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国子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郎别怕,我有挂!
但曾布还是硬着头皮,朝着宋徽宗赵佶拱手说道:“禀官家,微臣只是认为苏轼苏大人长久在地方任职,且已近十年未回京师,对当下朝中的诸多事宜恐怕了解不足,熟悉不够,故而难以担起国子监祭酒这一重要职务的重任。”
这时,文官队列中的苏辙迈步出列,对着上手的宋徽宗拱手说道:“禀官家,微臣苏辙乃是苏轼的胞弟。对于曾大人所说的兄长十年未回京,对京中事宜不了解这一担忧,实无必要。因大哥一直都在我家中寄住。倘若有什么不了解的,微臣自会跟大哥细细说明。”
帝座上的宋徽宗听到苏辙的话语后,脸上瞬间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紧接着,转而用满含讥讽的语气对着曾布说道:“曾相曾大人,你也听到了。你所说的那种事情,纯属无稽之谈,完全不必要担忧。”
“那么众位对于朕对苏轼苏卿的任命还有异议吗?”宋徽宗的脸色再度变得严肃起来,对着下方的众位大臣问道。
下方众位大臣自然能够听出帝座上方官家的不满,所以都齐声喝道:“谨遵圣意,并无异议。”
宋徽宗闻言点了点头,脸色露出一丝微笑,继而转头对苏轼说道:“苏卿还不快快领旨。”
苏轼闻言,恭敬上前,双手接过圣旨,再次对宋徽宗叩首道:“多谢官家厚爱,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苏轼领旨谢恩之后,上方帝座旁的太监立刻高声喊道:“退朝!”话音刚落,众大臣便有序地相继散去。
苏澈与苏轼并肩缓缓而行,终于回到家中。只见苏轼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异常,神色之中尽是纠结与烦忧。
苏澈瞧着哥哥如此模样,心急之下赶忙开口问道:“大哥,您这究竟是有什么忧心忡忡之事啊?”
苏轼缓缓地开口说道:“弟弟啊,今日早上在朝堂之上的所见所闻,令我深深地感觉到朝堂之中的党争已然激烈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而且依我从早朝时国家的种种表现来推断,恐怕新帝是一个任人唯亲、刚愎自用且不听人劝的主啊。”
苏澈闻言也点了点头。他其实早已知晓新官家的性格,如果不是宋徽宗赵佶喜爱才华,自己的哥哥苏轼恐怕还不能被召回京呢。从这件事情中便可以看出,这官家的确是一个任人唯亲的人。
“好了,哥哥,不必担忧。现在不正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吗?您能够留在京中,而且被官家委以如此重任。虽说官家任人唯亲,那哥哥不如多教导出几个对国家有用之才。凭哥哥的才华,定然能够被官家所赏识。到时候哥哥再多劝劝官家,不就妥了吗?”
苏轼闻言也缓缓点了点头,叹道:“只能这样了。”
“也不知道武直两兄弟找到住所没有?现如今官家任命我为国子监祭酒,正好我可以把他俩推荐进入国子监学习。”苏轼开口对着苏澈说道。
苏澈也应道:“是啊,这样哥哥也能更好地教授自己的弟子。对了,哥哥,你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来找你了吗?”
“我让他们找到住所安定下来后,便来我的府宅找我。不过如果再过两天他们不来找我的话,弟弟你便派府上的人出去寻找一下他们两兄弟。”苏轼回应道。
苏澈听了,点了点头。
至于武植和武松这边,在第二天,武植刚刚走出卧室,便看到了在院子中挥舞着刀练习的武松。
“弟弟,还在练习林护卫教你的套刀法啊?”武松缓缓收住气息,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哥哥武植。
这一看,顿时让他愣了愣神,他发现自己的哥哥好像变得好看了许多,个子也似乎长高了一些。随即顿时开口道:“哥哥,我怎么瞧着你越长越高,越来越好看了呢?”
