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话痨的小胖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三毛,要科举!
小河村和陈家村就离了五里地。
走过一片田野,一个小丘陵,和一条小溪就到了,只用了两刻钟就到了。
三人经过询问小河村的村民,得知王童生为了安静,把家建在村尾。
是一个二进的瓦房,前面是用做私塾,后面是王童生一家人生活。
三人在瓦房门口前整了整衣服和进学堂的东西,就上去敲了敲门。
“你们是谁,有什么事情吗?”大门开了一小点,伸出一个毛茸茸的小男孩脑袋。
“这里是王童生的家吗?我们是来给家里小孩启蒙进学堂的。”
看了一眼门前的三人,一个和爷爷差不多的年纪拉着一个不过几岁的黄皮小童,后面是一个挑着箩筐的中年男人,看穿衣打扮就是农户,没想到是来送家中小孩上学堂的。
小男孩说着“等一下,我去叫我爷爷出来’就又关上了门,实在是他就是一个小孩子,担心是爷爷经常说的拍花子,让他一个人的时候不要随便开门。
三毛等人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就见一个蓝色长衫,脸上白净,下巴有一些胡须的男人带着刚刚的小童开了门,对着他们说:“三位请进来,我们到客厅里面说。”
王童生的客厅正中间挂了一幅孔夫子拿着戒尺的画像。
画中,孔夫子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深邃和智慧,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须发飘逸,衣着简朴却透露出不凡的气质,整体形象既显圣洁又充满庄严。
这让老陈头和陈大竹两人一时间息了声。
这时王童生的家人也送上了茶水,老陈头赶紧出声道:“王夫子好,我们是隔壁陈家村的,听我们村长说您这里收小童进学,就带着东西上门了。”
三毛和他爹也赶紧跟着说:“王夫子好。”
王童生捋了捋胡须说道:“不错,我这确实是收一些小童进学,现在学堂还在放假,还要过两天才开课。”
然后对着三毛说:“可是这个小童要进学堂?”
老陈头连忙说:“是的,是的,就是他要进学堂读书,夫子,我这个孙子从小就聪明,我们想要让他跟您学几年书。”
王童生点了点头“想必你们也是知道我这里学堂的情况了,束修是每年要交五百文钱,两条肉条,二十斤大米,肉条和大米也可以用钱抵消。
接着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学堂是一旬放一天休息,辰时上学,申时放学。”
老陈头和陈大竹点了点表示了解了。
王童生见他们虽然是农户,但是交流没有困难,不像别的农户听到束修的要求就大喊大叫的,难以沟通。
在孔圣人面前都这样,可想而知平时是有多么难以沟通。
于是看着三毛温和地说:“你多大了?可有名字?可学过字?”
三毛站起来,恭敬说道:“夫子,我今年刚刚六岁,叫陈三毛,还没有学过字。”
王童生点了点头,见他口齿伶俐,又不像别的小孩畏畏缩缩,又继续说着:“六岁进学堂也可以了,太小的话,我这是不收的,你先坐着,我还有话和你家大人说。”
说完就又看向老陈头和陈大竹,说道:“你家小孩看来确实是个聪明的,不知你们是想送他来读几年书然后找个活计,还是为了改变门楣去科考?”
老陈头和儿子对视了一眼,说道:“王夫子,我们原本是想他读几年书然后好找个活计的,但既然夫子都觉得我这个孙子聪明,那我老陈家就奔着科考,最后实在不行,就另做打算。”
王童生想了想也是,现在这小孩还小,科考离他还太远。
又继续道:“他可有大名?”
“王夫子,他只有小名,还没有大名,不知夫子可以起一个吗?”老陈头小心翼翼地说道。
王童生看了看三毛,又低头看了看茶色分明的绿茶,思考了一下:“那就叫陈清远吧,希望他日后清清白白做人,在读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老陈头也没有想到王童生真的帮起了一个大名,以前总是听说读书人清高看不起人,这王童生看着就平易近人,好说话多了。
于是连忙说道:“这个名字好,陈清远这个一听就和村里的大海大河之类的不一样,以后我这个孙子就叫陈清远了。”
眼看着就要到中午了,老陈头把束修交给了王童生,并约定了后天早上就送三毛来学堂。
三人离开了王童生的家,原路回到了家。
一回到家里,全家人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
“怎么样,能上学堂吗?
“学堂长什么样?”
“夫子长的怎么样,是高是矮?”
“严不严厉,会不会打人?”
........
刚刚开始问的还是很正常,后面越问越离谱,搞得三毛他们哭笑不得。
还是一一告诉了大家,说清楚了是后天去上学,还告诉了家人三毛现在有大名了,叫陈清远,有外人在的时候要叫大名了。
很快就到了去学堂的日子。
正月十六,天微微亮。
老陈家已经在做早饭了,比平时早了许多,陈清远从被窝里艰难地起身穿衣服,爹和娘早就已经起床了,床上就剩下他一个人。
看来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小孩上学的第一天父母都是最焦虑的人,晚上睡不着白天早早起床忙碌,就怕担心孩子上学时的物品忘了拿。
陈清远起床后,用葫芦瓢从院子里面的水缸里舀了一把水来洗漱,醒醒神。
现在还是正月,天气还是很冷。
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羽绒服,也没有棉花,贫困的人家也穿不起各种动物的毛衣。
只能靠一身正气过冬。
老陈家还是好的,今年每个人又添了一件衣服,现在每个人都是穿着两件衣服,里面填上一些芦苇花,还算暖和,可以抵抗一下寒冷。
不像有的人家,只有大人有衣服,冬天小孩就只能躲在被子里不出门。
吃过早饭后。
陈清远拎着他娘林花儿缝制的书袋,把书本放进袋子里面,至于笔墨纸碗和中午的吃食则是放进一个小篮子里,由他爹拿着。
今天去学堂,全家人都一起去,把他送进学堂了再回来。
学堂每年新年后第一次开学,王夫子都会早早打开大门,在上课的屋子里烧上一盆木炭,让学生进到屋里先取取暖。
走了半个小时,一家人来到了学堂前。
陈大竹把小篮子交给了儿子,有点不舍:“三毛,好好跟着夫子读书,下午爹再来接你。”
陈清远点了点头说道:“爹,我会好好学习的,放学了你再来接我就行。”
家里其他人也一样,一一叮嘱了一遍刚刚的话后,就静静地看着三毛走进了院子。
陈清远进了院子,看见旁边房间已经有十几个小孩坐在一个个凳子上说话,有大有小,大的不过十二岁,小的就和他差不多的年纪了。
坐在离门口最近的是一个小胖子,他好奇地看着三毛说道:“你也是来上学的,我叫王春生,今年六岁,你叫什么名字?”
陈清远看了一眼小胖子,“我叫陈清远,今年也是六岁。”
“你是哪里的?我怎么没在小河村看见过你。”
“我是隔壁陈家村的,以前没有来过这里。”
就这样,陈清远在学堂交到了第一个朋友,虽然他有点话痨,但无所谓了,上辈子他遇到自来熟的同学不少,很有经验和这类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