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 > 第6章 马氏五常(下)(求追读)

第6章 马氏五常(下)(求追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任命马良为侍中。

次年二月,刘备亲率大军东征孙吴,马良随军出征。

在夷陵之战中,马良受刘备指派,绕道进入武陵,招纳武陵的五溪蛮。

他成功完成任务,武陵的蛮族首领都接受了刘备的印信,纷纷起兵反抗东吴。

他们汇集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活动在东吴军队的侧后,牵制了大批东吴军队,为刘备创造了有利的军事形势。

然而,在刘备夷陵之战遭受惨败后,武陵的刘备军队也遭到东吴的攻击。

马良督帅的五溪蛮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其军队被东吴的步骘击破,马良也不幸战死,年仅三十六岁。

这便是马良的一生。

至于马谡,和他兄长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马谡跟随刘备进入蜀地时担任荆州从事,后又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

他有过人的才能和器量,喜欢谈论兵法,深受诸葛亮器重,被任命为参军。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南中首领孟获,马谡送行数十里。

他向诸葛亮分析形势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即收买人心,让他们真心归服,以达一劳永逸。

诸葛亮采纳了此建议,顺利降服孟获,南中从此臣服于蜀汉。

从这来看,马谡还是有些许本事的。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不用魏延、吴懿等旧将为先锋,而任命马谡为先锋驻守街亭迎战魏将张郃。

哪知马谡不按诸葛亮的指挥,不在山下据守城邑,而是放弃水源,将军队驻扎在山上。

当时,裨将军王平一再规劝马谡,马谡都不听。

结果被张郃截断水源,导致军队溃败。王平率领一千人擂鼓守住营寨,使张郃以为有伏兵而不敢前进。

虽然最终街亭失守,但剩下的军兵得以安全撤退。

由于丢失街亭,蜀军失去了进军的据点,只能撤军回汉中,北伐失利。

马谡因此被捕下狱,卒年三十九岁。

由此可见,马谡只能当个参谋,不可让他领兵。

想到这里他不得不佩服,大汉魅魔的眼界之毒辣。

不过他既然来了,就要阻止丞相所犯过的错误,可是如何阻止他要细细思量。

想到这,张岳习惯性地将视角移动到丞相的隆中草庐。

只见,丞相正在教十几名孩童读书。

其中就有马良,马谡。

看着十四岁的马良,还有十一岁的马谡,张岳瞬间愣神了。

尤其是看见马谡的那一刻,张岳差点说出一声国粹。

此刻的张岳,在心中想到。

难怪丞相当年如此信任马谡,原来这个逃兵是丞相的弟子。

可是不应该啊,丞相怎么可能会教出一个逃兵呢?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不听将令的逃兵。

真正的历史这么狗血吗?

这其中该不会有什么误会吧?

要这货真是丞相的弟子,那掰正起来就有些麻烦了。

毕竟这是一个能骗过丞相的顽童啊!

······

此时,身处隆中草庐之内的诸葛亮,凝视着眼前年仅十一岁的马谡,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你怎么能逃呢?你为什么要逃啊?

然而,当他的目光转而投向十四岁的马良时,一抹欣慰之情不禁浮现于面庞。

马良,这位他前世极为器重之人,他原本将马良视为接班人来悉心栽培。

然而世事难料,季常在夷陵之战中竟遭遇不幸,离世而去,不得不使他寻找新的继承人。

try{ggauto();} catch(ex){}

他以为马谡会和他的兄长马良一样,沉稳内敛,才华横溢,能成为他最坚实的臂膀。

然而,现实却如同锋利的刀刃,割裂了他的美好愿景。

马谡在街亭不仅不听帅令,还当了逃兵,致使他北伐失利,他不得不将其斩首示众。

这两兄弟,一个英勇战死沙场,一个却是沙场逃兵。

他们二人之间的命运鸿沟,何以如此迥异?

诸葛亮轻叹一声,目光再次落在马谡身上,心中暗自思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如今的两人正值青春年华。

他决定用七年的时间好生教育马谡,这一次他绝对不会让幼常领兵出战了,还是把他当个内政人才培养吧。

看着眼前十几名顽童,诸葛亮心中略感压力,这是他在荆州世家中要来的可造之才。

他要用七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可用之才,以防夷陵之战再次出现。

这一世和前世一样,就在数天前,水镜先生前来告诉他。

庞士元和他,被选作了荆州从龙派未来的话事人。

他们投效的目标和前世一样,已经改换成了先帝,刘表让他们再次失望了,有家族老者直接开口说道:“饱食终日,未能远谋。”

水镜先生告诉他,数日之后,各个家族会开始发力,为他们两人造势。

等刘表死后,他们二人就可以依次投靠先帝了。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孔明就提出了要求。

他想要提前组建一批班底,希望各大世家送来一批可培养之人。

对于孔明提出的意见,各大世家没有任何犹豫,每个世家都送来了两到三名适龄孩童。

师承,这也是世家联盟的一种体现。

此时马谡怯怯地看向诸葛亮,他在马良的耳边问道:

“兄长,这位先生真的有大才吗?我看他的年纪,也就和二哥相当!”

此时马良轻声呵斥道:“五弟,休得无礼,正德先生所作的《师说》有云:闻道有先后。想必这位诸葛先生自幼便博学多闻。”

马谡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愧色,连忙低头认错。

诸葛亮见状,在心中暗自赞许马良。

孔明听到马良提到张岳的《师说》,他便开始回想这篇著作。

这篇著作强调师道的重要性:

文章开篇就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认为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是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择师标准,即不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有道,就可以为师。

文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

更是鼓励学生不必因老师的年长或地位而局限自己的学习,只要有学问就值得学习。

想到这里诸葛亮的头再次疼痛起来,他记得前世没有这篇文章。

没错,绝对没有。

前世不仅没有正德的这篇著作,连同《马说》,《六国论》这些著作都没有。

这时候他又想起张正德所发明的“将军牌”,这是风靡荆州的一种玩物。

一副牌,一共五十二张牌,主牌为皇帝,副牌为太子,然后分四个花色,从大将军开始,往下分十三个等级。

这种玩物,前世绝对没有。

还有最关键的竹纸,也就是如今的张岳纸,他在前世绝对没见过,从头到尾都没有见过。

再有,如今荆州一些地方的梯田,他记得那些地方原本不适合耕种,但如今竟然被正德改造成适合耕种的梯田了。

他究竟是谁?

我究竟在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