“哦,是吗?”武植听闻武松的话语,神色微微一震。他也没想到,自己如今已然做了适当的伪装,却还是一下子就被武松给发觉出来。
“我怎么不觉得?可能是原来你没有仔细好好看过我吧?”武植强装镇定,故作轻松地对武松说道。
“是吗?”武松挠了挠头,却并未多想。在他看来,自己的哥哥越长越高,越长越好看,这显然是好事,所以他也就并未深究。
“对了,弟弟。如今我们已经找到住所,但光找到住所可不行,还得仔细想一想,以后该怎样在这汴京城内生活。”
武松闻言,立刻出声说道:“哥哥,不如我去码头上干苦力吧?我如今身强力壮的,哥哥你不是要跟苏大人学习吗?那你便专心跟苏大人学习,现在轮到我来养你了。”武松对着武植诚恳地开口。
“好了好了,我们现如今还有二百多两的银钱,足够我们生活好长一段时间了。至于谋生的事情,不如我们去苏府问一问苏师吧,苏师的弟弟苏辙苏大人在京为官多年,肯定知晓不少好的路子。”
武松听了,脸上并未露出兴奋的神色,他其实心底里不愿意自己的哥哥去求人的,因为这样一来会欠的人情越来越多。可如今,两人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所以武松并未言语。
武植看出了武松的担忧,心中却也暗自无奈。虽说自己现下有 200 多两的银钱,可倘若武松真的要拜周桐为师,那这消耗银子的速度必定极快。
要知道,古时候穷文富武可不是说笑的,练武所需的打熬筋骨的各类药材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银钱开销。
这区区 200 两银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所以自己必须得想方设法找到赚钱的路子,以维持生计。
之后兄弟俩出门,到街上购置了部分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而后回到了宋徽宗所借予他俩的住宅内。只因那住宅虽说配备有各类生活物品,但却缺少所需的大米、蔬菜。
第三天早晨,武植与武松两人早早起床收拾妥当之后,便朝着苏澈的府宅走去。
而此时的苏府之内,苏轼刚用过早点,看到武植两兄弟还未来找自己,心中不禁有了焦急之感。
正想让自己的弟弟苏澈派人去找,便听说门外来了两人,是来找自己的。顿时心中一动,疾步匆匆走出客厅,向府门外望去,果然便见武植与武松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你们俩怎么现在才来?我刚刚还想派人去找你们呢。”苏轼对着武植开口说。
“让苏师担忧了,因为我与弟弟在那天找住所时,路遇贵人,便陪那贵人游玩了一番汴京。而那贵人也慷慨地让我俩借宿到他的一处闲宅里面。所以第二天,我和弟弟收拾、准备了一下物品,因此耽误了时间,以至于今天才来拜见苏师。”
苏轼听闻武植的话,也未再多言语,而是领着两人进入了宅内。众人端坐之后,苏轼开口对武植说道:“守正,借你吉言。如今为师已被官家任命为国子监祭酒。”
武植闻言,即刻躬身道:“恭喜苏师,贺喜苏师。如此一来,苏师便能留在汴京了,也能够更好地为朝廷效力。”武植对着苏轼贺喜道。
“好了好了,我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俩。如今我身为国子监祭酒,是有权推荐人前往国子监求学的。
我打算把你推荐进入国子监的文院学习,把你弟弟武松推荐进入国子监的武院学习。不过呢,进入国子监是需要参加考试的。但倘若你们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入学,就能够成为上舍生。
要知道,上舍生每月都有 500 文的伙食补贴,另外还有大约 1000 文的奖励,这钱足够你们兄弟俩生活了。”苏试看着武植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的吗?”旁边的武松听闻苏轼的话语,顿时高兴地出声问道。
“怎么,武松小兄弟,难道还不相信老夫的话吗?”苏轼笑着对武松说道。
“不过武松小兄弟,你虽然武艺超群,但对于进入武院之事,也还可能要多加努力。因为国子监武院的入学测试,不仅考验你的拳脚功夫,还对于识字以及排兵布阵有所要求。
所以武松小兄弟,这段时间你便随同守正一起来跟我学习吧。虽然老夫对于排兵布阵之法并不精通,但我弟弟书房内有很多此类书籍的。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多加学习。”武松闻言高兴地点了点头。
“至于守正,这段时间你便每天晚上都来随老夫一同学习经义吧。你虽然能够识文断字,可如果想要考入国子监的话,还是颇具难度的,希望你能够认真学习,莫要懈怠。武植听完苏轼的话,恭敬地点了点头。
“这位想来便是哥哥所收的弟子武植武守正吧。”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声音。
武植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形挺拔,样貌与苏轼有几分相似的老者,缓缓向众人走来。只不过此人的相貌比苏轼显得较为年轻。
武植当即认出了这便是苏轼的弟弟,同时也是此处府宅的主人——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