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记忆力差怎么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改命记实录!
“咦,咱们前面说到哪儿去了来着?”我看着青牛师父笑问道。
“我们说到了节欲。
手淫,意淫,心动都是欲。”
“对对对,刚刚说,节欲不只是说的不结婚,对吧!”
“嗯,古人节欲,不单是性欲,而是指的是三个方面。”青牛师父娓娓道来,“一个是:节情志,以养生。
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就是我师父讲的那个,平时没办法干扰到内脏,一生气,瞬间就把自己的小心脏儿,气的扑通扑通的。”
说道这里,青牛师父又笑了起来。
看起来,他特别喜欢他师父讲的这个小笑话。
我接口道:“一激动,血液还容易上头。
万一脑出血,就麻烦了。”
青牛师父点点头道:“所以,节情志,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二位是,节食欲。
修炼讲究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类证治裁》讲: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精化气,气化神。
《清宫秘方大全》也有记载:精生气,气生神,精极则无以生气,故瘦弱少气,气弱则不能生神。
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指的就是水谷之精。
也就是我们吃的东西。
我们吃的东西,从胃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吸收。
这个吸收过程,就是气化的过程。”
我举手示意了一下,打断了青牛师父的话:“吸收食物,是气化的过程,这个就是炼精化气的意思吗?
炼精化气这个词,有点儿玄乎。
不太好理解。”
青牛师父愣了一下。
大概这个问题,是真的不好解释。
他想了一会儿,才笑着说道:“炼精化气,不是简单的指吃饭的意思。
炼精化气,精的原材料,有先天之精,也有后天之精。
咱现在说的,只是后天之精,也就是说,水谷之精而已。
心与小肠相表里,两者五行都属火。
经过胃消化的食物,在小肠里,被火所气化。
这个过程……”
他又想了一会儿,试图解释明白“气化”这个概念:“食物要想被人体所用,得气化之后,才能被人吸收。
气化的这个过程,是耗能的。
如果吃的太多的话,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去气化它。
所以,如果吃多了,人就会感觉累,犯困。”
“吃多了,会撑得犯困,这我倒是经常有体会。”我笑着道。
我想到了,佛家、道家,都提倡辟谷。
这得节约了多少能量。
青牛师父,还在抓耳挠腮的想措辞:“气化这个事儿,该怎么说呢?”
他很想给我介绍明白,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挠了一会儿,他比手画脚道:“你试一试,我这样说,你可不可以理解哈。
就是人,从刚出生开始,那么小小的一个人,是怎么长大了的呢?
当然,是吃饭。
但是,吃的是饭,长出来的,却是个人。
这百十来斤的人,是怎么从饭里,长出来的呢?”
他担心我还不明白,又捏了捏我的胳膊道:“哪怕你是天天吃菜长大的,你这肉,也是人肉。
而且看起来,是与蔬菜毫不相似的肉。
与吃肉长大的人比,你们的肉,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
这就是气化。
不是简单的把食物,吸收了。
而是气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维持人的生长。”
我认真的想了一下。
人从出生开始,小小的一个小团子。
长大到现在。
多出来的这一百来斤,是人肉。
是吃饭,长出来的人肉。
把饭,变成了肉……
这就是气化吗?
我不清楚。
但是,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倒是很有意思。
青牛师父摊了摊手,放弃道:“我也只能,解释成这个样子了。”
“挺好的挺好的,”我喜笑颜开问道,“还能怎么节欲养生?”
青牛师父道:“哦,第三个就是情欲了。
有句老话说:顺成人,逆成仙,玄妙就在颠倒间。
人,如果顺从自己的情欲。
泄精,就生出来个小孩儿。
这就是,顺——成人。
反过来,有一种养生方式叫,还精入脑。
精藏于肾,肾主骨,骨生髓,髓通脑。
如果纵欲过后,反应会迟钝,记忆力下降。
逆反的这个过程,叫还精入脑。”
不等我问,他先投降了:“顺成人,逆成仙哈!
我现在,也还是个人。
神仙的事情,我不了解。”
我笑道:“好好好,不问神仙的事儿,就问问人的事儿。
精气神,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做,才更利于身体的健康?”
这个问题,青牛师父倒是很熟悉:“丹阳宗师明确提出:学道者不须广看经书,……养气最为上策。
心动,则神疲。
气乱,则精摇。
所以,除了忌酒、色、财、气外,保持心中清静,过简单自然的生活,最能修性养命。”
我总结道:“生活简单,欲望少。
心不动,神不疲,气不乱。
对吗?”
“嗯嗯,”青牛师父又想起一条,补充道:“体力劳动,也可以促进精化气。
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脑子不够用。
要么精不足,无精可化。
要么气不足,不足以化精。
要么神不足,休息不够。
要养精,就节欲。
要养气,就少耗费。
比如吃饭、说话,都很耗气。
少吃,少说。
要养神,就是早点儿休息,注意睡子午觉。
再加点儿适当的运动,促进精化气。”
我悠悠的叹了口气,感觉好像也挺复杂的。
青牛师父笑道:“无非还是阴阳平衡,你再慢慢捋捋。”
我想了想道:“也是,好像讲的主要无非就是:心不动,气不乱。
不过,还是感觉有点儿虚。”
青牛师父笑道:“对啊,人类大脑的结构,对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印象才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