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取代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月当空!
九月,刚刚平定魏地,韩信和张耳便从平阳出发,沿着汾河河谷,向北踏上了伐代的征途。
此刻赵国意识到了韩信灭魏后,一定会把目标定在赵国身上。相国陈余,长期耕耘赵国,不仅通古博今,还对赵国地形地势非常熟悉。他敏锐地捕捉到韩信出兵的行军方向,因太行山南北绵延千里,是防御汉军的天然屏障。韩信若想从魏地侵入赵国,必定是北上攻取代国,再迂回到赵国边境。赵国和代国本来就是一家,陈余还是代国的国王,只不过他留在赵国辅佐赵王歇,成了赵国的相国。代国主持国政的是相国夏说。
陈余便命令夏说率领代军南下晋阳(今山西太原),然后从赵国派出军队由骁将戚公率领前出代国,配合夏说阻击汉军。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余又调集赵国的主力部队在代国进入赵国的井陉关修筑堡垒。他想依据太行天险阻挡韩信的步伐。
这样,陈余在韩信前面设置了两道防守线。他对即将出征代国的戚将军说:“晋阳的东面是地势险要的太行山,西面有蒙山为屏障,南面又有霍太山为门户,北面还控制着进入代、赵两地的关卡,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后期,因赵国力守晋阳,长期抵御秦国的进攻,后来秦将蒙骜攻陷晋阳,失去了屏障的赵国没过多久也灭亡了。如今韩信用兵不在蒙骜之下,你和夏说必须尽全力守住晋阳,要守住晋阳,就必须先守住晋阳南部的邬县(今山西介休东北)。”
戚公领命而去,他到了代国后,将陈余临行前交代的话跟夏说重复了一遍。告诫夏说,要把主战兵力部署在邬县一带。夏说非常认同陈余的意见,但夏说觉得要想守住邬县,在其东北角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十分重要,如果阏与失守,邬县不保,邬县失守,晋阳也就完了。所以夏说为了防止韩信偷袭阏与,便调了一队人马去守阏与。
韩信从平阳出发后,派曹参为先锋,沿着汾河北上,兵锋直指邬县。在邬县东部与代赵两国军队发生激战。曹参身经百战,手下精兵强将尽是汉军精锐,夏说和戚公不敌曹参,戚公退回邬县,夏说则率领残兵退往阏与。两人以为只要守住邬县和阏与,韩信就不敢孤军深入,冒险袭击晋阳。
韩信初战得胜,立马抓住战机,命令曹参率领本部人马紧追夏说不放,要求尽快解决夏说后,再回师解决盘踞在邬县的戚公。韩信自己则带领张耳、张苍、靳歙等主力部队急行军一百五十多里路,直扑晋阳,由于代军主力以及援代赵军都在邬县和阏与,韩信轻松拿下晋阳。
曹参率军追到阏与后,即刻猛攻城池,守军已成惊弓之鸟,不战而溃。夏说被俘,阏与被曹参所控。
占领阏与后,曹参按照韩信的吩咐,转身向西,再次包围了邬县。戚公得知阏与失守,自知邬县难保,于是弃城突围。曹参指挥大军穷追不舍,将戚公斩杀于战场。就这样,代军以及援代赵军都被韩信消灭了。
韩信在晋阳得知曹参歼灭了代军和赵军戚公部队后,正酝酿着进攻赵国时,突然收到曹参派人送来一个坏消息,曹参回荥阳了。
原来,正当韩信和代军激战邬县的时候,荥阳方面汉王撑不住了。如果荥阳失守,就直接威胁到关中。汉王苦心经营的根据地一旦丢失,后果就严重了。汉王于是下令抽调曹参回师荥阳救援。
不得已,曹参只好率领主力南下回到荥阳。
曹参主力一撤,韩信开辟北方战场的计划就成了半拉子工程。韩信的北伐军中,最精锐的便是曹参的步兵和灌婴的骑兵。
张耳带来的三万汉军战斗力与前两者差距甚远。在张耳刚刚与韩信汇合的时候,因荥阳战线吃紧,汉王已经将灌婴的骑兵部队调回荥阳,只留了两千骑给韩信。现在又把曹参整支部队给抽回去,北伐军只剩张耳带来的三万人了,而且这三万汉军都是汉王临时拼凑起来的。韩信北伐军手下的战将就数曹参和灌婴能打,他们两个被调走,韩信只剩下靳歙这一员战将了。张耳和张苍毕竟是文人,打仗并不在行,韩信一下子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韩信的情况是兵员不足,战将缺乏,而赵国这边的情况呢?
