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松筠书院保送名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贪官女县令,逆天改命在荒县!
宋锦书疯狂搜索原主的记忆,她记得好像原主刚上任时确实有这回事。
那会儿她已经安逸躺平月余,每日想着吃喝玩乐,对县城事务一点都不关心。
曾有学子上门求她,原主因此拿了不少好东西,人家让写什么便写什么。
宋锦书正想着,就听到外面有人找。
“大人,有人提礼找您办事!”大头眨巴着大眼睛,声音洪亮道。
去年这个时候,大人吩咐过,若有书生上门,带礼的才能放进来。
栗子刚走到院门,就听到大头的话,他气的扭曲了脸,没好气的瞪了大头一眼。
然后高声说道:“大人外面来了一群书生,说是想询问您关于松筠书院的报考名额。”
“我出去瞧瞧!”
在大头说话的时候,她就已经起身,走到门口就听到栗子的解释。
看来这些学子都是为了松筠书院的保送名额来的。
既如此她要好好筛选一番了,毕竟人家从她县里考出去,也是算功绩的。
会客厅内。
学子们汇聚在一起,每个人都暗中观察着其他人带来的礼物。
谁轻谁重一目了然,有的带的礼轻了,暗自后悔,有的人礼重了心里得意。
毕竟去年他们可听说了,泾阳县保送去松筠书院的学子只看送礼轻重,不看学识。
现在在场的人都是各县的富商之子,学识比别人差,但穷的只剩下钱。
宋锦书人未到,声音先道:“让各位学子久等了。”
诸学子动作划一地朝着宋锦书低头行礼:“学生见过大人。”
宋锦书走上高位,和蔼可亲地让他们都坐下,然后说道:“诸位学子的来意本官都明白,你们都是我县的精英,是我县的骄傲…”
“此番松筠书院招生在即,我定不会让有才之士谋尘,大家可都要加把劲,把自己的才华全部展现出来,不要耽误自己的前程。”
在场的学子闻言都红了脸,宋大人是在点他们学识不行,所以想这些邪门歪道?
他们每个人心里顿时没了底气,有人小心翼翼道:“大人客气了,能被大人选中,是我等福气。”
看来这个礼还是拿得轻了点。
宋锦书看着他们都彬彬有礼,衣着体面,想来都是富贵人家。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穷苦人家可供不了一个读书人。
“不知各位是哪家的?”
基本的家庭背调是宋锦书一贯的行为,能多帮助一个贫困学生是一个。
学子们闻言纷纷说起自己的家世。
“学生是封登县张家的……”
“学生是大方县王家的…”
“学生是静安县…”
“…密云县…”
“学生是广饶县的…”
待所有学子说完,宋锦书的笑容僵在脸上,怎么都是其他县的?
本县一个都没有?
宋锦书心里惊讶,同时又有疑惑:“各位学子应该都知道吧!松筠书院仍是顺安府第一书院,里面的教学质量都是拔尖的…”
“山长为了各县的发展,所以决定每个县每年都有十个保送名额。”
“这十个名额有多么珍贵,想必你们都知道,你们都不是我本县,怎么来我县竞争名额了?”
毕竟没有谁愿意把自家的好东西分享给外人,他们怕不是傻了吧?
学子们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是读书人,比普通人更知道礼义廉耻,所以红着脸解释。
“学生听说宋大人心胸宽阔,不局限于本县学子,所以学生厚颜,带着礼物求大人行个方便之门。”
说着他便让身后的书童把礼盒抱过来,亲自打开匣子,展示给宋锦书看。
宋锦书沉默……
合着都是来找她开后门的!
宋锦书只愣了一下,回过神,温和但坚定的拒绝道:“抱歉啊,你们的请求恕我不能答应,本官相信以各位的学识都能在自己县里争取到这十个名额。”
说完她端起茶杯,表示好走不动,学子们见状面露难堪。
那学子的礼是他们中最重的,若他都不能达成目的,他们的就更别想了。
要么是宋锦书胃口变大,要么是她真的不想卖名额。
学子们期待而去,失望而归。
有的人放弃,选择回去和县里的学子拼一拼。
有的人另辟蹊径,准备回去多准备银两,再度上门拜访。
总之不管如何选择,今日都没有人能够如愿。
在他们离开之后,泾阳县的学子躲在角落偷看,内心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谁让他们没有好的家世,家底又不厚呢?
不过有这种想法的占少数,更多则是期待和蠢蠢欲动。
宋锦书这一年来的改变和态度让他们升起了一丝希望。
宋大人不是贪财之人,她应该会为他们拒绝其他县的学子,把名额留给本县的吧!
而宋锦书在人走后,也立即下放一道指令,张贴学子保送考试的公告。
此时的县衙一举一动都被这些学子或者学子家人看在眼里,他们第一时间去看了告示。
当看到这消息后,全县都沸腾了,一个传一个,一天的时间便传开了。
所有学子,不管是在家自学,还是在其他县的私塾,全部来县里看公示。
在反复确定时间后,大家拼命的回家埋头苦学。
宋锦书遇到难题,组织考试她在行,可学识也就一般。
原主的学识也就比他们好一些,之所以考上举人,一方面是那一年正好举人扩招,而原主自个押中了大题。
现在要她一个人批阅卷子,想公平公正,不带个人主观意识,是一件难事。
因此宋锦书找上了卢若瑜,卢若瑜听说此事没有推辞,点头答应了。
在十日后,松筠书院保送考试正式进行。
对于泾阳县学子而言,这代表着他们是否考上顶级大学,也代表着他们以后的起点和前程。
学子的态度堪比面对科举考试。
宋锦书亲自监考,态度严谨认真,学子们却松了口气。
大家公平公正竞争,剩下的便看真才实学了。
在上座的宋锦书一边监考,一边思索问题。
她才意识到,泾阳县竟然没有像样的县学和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