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疑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父朱棣,朱元璋为我续命!
老皇帝感动地轻轻颔首,示意他继续往下讲。
靖难双方在北平的战事激烈而残酷,战后,朱棣下令,在郑村坝北边的山原单独辟出一块地,不分燕兵还是朝廷的将士,将所有阵亡者的尸骸全都埋葬于此,并且以自己的名义立了一块石碑。
这个过于沉重的话题,朱高爔本想避儿不提,但抬眸瞥见老皇帝嘴唇微颤,一脸悲戚之色,便赶紧打住。
为今之计,只有放慢语速,减少信息量,尽量降低对老皇帝身心的冲击。
朱棣成功挟持朱权出了大宁城,而后镇守松亭关的陈亨率所部大宁兵马归附,刘贞慌乱中单骑逃走,朱棣兵力一下子增长到三十余万,足以和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较量一番了。
此时的北平城已被李景隆的兵马围了个水泄不通,形势万分危急。
朱棣昼夜不停,带兵疾速入关,摆出奔袭决战的架势,迫使李景隆分兵。
然而,燕兵入关后,朱棣却下令减缓速度。
李景隆高度警惕,日夜戒备,随时准备决战,片刻不敢松懈,可是,接连等了二十天,都没见到燕兵的踪影。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李景隆的部众大多是南方将士,不耐北方严寒,连续二十多日神经紧绷,早已疲惫不堪,战力锐减,原本“以逸待劳”的优势荡然无存。
而燕兵行进缓慢,途中随时休整,养精蓄锐,避免过度劳累。
朱棣以灵活的策略,变被动为主动,使胜利的天平渐渐向自己倾斜。
“彼竭我盈,故克之。”
双方在郑村坝展开激战,金鼓齐鸣,喊杀声震耳欲聋。
天地间,飞矢如雨,倾泻而下,马蹄阵阵,鲜血四溅,自午时直至傍晚,双方才各自收兵。
燕兵如凶神恶煞般狠戾强悍,战场上尸骸遍野,断头残肢,李景隆,这个在蜜罐中长大的皇亲贵戚,从未经历过如此血腥的恶战。
他怕了,退缩了,他不知明日胜负如何,不知能否活着回去,更不知以后如何面对这一切。
朱棣是来拼命的,唯有如此,才能活下去,而李景隆却是要一心保命的。
李景隆连夜逃遁,拔营而去,由于走得太过匆忙,甚至没来及通知围攻北平九门的将士。
大批的战马、兵器、辎重、粮食等物资被丢弃,李景隆轻装简行,一口气逃到德州。
此战,李景隆损失十余万兵马。
建文帝却并未追究其损兵折将之过,仍旧对他充满信任。
朱高爔只是重点讲述了李景隆的怯战而逃,其余信息全都一带而过。
但老皇帝身经百战,有很多事,即使朱高爔不说,他也能猜了八九不离十。
八十多万兵力混战到一起,伤亡在所难免。
这些兵马,老皇帝一向视若珍宝,而今却损失惨重,这让他的内心如何不痛?
洪武五年,徐达、李文忠、傅友德三路大军北征,出征不利,共损失数万人,老皇帝痛心不已,时常自责,后悔不迭,怪自己轻信无谋,并写信告诫晋王、燕王避免犯同样的过错。
朱高爔默默喝着牛奶,静等老皇帝慢慢消化接受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那场惨烈战事。
不知过了多久,老皇帝疲倦地抬了抬手,声音沧桑地说道,“爔儿先回吧,明日再讲。”
朱高爔应声领命,恭敬退出。
try{ggauto();} catch(ex){}
走到殿外,迎着温柔明媚的阳光,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
真相过于残忍,老皇帝年事已高,承受能力有限,每次提及靖难之役,朱高爔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或许,历史上,朱元璋从未来得及细想选择朱允炆是对是错。
现在,能重新抉择,老皇帝将会如何决策呢?
朱高爔困得哈欠连天,没精力细想这些,此刻,他只想奔回菜园,倒头就睡,睡他个天昏地暗。
“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
一直睡到第二日清晨,朱高爔才悠悠然醒来,腹中饥饿难忍,穿上衣服先喝碗八宝粥,见亦失哈从窗前经过,让云飞将其叫到屋内。
“这几天都没消息么?”朱高爔边吃边问。
亦失哈知道小王爷是指东宫那边,摇头表示雪竹无最新信息传出。
“听闻太孙妃最近喜食醋”,亦失哈犹豫了片刻说道。
酸儿辣女,难道太孙妃肚子里怀的是男娃?
孕妇恶心不适,食欲不振,吃些酸的调节一下,算不上什么新闻。
朱高爔不关心这些,全当闲话听了,继续埋头喝粥。
“尚膳监的厨役给太孙妃的膳食里放了山里红干,被太子妃责罚,杖刑出宫了”,亦失哈小声哈补充道。
“山楂对孕妇有损?”朱高爔不解地问道,脑中闪过酥脆酸甜的糖葫芦。
“太子妃说会致使滑胎”,亦失哈的声音压得极低。
朱高爔还是没听出异常之处,吕氏担心孙子的安危,虽然有些过头,但情有可原,老皇帝不会因这些细微小过责罚。
“懿文太子妃当年怀孕七月有余,生广泽王”,亦失哈迅速向外扫了一眼,凑近朱高爔低声道。
什么?!
朱允熥是早产儿?!
朱高爔差点儿惊掉下巴。
这么说,吕氏果真有害人嫌疑。
“世子呢?”
这则消息太炸裂了,朱高爔心里有些烦乱,想找有燉商量一下。
对于调查吕氏,他最初的意图本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为的只是激怒朱允炆,逼他犯错,从未想过吕氏是否真的有问题。
常琳去世时,朱标风华正茂,身体康健,年轻有为,吕氏就算有心害人,也不一定有那么大胆子。
“去了乾清宫”,亦失哈恭谨地答道。
朱高爔轻轻点头,接过云飞递来的馄饨,心急火燎地吃起来,亦失哈无声退出。
吃饱后,洗漱完毕,着装整齐,准备老皇帝的随时召唤,朱高爔坐在太阳底下,闭目冥思,思索吕氏之事。
吕氏聪慧,家学渊博,要不然也不会被选为太子次妃,地位仅次于常琳,老皇帝有意为朱标选一位颇通文墨的贤内助。
常琳心地善良,性子直爽,于读书方面,则不太擅长。
正当朱高爔想得入神,忽而瞅见有燉回来,忙将他叫住,二人进入密室商议。
有燉精通医术,或许能给出些专业意见。
“少量吃有益无害,除非存了害人的心思,秘密调入日常的饮食”,有燉沉吟着分析道,“广泽王生于洪武十一年,当时开平王一家荣宠正隆,郑国公常茂因为父亲的功劳,在六国公中,地位仅次于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吕氏岂敢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