陈余得知代国战败,戚公全军覆没后,便与赵王歇统领赵国大军屯兵井陉道东面出口(今山西和顺县),号称二十万大军。在那个年代,从代国进入赵国,这是唯一的通道,不存在其他可供韩信选择的路线。所以陈余放心地把宝压在井陉口,他要在这里将韩信一网打尽。
井陉道是山西穿越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赵国境)的主要通道。长数百里,路两边是崇山峻岭,山脚下一条小路非常狭窄、建在山岭沟谷中,道路狭窄且坡高路陡,最陡处达到了45°以上,最窄处仅3米左右。
赵军只要守在东边出口,静候韩信历尽千辛万苦穿行出来,再以优势兵力发动进攻,便可轻松拿下韩信。
陈余信心满满,他知道楚汉正在荥阳激战,韩信能带到赵国的兵力不可能多,赵军守在出口处以逸待劳,韩信必败无疑。
这时,韩信也犹豫了。手下只有临时拼凑的三万人,既无精兵,也无良将。以三万弱旅对二十万精兵,还要穿越井陉道,自己又是进攻方,还是疲惫之师。各种条件都十分不利,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占优。
回顾彭城之战,项王也是以三万骑兵闪击汉军五十六万,取得辉煌战果。但是,项王的三万是精锐骑兵,又是突然袭击。韩信如今哪一点都不沾边,他还能打得下去吗?
能。
要不怎么说韩信是战神呢。
韩信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还是要打下去。他对张耳分析道:“现在的局面非常困难,汉王在荥阳苦战,抵御项羽的进攻,不是到了危险时刻,不会抽调我们的主力。荥阳方面对我们这里寄予很大的希望,我们只有不断进攻,扩大战果,才能从侧面给项羽造成威胁,迫使他首尾难顾,从而减轻荥阳的压力。”
韩信站在汉王的立场看待战局,宁愿自己承担风险也要为汉王分忧,确实没有辜负汉王的重托。张耳作为副帅,又与陈余有着深仇,他支持韩信的决策。
韩信又对张耳分析了陈余的问题:“陈余是一介书生,擅长高谈阔论,战场上随机应变能力不足,作战办法不多。”张耳太了解陈余了,他见韩信说道点上,频频点头。
韩信接着分析了汉军的优势,他说:“我军连接打了几个大胜战,军威盛,士气旺。敌军已经被我们吓破胆,只要指挥得当,我们完全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定下决心后,韩信便派出侦察人员,潜入赵地,打听,了解赵国方面的动向。
不久之后,这些侦察人员陆陆续续回来,反馈的消息令所有人大吃一惊,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
赵国得知代国灭亡后,举国动员,征集了二十万大军,赵王歇和相国陈余已经带领赵军从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出发,部署在井陉口一带准备阻击汉军。
当汉军将领们听说赵国动员了二十万大军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近乎十倍的兵力差距,这仗还怎么打。
韩信对诸将说:“陈余迂腐,不懂兵法。他集赵国全军二十万驻扎在井陉口,看起来声势浩大,但真正打起仗来,铺展不开,能真正交战的也不过几万人。只要我们大胜一战,赵军必然崩溃,我们就能拿下赵国。”
虽然韩信这么自信,但必竟太多的不利因素,大家对打一场大胜都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