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 第38章 迪化的朱佑樘

第38章 迪化的朱佑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徐志道从朱红宫墙之内缓缓步出,脸上满是难以言喻的无奈与无语。

“这都什么事儿啊!一个皇帝,一个大学士,居然搞起了偷听这一套。

想问什么直接问不就得了,我又不是不说。”

他眉头紧皱,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御书房里的那番场景。

朱佑樘一脸愧疚地望着徐志道,轻声说道。

“济危啊,这两年你代课讲授的内容,朕暗中安排杨廷和在门外聆听记录。

你那些高见卓识,真让朕大为震撼,你简直就是上天赐予大明的祥瑞。”

徐志道先是一愣,心中虽因被偷听而略有不悦,但见皇帝如此诚恳致歉,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朱佑樘接着又道。

“你所传授的学识,朕已让工部尚书秘密安排制作,许多东西也已在宫内悄悄试验。

朕不得不承认,你是能定国兴邦的大才。”

徐志道这才明白,自己在皇帝面前已毫无秘密可言。

可他又无法解释自己为何懂得这么多。

“圣上……”

徐志道刚要开口。

朱佑樘摆了摆手,说道。

“你无需解释,朕知道世间有人生而知之,你想必就是这类人,总不会是神仙托梦吧?”

徐志道本想提及神仙托梦之事,却被朱佑樘这一句话堵了回去,心中暗自腹诽。

“啊,对对对。

你是皇帝,你说了算,你高兴就好。”

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心中不禁担忧,朱佑樘虽坦诚相告,可这做法实在让人有些后怕,万一被误会徐家有谋反之意,那可就百口莫辩了。

朱佑樘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说道。

“济危莫要挂怀,朕让杨大学士偷听,实在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考虑。

你的学识若能在天下推行,必能让大明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安乐。

朕是怕你像一年前那般,沉默不语。”

徐志道拱手苦笑道。

“圣上英明,学生自当倾尽所学,为大明效力。

只是有些东西太过新奇,怕难以被接受,需慢慢推进,还望圣上莫要急于求成。”

朱佑樘点头称是。

“朕自然明白,可朕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将你的高见付诸实践,解决大明诸多难题。

不过朕也知晓做事需循序渐进的道理。

对了,神机营的火绳枪依你所说的撞击打火方式改造后,已解决了雨天受潮无法使用的弊端了。”

徐志道满心疑惑,心想古代竟有如此厉害之人。

其实他对枪械原理一知半解,只是曾提及若将火绳枪点火方式改为摩擦打火,稳定性会大增。

就这一句话,大明那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便将燧发枪提前研制出来,这足以说明并非技术限制了他们,而是思维束缚了他们的创造力。

“圣上,还有何事不妨一次性说完。

学生有些想法只是担心难以达成,才在国子监讲述,怕做些无用功。”

朱佑樘立即说道。

“蒸汽设备还有点问题。”

“???啥???

蒸汽设备???

蒸汽机?”

徐志道回忆起之前在国子监讲授的内容:刚开的水就能将壶盖推起,若是更大的水壶岂不是能带动更大的物体?

朱佑樘说道。

”其实在太宗年间,蒸汽设备就已经在大明宝船上使用了,只不过仁宗禁海后,这项技术就被尘封了。

你那日授课时所说的,朕才联想到大明其实有这项技术,但是在你口中说出,朕怎么样也都要尝试一下。”

(《天潢玉蝶》中就有记载:永乐宝船长约百五十米,钢制其骨,水炊其动。)

此后徐志圆睁双目,全神贯注地聆听朱佑樘滔滔不绝地言说将近一个时辰。

没成想自己竟然已经默默的将大明改变的有些陌生了。

临出宫时,徐志道最后就记住了一句话。

“游击战是你发明的,正好利用鞑靼小股入侵北方之时,实验一下。

你作为创立者,朕再配给你全新的神机营,此次就作为你出世的舞台。

朕看好你。”

当徐志道出宫后刚吐槽完朱佑樘,就被一名中年文士拦住了去路。

“徐监军,在下首辅府管家,我家老爷有请。”

徐志道心中暗自诧异,他原以为刚从宫中出来能稍作喘息。

却不想被首辅府管家拦住去路,听闻刘健有请,当下也不敢怠慢,随着管家匆匆而去。

一路上,他满心疑惑,猜测刘健是否是因为出征之事召见自己。

很快,便抵达了首辅府。

这府邸庄严肃穆,透着一股凝重的气息,仿佛也在预示着即将商讨之事的严肃性。

管家带着徐志道快步走向一处偏厅,还未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刘健的训斥声。

进入偏厅,刘健抬眼看到徐志道,微微点头示意他上前。

“徐监军,你来了。”

“刘阁老。”

面对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刘健,他没法像面对其他人那样放松。

刘健神色凝重,目光直视着徐志道开门见山地说道。

“徐监军,你需知晓,这监军一职在我大明自来便是由文官出任。

此乃祖宗定下的规制,从未有过例外。

而你,如今算是打破了这长久以来的惯例。”

徐志道心中一凛,赶忙拱手回应。

“阁老,学生惶恐,此皆陛下旨意,学生不过奉命行事,绝无半分僭越之心。”

刘健微微摆了摆手。

“老夫并非是在指责于你,只是想让你明白,这一破例之举,已然在朝中引起了诸多议论与侧目。

你虽得陛下赏识,可也因此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那些恪守成规的老臣们,心中自是颇有微词,对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密切关注着。”

徐志道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

“阁老,学生深知此举可能引发的波澜。

但学生一心只为大明的安宁与兴盛,所行之事皆出公心。

只盼能为抵御鞑靼略尽绵薄之力,还望阁老能够理解与支持。”

刘健轻轻叹了口气。

“你的心思老夫明白,陛下对你寄予厚望,欲借你之力推行新的理念与战法,以应对当下的困局。

可这朝堂之上,利益纠葛错综复杂,并非仅凭一腔热血就能顺遂行事。”

话锋一转,刘健问道。

“对了,你缺文书不?

刘梓轩,去给徐监军见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