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三十六章 战前分析

第三十六章 战前分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不行,我行!!

“你可太狠了,这已经两个了。”

“你还有脸说!”陈锐狠狠瞪了眼老哈。

老哈委屈的说:“前一个是因为赵大洲那厮,后一个也是因为马芳……”

“你给我闭嘴!”陈锐压低了声音,“漏了口风,多的是人想把你五马分尸!”

老哈环顾四周,看到没人才松了口气,心里提醒自己,以后真的不能再提到赵贞吉了。

陈锐叹了口气,“那些鞑靼头领那么能生,死几个子侄有什么打紧的,太过小气。”

老哈也是无语了,长子被杀,总不能让都攻入京畿的俺答还忍气吞声吧?

你这逻辑,也是无敌了。

在后营绕了两圈,好不容易才找到昨天也随军而来的沈炼。

锦衣卫在淮安也是有人的,而且已经联络上了,沈炼在锦衣卫内部也是有牌面的。

不管在谁面前,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露个好脸的沈炼今天看到陈锐就露出了笑容,“已经听说了,镇远侯屡屡盛赞。”

陈锐先行了一礼,才苦笑道:“顾侯不得已而为之。”

沈炼并不意外,一路的南逃,他很清楚面前这个青年的判断力和逻辑能力,点头道:“严嵩侥幸逃生。”

确认了这个消息,陈锐不由得叹了口气,“老天无眼。”

“是啊。”沈炼低低叱骂道:“当日朝中请议周尚文功勋,议谥号……若非严嵩,京城当不会沦陷。”

一旁的老哈垂着头不吭声,陈锐眼皮跳了跳,京师沦陷的主因是明军,特别是京营太过废材,次要原因是黄台吉之死。

不过陈锐早就做好了自我心理安慰……要不是严嵩严世蕃,赵贞吉本应该是孤身出城的,顶多加上他自个儿弟弟。

耐心的听着沈炼骂了几句,陈锐才说:“陆指挥使无恙?”

“嗯。”沈炼点点头,这是理所应当的。

一方面陆炳是嘉靖帝最信任的近人,嘉靖帝脱险,陆炳应该也能安全。

另一方面,沈炼能知道严嵩无恙的消息,说明他和顾寰、郑晓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沈炼本人没什么分量,他的分量是依附在陆炳这个人身上的,所以陈锐能迅速判断陆炳无恙。

沈炼让陈锐坐下,缓缓说起河南那边的情况。

保定兵败之后,陆炳护送嘉靖帝南逃,鞑靼骑兵追击甚急,最紧急的时候,陆炳不得不驱马携嘉靖帝逃窜。

北直隶西北一侧保定、真定、顺德几府的明军被陆续击溃,倒是宣府边军在总兵赵国忠的率领下断后,使得大量的官员、士卒能逃过黄河。

在这儿陈锐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曹邦辅。

如果没记错,这位是后来的东南抗倭名将,不过曹邦辅不同于戚继光、卢镗、俞大猷等人,实际上是文官,嘉靖十一年进士,去年调河南按察副使。

按察司是明朝中后期地方上的一个关键机构,因为卫所糜烂,布政司被巡抚夺权,所以很多地方事务都是被塞进按察司的。

按察司原本是掌刑名,但如今科举、军事都是以按察副使来负责的。

曹邦辅就是以按察副使的身份率军北上,渡过黄河,在大名府、卫辉府的交界处接应嘉靖帝以及一众臣子。

严嵩这货死死的跟在嘉靖帝屁股后面……倒不是他有多忠心,而是心里有逼数。

如果落单了,搞不好会沦落到百年前王振的下场……指不定就有人持刀而来,高呼:“为天下诛此贼!”

嘉靖帝顺利的从怀庆府渡过黄河,曹邦辅率兵驻守黄河北岸,收容溃兵,与赵国忠、王邦瑞等人组织防线,如今双方正在对峙。

try{ggauto();} catch(ex){}

“那陛下……”

“陛下启程回京了。”沈炼脸色不太好看,“景王随行。”

这里所谓的回京自然是南京。

陈锐眯着眼没有说话,倒是沈炼主动的说:“裕王于怀庆府督战。”

啧啧,嘉靖帝这次算是把脸丢的干干净净了,丢了京师,拍着屁股去南京了,还把儿子留下来督战。

饶是陈锐这种穿越者,也不禁扯了扯嘴角,“徐华亭?”

“应该在开封或洛阳。”沈炼揉了揉眉心,“其余的,信使也知道的不多,当日南下保定,有的径直南下,有的留于陛下身侧,还有得西向去了山西。”

陈锐犹豫了下没再多问了,他倒是想问问如张居正这样的后世名臣的下落,但没有询问的理由。

这时候的张居正还不过是小杂鱼,论起来,还未必有陈锐的分量重呢。

确认了严嵩、严世蕃逃出生天,陈锐正准备告辞,沈炼却低声询问道:“此战胜负如何?”

“尚未开战,天晓得。”

沈炼沉默了会儿后开口道:“三日前,右佥都御史王忬过宿迁与我见了一面。”

王忬就是那个被嘉靖帝临时提拔派去守通州的,一个月前从通州逃窜南下,陈锐心想这货怎么这时候才抵达淮安府?

沈炼解释道:“自通州南下,王忬在天津驻足,直到保定兵败的消息传来,才启程南下。”

“从天津、德州一带南下的官员非常多,如今……”

“都堵在运河上了。”陈锐接口苦笑道:“如今运河两岸都有鞑靼哨骑出没,运河堵塞,又不敢下船。”

“是啊。”沈炼面色愁苦,“此战若不能败鞑靼,只怕……巡视上江的御史赵锦,也被堵在了马肠湖。”

陈锐记得赵锦,也是绍兴府人,嘉靖二十五年弹劾严嵩被下狱,是今年才起复的。

老哈听得胆战心惊,“当日要不是你当机立断南下,只怕这时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沈炼看向陈锐,再次询问道:“此战如何?”

沈炼不通军略,不懂兵事,但却懂得看人。

如果说一路南下途中的厮杀只是勇悍的话,那这几日陈锐在军中名声鹊起,显示出其不仅仅只是个厮杀汉。

如果说镇远侯顾寰几番盛赞有其他的原因的话,但漕运总督郑晓也在沈炼面前两次提及……国逢乱世出良将。

所以,沈炼希望能从陈锐这儿听到些什么。

安静了会儿后,老哈自觉的走开,陈锐平静的说:“大军拔营北上,且不新设大营,直面五千鞑靼骑兵,优劣各有。”

“拔营北上是无可奈何,不设大营也是无可奈何,但也可见,顾侯颇有胆魄。”

“于鱼台西北侧立阵,顾侯择此地,当是深思熟虑,因为东侧就是运河。”

“依河立阵,看似是兵家大忌,实则使鞑靼骑兵难以绕阵而过。”

看沈炼没什么反应,陈锐详细解释道:“五千上下鞑靼骑兵,绝大部分都是轻骑兵,不会大规模冲阵,往往是以侧击、绕后动摇军心。”

沈炼微微点头,“如此说来,至少不会败北?”

“如今军中光是边军骑卒就有两千多,理应不会败北。”陈锐叹道:“但也要看中军的步卒……若是一触即溃,鞑靼乘乱猛攻,那就不太好说了。”

顿了顿,陈锐安慰道:“理应不至于,顾侯从宿迁大营挑选精锐步卒北上,又从山东、徐州挑选卫所兵,当不至一触即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