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隔空对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曾经逝去的年代!
东方工业大学位于中海市繁华市区,前身是一所历史久远的教会学校,恢复正常招生时间不长,却依然饱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报考就读。
郭晓刚在机械系学习,专业是工业自动化,班上同学来自天南海北,背景各不相同,有应届学生,也有插队知青、企业职工、退伍军人,相互之间年龄悬殊很大,他是最小的一个。
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崭新的城市和校园生活,展示了一个极为不同的世界,对他和同学们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海这座享有盛誉的国际性大都市,已经从封闭保守状态苏醒过来,逐渐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
在这里,在校大学生们能了解国内最流行的时尚,接触金发碧眼的老外,获取国际上政治、财经、文化体育等方面最新的资讯。
他们胸怀理想抱负,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每天紧张地游走于教室、图书馆和宿舍之间,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课和各种知识。
深秋时节,东方工业大学校园里历经沧桑的西式建筑,与深绿的香樟树、火红的三角枫、金黄的银杏林融为一体,如诗如画,景色更加怡人。
傍晚,秋风吹落各色树叶洒满地上,郭晓刚背着军用挎包,徜徉在美景之中,听着广播里传出的舒缓音乐,信步往学校图书馆走去。
他来到图书馆找了一个僻静角落坐下,掏出小贞来信认真读起来,心里与她隔空对话,把回信内容默默写在纸上。
“晓刚,上次一别好长时间,很是想念。你在学校还好吧,学习紧张吗?”
“小贞,和你一样的想念。这个学期课程相对多些,还要学习英语,时间排得满满的,前段时间忙得没能给你写信。”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被招到面粉厂做临时工,上班好多天了,多亏表姑帮忙。现在虽然辛苦点儿,但是可以挣到工资,等我攒着给你寄去用。”
“从农村出来到企业干活,是一件多么值得祝贺的事情,真心为你高兴!你要知道,在中海这样的大城市,最近两年很多知青回城都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待业,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让街道和他们的父母头疼不已。你很能干又懂事儿,相信一定会在这个岗位上干好,让我们互相加油!”
“平常我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歇班就到表姑家帮着洗衣做饭,照顾三个表弟表妹。还记得和你提到的永忠吗?他现在成绩很好,明年小学毕业升初中,我给他讲过你考大学的故事,鼓励他用功读书,走你的路。”
“你做得很对,表姑有恩于你,应该好好报答人家。看得出来,你很喜欢永忠这个表弟,待他像亲弟弟一样。他学习条件不错,基础也比较扎实,是棵好苗子,等我放假回去给他辅导,传授一些技巧方法。”
try{ggauto();} catch(ex){}
“还有一件喜事,就是前些天我哥栓柱传启订亲了,定于腊月十六正式结婚。虽说他找了个寡妇还带着孩子,但两人互相能看上眼,结合在一块好好过日子,总算实现了全家人的心愿。”
正当郭晓刚沉浸在写回信的情境之中,一阵嘈杂声打乱他的思绪,原来是大批学生涌进来找座位,准备在这儿挑灯夜读。
“晓刚,你送的那本小说《第二次握手》,我已经看了好几遍,每看一次都会被感动得掉泪。丁洁琼在国外几十年,历经各种磨难,还是对苏冠兰痴心不改,冲破层层阻力回国追寻那份恋情,最终结果却让她悲痛欲绝。爱情很美好,现实却那么残酷。看书时不由联想到我俩,以前也有顾虑,老是觉得配不上你,现在心里也不踏实,害怕重蹈丁洁琼的悲剧。父亲早已知道我们谈恋爱的事儿,担心走不长远,曾经劝说过我,被我挡了回去。也许我想多了,请别介意啊。”
“这篇小说是作家张扬写的,他以亲舅舅为原型塑造出苏冠兰的形象,描写了一对恋人之间动人而又凄凉的爱情故事。我看了以后,不光为他们的真爱感动,也为他们献身科研事业、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感动,激励自己发奋学习,干出一番事业。现在我们虽然不能相守在一起,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贞儿,你是我的初恋,也是我的唯一,我会珍惜你的,请不用怀疑,爱你!”
图书馆突然停电,变得满目漆黑,引来一片惊呼声。黑暗中,郭晓刚回想起两人相处的难忘时光,脑海里闪耀着小贞俊俏的容颜。几分钟后灯又亮起来,打断了他美好而短暂的回忆。
“小贞,我在大学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习太重要了,如同陶行知先生讲的那样,知识能使人改变命运。我的同学先前来自各行各业,通过高考才能到这所知名学府学习,学成之后将会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大家都在刻苦学习,不愿浪费一点儿时间,竞争十分激烈。你只上过初中,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你能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文化课,可以考电大或者参加自学考试。”
“老家这边连续下了几天秋雨,天变冷了,你们那边气温怎么样,要是变天就多加衣服,别着凉。我正向同事学着给你织毛衣,在家那么复杂的草帽都能编出来,这点毛活儿应该不在话下,争取尽快织好,让你早点儿穿上!”
“中海的天气变化不是太大,还没有明显降温,我会注意的,望你也保重。织毛衣费时费神,很麻烦,再说我有冬衣呢,有你的心意,就感到足够温暖,不必给我织啦。贞儿,我要开始学习了,就此止笔,吻,想你!”
郭晓刚把写完的回信板板正正折好,塞入一个信封,又从包里拿出《大学英语》和笔记本,摊放在桌上,边看边记,投入到忘我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