头也不回就走。

“只要二十块......”他还在后面喊。

“十块都没有。”我留下这句话,拐过前面的路角。

我倒没有骗他,口袋里就三个一元硬币,还有一张五块钱,手机都没带。

沿着石阶,我一步步往上走,很久没有爬山,没多久就气喘吁吁。

一群早练的阿姨大叔龙精虎猛地在我身边穿过,看我的眼神有些怪异。

终于,一个阿姨忍不住说:“小伙子,你很虚啊。看你面色铁青,身体不好不要运动。”

“呃......谢谢阿姨。”这阿姨,眼神显然比刚才道观山门前的那个大叔犀利不少。

作为一个曾经孤身转过雪区四大神山的独驴来说,小小越王山,就是个土疙瘩。

我用意志就登顶了。

当然,我只能在心里歪歪。

坐在半山的平台上,呼吸着泥土气息浓重的山野之气,朝阳还没有穿透树林,已有鸟雀飞渡,啁啾婉转。

又有脚步声响起,我转眼一看,这人却是下山。

一身道袍,道髻黑钗,面目隽秀,气质出尘,居然是个年轻道士。

年轻道士朝我看来,我微笑点头。

他脚下一顿,转而来到我面前,拱手说:“福生无量天尊。这位信士,你气色不好,可是生了场病?”

我起身回礼,呵呵笑着:“刚发烧好了,有劳道长挂怀。”

他眉头微皱,我见了不免心里一跳。

见他从袖中取出一张折成八卦形的纸符,我更是尴尬,连忙推阻说:“道长,实在不好意思,我身上就带了几块钱。”

无论他是真是假,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无妨。”怎知他还是将符纸塞给我,说,“遇见是缘,如果小道没看错,信士与道门本就有不浅的缘分,这道符,你贴身带着,可以早日康复。另外,感染风寒多是阴邪入体,可以多晒太阳。”

“至于香油钱,信士以后可以到附近的三元宫随心添供即可。”

说完,年轻道士就转身离去。

“我叫关俞,还不知道长尊号!”

得人馈赠,当然要问清名号。

“山野小道,俗姓弓长。”

人已离去,但声音清晰传到我的耳边。

弓长为张,原来是张道长。

我将符仔细收好,深深吸了口气,然后登上山岗,晒着太阳,吸纳阳气。

这时朝阳已升,照在高企的纪念碑上,金光折目。

相传此地原是赵佗所筑的越王台所在,唐代崔子向曾题诗《登越王台》于此,让当地官员感念重修,使其子崔炜后来得到了赵佗赠下至宝“燧阳珠”,换了十万缗。

都是传说,此时的我,是不太相信的。

反倒是另外一种说法比较符合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观,那就是:崔炜其实是个盗墓贼,什么派别就不可考了,盗了至今都不知踪迹的赵佗墓,偷出镇墓之宝“阳燧珠”,从此变土豪。

当然,这只限于回忆到此时的我,后来啊,我在鬼市摆地摊的时候,不仅转手过所谓的“燧阳珠”,还遇到了“玉京子”前辈,甚至机缘巧合之下,揭开了其中早已沉湮历史中的辛秘。

当然,真真假假,我就不便多言了。只要此书不一如既往地“太监”,相信各位还是有机会见到一些不曾记载的故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