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杜曲遇秦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长安,太极宫中,
刚从泾州前线返回的李世民正在接受加封诏书,皇帝册封他为秦王,加雍州牧,仍兼尚书令、左武侯大将军、西讨元帅。
他的兄长李建成则被正式册封为大唐太子,四弟元吉被封为齐王、加镇北将军、并州总管、总领十五州诸军事。
这一天,皇帝还同时册封了宗室黄瓜公李白驹等九人为郡王。
册封仪式结束后,李世民回到自己居住的西宫承乾殿。
妻子长孙氏上前迎接,
“二郎,妾有孕了。”
听到这个突然的消息,李世民愣住,脚步停下,好一会才终于回过神来,欣喜不已道:“你怎么不早点写信告诉我。”
“殿下在前线领兵,妾不敢分殿下心,”
李世民上前去摸妻子的肚子,长孙氏赶紧推开,“才两个月呢,离显怀还早。”
“哈哈哈,那我也要摸摸我儿子。”
“你怎么知道就是儿子。”
“头一个,肯定是儿子。”
李世民今年才刚过二十岁,妻子也才十七,但其实两个结婚都四年多了,观音婢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只不过结婚时较年轻,便没那么早圆房,去年带兵攻入关中后,李世民把妻子接来长安,才正式圆房。
“殿下,房记室求见。”内侍张阿难进来禀报。
李世民叹道:“这个玄龄啊,是一点空闲也不给我啊。”
“房记室好像有很要紧的急事求见。”张阿难提醒,这位干瘦的宦官是承乾殿中的总管,官职是五品的内给事,却有个汶江县开国侯爵位。
他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是梁朝散骑侍郎,他侍奉过隋朝太子杨昭,当年还参与了雁门勤王,因此与李世民相识,后来成为李世民心腹,传说还是位用剑高手,随李世民从河东南下关中时,甚至披甲纵马随李世民战阵冲杀,得到李世民勇冠三军的嘉奖。
“好吧,请他来。”
房玄龄一脸忧色,“殿下可知,东宫向陛下建言,将秦王府官员调到外地任职?”
“我刚回来,还不知此事。”李世民闻言也是皱眉。
“朝廷已经下旨,被迁外地的人非常多。”房玄龄道。
李世民也不由的急了,“我在前线统兵打仗,太子怎么能背后捅我刀子?”
“殿下,如今府中幕僚去者虽多,但不足忧,唯有一人,绝不能走。”
“你是说克明?”
“没错,杜如晦聪慧,能洞察事理,此人有王佐之才。大王若为镇一方,那用不上他,如果以后要经略四方,那就非杜如晦不可。”
“克明外调何职?”
“迁陕州总管府长史,陕州总管是今日加封为永安王的李孝基。”房玄龄道,太子李建成跟李世民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太子明显已经开始在防范这位屡立功勋的兄弟了。
把秦王府那些幕僚迁往外地,就是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陕州总管府是新设,首任总管是皇帝李渊的堂弟李孝基,杜如晦出任长史,这也是对他才能的肯定,这是从五品上阶。杜如晦原本仅是八品的赵国公府兵曹参军,现在一下子迁升五品。
李渊也是想让杜如晦好好辅佐堂弟李孝基,经营潼关外的陕虢之地。
“要不是你提醒我,我就要失去杜如晦了,你和如晦,乃是我的左膀右臂,一个都不能少。你马上替我拟一道表章,我一定得把如晦留下。”
房玄龄提醒李世民,杜如晦的调令已下,而且是由八品升迁五品,如果要留下杜如晦,一定得考虑这点,得给杜如晦的官职提一提。
否则,岂不成了拦人升迁之路了。
只是李世民刚晋封为秦王,但他的幕僚长史和司马都早有人了,长史权弘寿、司马豆卢宽,都是在太原起兵后,就被李渊安排到李世民幕府的。
就连主要的秦王国官,皇帝也安排了人,咨议参军是窦纶和萧璟,窦纶是皇后族人,萧璟是萧瑀的哥哥,秦王友则是于志宁,于家关陇贵族集团中的名门,李渊入潼关后,于志宁是带头来迎接的。文学姚思廉、颜师古,东西阁祭酒王达和权万春,也都是起兵不久后,就投奔李渊,然后安排到他幕府的。
这些人占据了幕府主要位置,个个都很有来头,不能轻易挪动。
“我建议殿下表留杜如晦,让他任秦王府属兼兵曹参军。”
属,是正六品上,和掾是王府幕僚里仅次于长史和司马的官职,这两个官职相互配合,协助长史和司马工作,负责王府具体事务的执行和管理。
房玄龄现在担任的记室参军,是李世民的机要文秘,品级从六品上,王府的诸曹参军则是正七品下。
虽然秦王府属是正六品,不及陕州总管府长史的从五品,但一个是辅佐秦王李世民,一个是辅佐永安王李孝基,肯定也不一样。
“陛下要调其它人,我可以放,但杜如晦,我一定要跟陛下请求留下。”
