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沟通交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那一本正经的闺蜜是个bi!
过了几日,网上买的蔬菜种子到了。
黄瓜的,番茄的,丝瓜的,茄子的……先放着,以后肯定用得着。嘿嘿。
我也有些没想到,自己对于种地的热情还挺高涨 的。
但院子毕竟面积有限,果树的生长需要挺大的空间,而现在它们又还是树宝宝,那种“上层果树,下层蔬菜”的种植模式,当下有点儿不适合。
怎么办呢?只能选择少种一点儿了。
现在的天气已经稍微开始降温了,算是进入了南方的初秋阶段。
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各种蔬菜瓜果的种植时间,这几样刚买的蔬菜类别,现在种的话,已经有点儿晚了。
那就干脆留到明年再种吧。
种地,就是要对“天时地利人和”有深刻的理解。地和人都有了,那就要看天了。
都说“看天吃饭”,那是有一定道理 的。
我稍微地观察了下今天的土地情况,照顾了下已经长得有些像模像样的绿叶蔬菜们,再检查了下那三株果树宝宝的适应程度。
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果树宝宝原本的绿叶已经枯萎了,有些已经掉了,但据说这是正常现象,适应了土地之后,叶子会重新长出来的。
素素的英语直播依然没有什么进展,她已经开始摸索录视频再发布的方法了。
她在公众号上有看到过这样的类型,感觉可以学习学习。
离真正拥有粉丝,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自媒体的确不好做呀,每个人都想自己当老板,但,但凡是作品,创意、内容、客户一样都不能少呀!
世上想火的人千千万,最终真正火出圈儿的也没几个,那少数的几个中还可能包含了品质有问题的。
世事不可料。
从众有风险。
买卖需谨慎。
我那断断续续更新的小说,在日常因素慢慢稳定下来后,也日渐稳定更新起来。
偶尔灵感爆发,还顺道写了几个短故事,不知道收成会如何。
灵感这东西真的说不准,想起我大学的时候写过的那几个小短篇,具体多少字已经无从考究了,但写作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
那时候,是可以从早上起床一直坐到晚上入睡时分的,直到把整个故事完成。
虽然没什么人看,但的确有一篇受到qq好友们的喜爱。
他们纷纷留言,说希望能看到后续。
但我那篇,就是打算写的小短文,那个结尾,就是我想要写的结尾了。
那个小短文,后来细想起来,也是受到了初中某个暑假在家翻箱倒柜翻出来的那本民国小说的启发。
果然,启蒙读物什么的,还是很重要的。
不过,关于这几个短故事,大概所有的创作者在这一点上都差不多吧,总是会有满意的部分和不满意的部分。
大概也是这样,创作这件事,才能有所进步吧?
日子一点一点地往前挪着,我和素素也一点一点地在自己的道路上边学习边试图创作。
我们都不急,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首先得在学艺上精益求精,然后将创作的内容在一定的平台上自我推荐出去,而最后能够吸引来多少流量呢,这个是我们掌控不了的。
但我们都相信,这个世界上,即使不是我们年轻时想象的那样,也一定存在着少数和我们类似的人。
我们共同在不同的地方,维护着我们所认为的“真理”、“理念”和“信仰”。
艰难一点没关系,只要在心里认定了这条路,一直向着那个方向行进,即使倒在半路,也不可惜。
因为,比起那些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或没能找到有价值的意义的人,我们至少已经在路上了,他们却还在迷途中徘徊。
素素的《种地吧》第一季还没有看完,而《你好种地少年》的第2季,已经开播了。
我有次开玩笑地和她说,“感觉你一直在追着过去跑呢。”
素素“哈哈”笑了两声,说,“除了现场直播,哪个综艺、电视剧、电影不是呢?”
我一顿领悟。
“啊——好有道理!”
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有多得数不胜数的“作品”发布到了网络上。
都是人们在过去“创作”出来的。
无论我们追得有多紧有多积极,我们追的都是他们的“过去”。
有些人满足于这样的“过去”,有些人则不满足,不满足的人开始寻找能够连接那些创作者的“现在”的途径,比如“演唱会”、“签售会”之类的场景。
这种现象,大概在心理学上也有人分析了吧?只是我还不太了解。
最近网文界,也有“火”起来的新起之秀。
尤其在这个平台上看小说的人,都知道他们。
他们的小说,都有几百万的人在看,收入据说也很可观。
新起之秀,自然有他们厉害的地方,或者是能够吸引读者的地方。
在同样的平台上,被几百万人看见,自然会有人冲着这样的“苗头”而开启一系列的模仿秀。
无论模仿得像不像吧,总归是可以蹭到一些流量的。
哦,你问我为什么不做这件事?
是不屑吗?不是的。
能赚钱,而且是靠着自己的某个本领赚钱,总归是一种能力吧。
只是呢,那样带来的流量,恐怕和我写 的风格是有冲突的。
与其写得不伦不类,不如不写。
我对自己的作品的不满意,是因为我对作品本身有要求,而不是它不好。
它在那里,总还是有我认可的地方的。
我希望的,是还有其他人能够看到我所认可的地方,并愿意花一点时间,和我沟通沟通。
也许,我能够在这样的沟通中,获得一些进步呢?甚至是一些新的灵感呢?
虽然网络让无论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还是生活在农村的人,消息不再闭塞,但,因为周围生活的人不同,我们所能获得的交流还是很有限的。
比如,一个大学教授身边,一般有很多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对吧?
那一个农民伯伯周围,就相对来说,少了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