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七零,改变一家命运 > 第98章 分家

第98章 分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七零,改变一家命运!

现在这个时候村里人一般都是老人在堂,不分家,所以当村长家传出要分家的消息时,大家都有些震惊。

毕竟要是没闹到那个份上,这个时候还是在一起过,由老人掌家比较好。

王舟山和邓奶奶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几个闺女都嫁在附近的几个村子,听说了家里的事情,都第一往家里赶。

看着躺在炕上的老伴,邓奶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把收在炕柜里装钱的木盒子拿了出来。

“老头子,树大分叉,人多分家。”

王舟山只是没想到他的两个儿子会闹到今天这个份上,要知道村里人儿子四五个的都能在一起过,果然啊,这太亲近的人不能谁比谁过得好,大家最好都差不多,不然一朝得了好,走了运就有矛盾。

“分,分吧,与其让他们看笑话,咱家主动分吧。”

因为王舟山本来就是村长,所以这次王家分家找了支书和会计,还有族长一起过来做个见证。

看着坐了一屋子的人,几个女儿女婿也坐在下首,王舟山把钱盒子拿出来放在桌上。

“今天,因为我家的事麻烦老几位了。”

只一天没见,大家都觉得王舟山像是老了许多。

“舟山啊,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族长,不用了,哎,分了也好,大家各过各的,省的以后出事了再扯皮,麻烦的很!”

看他心意已定,大家也就没再说什么,王青宏和王青峰也站在边上,王青峰此时心里是非常后悔的,这次他们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县里纺织厂的工作别想了,和大哥分了家,父母肯定是和大哥一起过得,自家老爹又老了,也就这几年,肯定要让位,村里人也早就承认了王青宏是下一任支书的事情,他这次可是把大哥一家得罪狠了,本来以为县里的工作拿到手,那也就算了,这下可真是。。。。。。

王青宏可不管他那二弟的鬼心思,他家就三个孩子,大女儿如今考上了工人,家里就只有十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小女儿,可王青峰家可是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大儿子二儿子都到要娶亲的岁数了,这下分了才好,也免得以后他们一家替别人养孩子。

王舟山看着站着的两个儿子,“行了,事情到了今天这份上,也没什么后悔的余地了,老大老二,咱们家的情况你们也应该清楚,过去的就翻篇了,咱们不论了,你们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心里都有数。”

“现在咱们就来说说家里这么多年攒下的钱和这个家怎么分,十年前家家户户连饭都吃不饱,没攒下东西,也就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一些,你们妈会过日子。”

打开桌上的木盒子,王舟山把里面的钱票都拿了出来,票也没几张,就是几张肥皂票和粮票。

“票就这几张,分给你们一家一张肥皂票,钱总共有三百六十八块二毛六,这几年虽然每年都能挣个百十来块,但家里孩子上学花了也不少,就剩下这些了。”

“我和你们妈商量好了,你们几个姐姐妹妹都嫁出去了,这些钱就分成三份,老大老二一家一百二十块,剩下的就是我和你们妈的养老钱,我们和村里分家的人一样,和老大过,吃用都是老大出,老二每年给一百斤粮食,等以后我们老两口要是病了,花的钱就两家平摊。”

“房子你们现在住的就分给你们各家,锅就一口,轮着做饭,碗筷还有后院养的鸡两家平分,粮食按照去年你们挣得工分,该多少是多少。”

王舟山看着会计王有才递过来的纸,拍板了,“行了,就这些了,你们要是有意见就趁现在说,等按了手印,以后就该怎么样怎么样了。”

坐着的几个人都没说什么,这分家还是很合理的,虽说老两口留了钱,但家里孙子孙女多,以后嫁娶,作为爷爷奶奶肯定是要给一些压箱嫁妆钱的,最后还是花到孩子身上,坐着的几个年纪大了,除了王有才年轻一些,其他人都有孙子孙女了,自然懂。

可是总有不长眼的,段红英一听两个老的还留了一百二十多块,当下就有些不愿意了,现在分家了,她们二房可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了,她三个儿子等结婚了,家里两个闺女还小收不上彩礼钱,分到一百多块看着多,将来儿子结婚盖房,彩礼,这些都是要钱的,这点哪里够。

忍不住伸手在自家男人腰上掐了两下,给了王青峰一个眼神。

“爹,娘,这钱,,”

“你闭嘴。”只见邓奶奶把装钱的盒子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

“老二,你五个孩子,这些年光靠你和你媳妇,可养不了这么大。”

王青峰看着几个叔伯长辈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劲了,想到自家以后还得在村里混呢,任凭段红英怎么弄他,都不说话了。

看着大家也都没什么意见,王有才把分家的文书抄了两遍,一家一份,都由族长支书在上面签了名字,划了手印,当个见证。

邓奶奶的几个女儿虽然有些难受,但她们终归是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了,家里的事情也不是她们想管就能管的了,几个姐妹商量了一下,只能是以后没事的时候多回来看看爹妈。

之前林二军闹分家的时候就给村里人上了一回眼药,现在村长家这一出算是彻彻底底让村里人意识到了家里人多也是有不好的地方了,有点谋略的老人也是趁着这股风,借着机会分了家。

这分家的人一多,沈安宁的小院也是热闹的很,今年镇上还是依旧收中草药,不少村里人去山上挖了药就直接送到沈安宁这里来,因为量太大,也都不是小孩子,沈安宁直接每斤降了几分钱当做是她炮制药的手工费。

虽然有人在背后说闲话,但她一点也不在意,只是放出话去,如果不想送到她这里的,大可以直接去镇上的收购站。

要知道这炮制好的药和没炮制的可不是一个价儿,看她这么硬气,想找茬的人都歇了心思。

只是有不少好事的大娘在背后议论说沈知青今年的脾性比以前要“硬气”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