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旁门左道一条龙 > 第33章 大衍求卦

第33章 大衍求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旁门左道一条龙!

元鸣之前看腾野占卜寻鸡,颇为有趣,就磨着老头想学,腾野一直没顾得上理他。

腾野摸了摸胡子,说道:“那不过是雕虫小技耳,也罢,难得你有心,我传你就是了。”

说完他起身到内屋,取来一本帛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蝇头小楷。

元鸣接过一看,是本手抄本《易经》,帛书颜色发黄,质地像是绢帛又像是兽皮,一看就很有年头了。

腾野叹了口气,一脸缅怀之色地道:“这本《易经》还是我的师傅传给我的,当时我也是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懵懵懂懂。一晃多年过去了,少年子弟江湖老,岁月不饶人啊!”

《易经》元鸣早已经听腾野讲解过,既然这是腾野的老师留给他的,这么多年了,怕是老夫子的心爱之物吧?

君子不夺人所好,元鸣推辞道:“这本书先生收藏了这么多年,我还是不要的好。况且《易经》我早已学过了。”

腾野摇了摇头,说道:“易之博大,无有穷尽。这本手抄本《易经》历经无数代勘校、注释,凝聚多人的心血,怕是最详尽的一本了。你好好保存,多加参悟吧。”

说完腾野又从随身口袋里,掏出三枚黄澄澄的铜钱,向元鸣传授了这六爻占卜法。

古人卜筮之道的起源,远在《周易》之前,先民们便懂得卜筮的法门了。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周礼》记载春官太卜掌三礼,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连山》、《归藏》早已失传,如今仅有《周易》传世。

《周易》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伏羲,当时仅有其图形,尚未有文字。周文王又将其进一步演化为为六十四卦,又加以辞,是为《彖辞》。

周公赋予爻象,各作《爻辞》。最后孔子作《十翼》。于是就成书于现在这个样子,史称“易经四圣”。而《易经》也成为后世阴阳五行哲学的鼻祖!

占卜一道,当然也是传承自《周易》,万变不离其宗。虽然更严格来说,卜筮之道起源要早于《周易》,但只要是占卜之法,都不能离开《易经》的范围!

占卜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的占卜使用蓍草,通过三演十八变求得一卦,此法为最早的八卦筮法。

为什么要使用蓍草呢?

《碑雅》里解释“蓍”字说“草之多寿者,故字从耆”。

耆,古代六十岁称作耆,泛指长寿。

蓍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蚰蜒草”、“锯齿草”。茎直立高一米左右,一本多茎。夏秋间开白色小花,深秋枯槁,来年逢春又生。

蓍草每年生一茎,百年之后百茎丛生,才可用来占卜,据说这样的老草才能具有灵性。

人老成精,草老通灵啊!

《博物志》上也说“蓍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

这三演十八变求卦的方法,《易经》里面说得很明白:“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勒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勒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具体做法就是,准备五十根蓍草,将一根拿出来不用,放在一旁。另将四十九根合拢在一起,以象征天地未分之际宇宙是浑然一体的“太极”混沌状态。

此时,占卜者要上香祷告,静坐凝神,心中默念所卜事宜。然后端坐桌前,合拢四十九根蓍草成一把,然后信手分为二份,左右各一堆,放在桌上,这象征“天地始分,太极生两仪”。

然后,从左边一堆里取一根蓍草放在左手的四、五指节中夹住,这叫“挂一以象三”。

三才,即天、地、人三才。

完成这套程序后,轮到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了。

它要求以四根蓍草为一组,先用右手一组组分数左手的蓍草,然后用同样方式,再以左手分数右边的蓍草。

揲者,手持而数之意。蓍草是四根一组,以象征四季。四十九根去掉一根“人”后,所剩的四十八根能被四整除,所以不管左右手各持多少,分数完左右两边的蓍草后,每只手中的蓍草必有余数。