一番商议后,李世民马上又去太极殿求见父亲,当面陈说要留杜如晦,李渊拉着儿子一起坐在皇帝御榻上,最后还是答应了他这个请求。
try{ggauto();} catch(ex){}
李世民从太极宫出来,房玄龄急忙询问结果。
“陛下已经同意杜如晦留任秦王府属兼兵曹,不过也没免去他陕州总管府长史之职,”
“殿下何不现在去城南杜曲走一趟,当面跟如晦聊一聊。”
“好。”
李世民便与房玄龄骑马向杜曲赶去。
少陵塬下,潏水河畔。
丰乡侯府,
接到外任陕州总管府长史的杜如晦,回到杜曲家里,做着上任的准备。
丰乡侯府很大,布局是内外两进廊院加侧院,外院狭长内院方阔,内院正中是两座中堂以连廊相接,形成工字厅,四面房屋围一圈,皆有回廊相连,另外东西还都有一个跨院,并带有一个大后花园。
杜如晦家住在西跨院,这个跨院也是内外侧三院组成,三十多间房还带有后花园。
丰乡侯夫人郭氏和杜淹是住中院,嫡三子杜锐住西跨院。
东跨院原是分给杜如晦父亲杜吒的,杜吒去世后,现在杜如晦兄弟三人同居。名义上杜如晦三兄弟跟郭老夫人还有叔父杜淹、杜锐那边也还是同居共产,实际上他们早自己分出来过了。
甚至东跨院通往中院的门都锁了好些年了。
郭氏向来厌恶丈夫前妻留下的杜吒这房人,杜如晦兄弟几个从小受气,也不愿意往那边凑。
平时两边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但今天中院那边的杜三郎杜城却带着女婿郭二郎来到东跨院,后面还跟着中院郭夫人的宝贝孙女杜十娘,
杜如晦有点意外,更意外的是杜三郎跟杜十娘还带了个外人来拜见。
“这位是御宿川罗家堡李逸李大郎,上次那个焖烧杯就是从李大郎那得来的,他一直想要拜见大郎。”
杜如晦看着他们带来的这个年轻人,年轻、高大,他站在那里如白杨般挺直,面带着微笑,那目光不卑不亢,丝毫没有小民对世家大族的那种敬畏。
“阿兄,李郎是来给你送请帖的,神禾塬冯家堡的董秀才要收李郎为学生,特让他来送贴邀你去见证呢。”杜十娘见堂兄坐那不说话,赶紧出声。
杜如晦侧目看了眼十娘,他很意外怎么十娘会帮这个年轻人说话。
“董秀才与我是忘年交,才学和品德都为我所敬重,没想到他要收学生了,”杜如晦之前收了郭二郎送他的焖烧杯,很特别的一个礼物,他转送给二皇子了,对杯子原来主人李逸,并没很在意。
可现在,杜如晦对李逸挺好奇,既能让杜三和十娘都这般为他说话,甚至还能让董秀才收为门生。
董秀才被人称为冷先生,学问好但脾气也臭,连权贵都绝不奉承的人,为何却要收一个不久前刚还俗的小道士为学生?
杜十娘在旁边道:“李郎打算开一所私孰,免费招收村里孩童教授,不仅不收他们学费,还提供一餐午饭,还提供纸笔,”
杜如晦再次惊讶,
这人真只是个刚还俗的道士,一个乡下小村长?
杜如晦跟董秀才往来多年,既然董秀才都要收这人为学生,甚至还这么隆重的下请帖邀请朋友见证,那说明这年轻人肯定不同一般。
“明日神禾塬上冯家堡的私塾里拜师礼是吧,好,我一定前往。”杜如晦收下了请帖。
“谢杜郎能够赏光。”
杜十娘笑着拿出一副装裱好的字来,“阿兄,我知道你喜欢书法,我这副瘦筋千字文绝对能让你喜欢。”
当这幅字在杜如晦面前展开后,喜爱书法的杜如晦一下子目光就被吸引住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熟悉的千字文,但却是完全陌生的字体,每行十字,共计百行,布局合理,行笔流畅。
看了许久,杜如晦不由的赞叹道:“笔法飞动,有凌云步虚之意,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用笔瘦劲,挺拔,好字。”
杜十娘得意道:“阿兄,这副千字文不错吧?”
“这是哪位大家新创的字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实不相瞒,这瘦筋千字文,就是你面前这位李郎所作,今日我借花献佛,把李郎的这副千字文送你。”杜十娘最近找李逸要了不少瘦筋书法,全都找名家装裱,当然来而不往非礼,她也送给李逸不少自己的画。
杜如晦又被震惊到了,他有些无法相信这能够在书坛开宗立派的字体,居然是这年轻人所作。
李逸谦虚的道:“瘦筋字体其实是我师傅李真人学习众名家所长后自创的,我只是受师傅指点学了此字体,仅得师傅三分皮毛罢了。”
杜如晦听说李逸师傅不久前意外去世后,很是感叹:“天妒英才,使天下书坛失一宗师矣。”
门外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是谁能让克明如此尊崇?”
“秦王殿下怎么来了?”杜如晦一听这熟悉声音,赶紧起身相迎。
李逸听到他喊秦王殿下,也是马上扭头望去,秦王殿下,那不就是李世民吗?他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