“奇”就是以四根蓍草一组分数完后的余数。“扐”是手指头缝的意思,每次数剩零余挂在指间称扐,五个指头有四个扐,零余蓍草挂在哪两个指间是有讲究的。

try{ggauto();} catch(ex){}

按要求,左手蓍草的余零置于左手中指与无名指间;右手蓍草的余零置于左手中指与食指间。这个动作具有象征性,即以余零象征积日而成闰月,所以称为“归奇于以扐象闰”。

古时历法,五年之中有一次闰月,“五岁再闰故扐而后挂”就是指的这种古历。

头一次“象闰”之后,按古历几十个月后还要有一次闰月,所以要“再闰”。

“再闰”仍以四根蓍草为一组,一组组分数完。不要忘记,四十八能被四整除,在“归奇”之后,所剩的蓍草“再闰”时,也肯定是四的整倍数。

所以,这时两手蓍草的剩余数亦有一定规律,即它们相加不是四就是八。也就是左手若余一根,右手必余三根;或相反,左手若余二根,右手也必余两根;左手若余四根,右手也必余四根;出不了这四种情况。

这时,置于左手指间的剩余蓍草数不是四根就是八根,加上原先置于无名指与小指间的那根象征“人”的蓍草,左手上不是五根就是九根。把这五根或九根拿掉,左右手的蓍草数不是四十四就是四十根。

左手上的这个五或九就叫作“过揲之数”,这个数要记下,最后用得到。以上的过程分为“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步,也叫做“四营”。四营完成就叫一易,也叫一变。三变才能算出一爻。一卦六爻,也就是十八变。

第一易得到的过揲之数完成后,将这五根或九根蓍草放在一旁,剩下四十或者四十四根。随意左右一分,再从右手抽出一根,左右手分别用四去数,按照第一易的方法,得到余数不是三就是七,加上从右手抽的一根,得到不是四就是八。这是第二易。

用剩下的蓍草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余数四或者八。

完成第三易。

三易都完成之后,可以得到三个数,将四、五作为少数,八、九作为多数。总共有四种情况:两多一少,为少阳,是不变的阳爻;两少一多,为少阴,是不变的阴爻;三个多数,为老阴,是变动的阴爻,在卦中会变为阳;三个少数,为老阳,是变动的阳爻,在卦中会变为阴。这也体现了事物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道理。

这样可以得到一爻的结果。按照上面的方法,重新来过,总共六遍,得到六爻,成为一卦。爻的顺序当然是由下到上的。老阳和老阴为动爻,动则变,即阴阳转变之爻。阴变为阳,阳变为阴,在变之前的卦称为“本卦”,变之后称为“之卦”。根据本、之卦卦象、爻辞推断出占卜结论

这种传统的三演十八变求卦方法十分繁琐。

后来据说由一代仙师鬼谷子改为以铜钱占卜,这就是正宗的纳甲起卦法。

腾野传授给元鸣的正是此法。

具体做法是取三枚铜钱,以有字的一面为阴面,无字的背面为阳面。然后净手,安心,意念集中在所测之事上,不要被外界其它的杂念干扰。

然后,两手合住铜钱,随意摇动,轻掷于地。观察铜钱落地的阴阳面个数。若出现三个阴面,则记作老阴;出现两个阴面,记作少阳;出现一个阴面,记作少阴;出现三个阳面,记作老阳。

这样的话,初爻就形成了。

按照这个方法,连摇五次,得到剩下的五爻,然后组成一卦。

推算出本卦、之卦,再根据卦象推断出所卜之事的大体结论。

所需注意的是,即便所卜的是同一件事、出现同一副卦象,但是占卜人不同,那么有可能推断出的结论不同。这体现了卜之莫测以及占卜人对卦象、爻辞的理解水平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这也正是占卜的奥妙所在。

腾野演示了半天,元鸣大体明了了这方法。

他又把起卦的三枚铜钱一并送给了元鸣。

这三枚大贞朝开国皇帝所铸的“开元重宝”母钱,也是当年的师父传给腾野的。

铜钱经过多年的使用、摩挲,变得油光水滑,金光灿然,不用说也是灵性十足了。

元鸣欢喜地接了过来,爱不释手,说道:“这敢情好,有事没事我就卜上一卦,依天命行事,也好图个心安理得。”

腾野瞪了元鸣一眼,撅着胡子叱道:“胡闹!命运、天机一说,神鬼莫测。虽虚无缥缈,但也须敬而畏之。卜之一道,乃预知未来,洞察先机之术也,应当心事虔诚,珍而重之,岂能亵玩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