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太少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人类丧失生育能力后!
第二副图画,在第一幅图画出现之后的第五天,被人们在一处墓葬坑的墙壁之上发现。
这幅壁画的细节处虽然与第一幅有些差别,但整体上一致。
都是更低、更大的月亮,以及地上顶礼膜拜的老人们。
陪葬品的风格与形制,也侧面佐证了这处墓葬的主人,与之前发现石板的那名祭司处于同一时代。
如此,这幅图像的真伪便得到了确认。
它极大概率不是某些虚幻的画作,而是真正反应了当时的一些情况。
月神……极有可能真正降临到了当时濒临灭绝的杨家沟部落最后的幸存者之前。
此刻,有了这一重大发现,人们同时振奋。
周诚则与考古专家们再一次开始了思索与讨论。
“如果这一幕真的曾经出现过,那么,假如有一个人处心积虑的要杀死另一个人,他使用了某种极为隐蔽的手段,让另一个人在疑惑、不解和绝望之中,到达了濒死边缘,再没有翻盘的可能。
而就在这个时候,这名凶手却主动在受害者面前现身,从常理来推断,他会和受害者说些什么?”
王丽云思索着道:“告知受害者自己的作案方式,甚至作案动机,目的则是为了欣赏受害者绝望的表情,获取自身满足?”
这似乎属于犯罪心理学范畴。在犯罪心理学之中,确实存在具备这种心理的凶手。
周诚眉头微微皱起:“或许不是为了炫耀,如果是炫耀的话,祭司们应该会有仇恨才对,为什么还会如此郑重的将其作为陪葬品……
不过无所谓,目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月神现身,就极有可能与祭司们发生了交流,现在,我们要知道他们究竟交流了什么。”
没有交流,你降临做什么?
此刻,确认了月神极有可能在祭祀之中降下了神谕,且这神谕有可能被记录下来,此刻有可能正静静的埋在某个墓葬坑里,考古专家和工程管理者们同时振奋。
付出了如此之多的人力和物力,付出了如此之多的心血和牺牲,如今,终于看到了一点查明真相的曙光。
“不过……在这平原之上,挖掘到记载着‘神谕’内容的图像或者文字的概率不大啊。”
看着窗外的的皑皑白雪,王丽云轻叹道:“这种重要记录,极大概率会伴随着某一位或者几位地位最高的祭司长眠墓穴。而从杨家沟部族的风俗来看,地位较高的人更喜欢埋在山中。
再说,这处平原已经被我们挖掘了70%以上,只剩下一些边边角角,发现重要信息的概率不高。”
周诚也一同看向了窗外的连绵山川,看向了覆盖在山川之上的积雪。
山地施工,和平原施工的难度可不一样。己方此刻仅有的这么点施工力量,要在山中寻找杨家沟部族遗留下来的线索,不太可能。
“我去找最高决策者。”
周诚沉声道:“如今,有了更进一步的线索,从杨家沟遗址这里找到关键线索的概率进一步提升。这种情况下,最高决策者应该会同意投入更多的筹码。”
直升机轰鸣着起飞,载着周诚一路向远方飞去。
try{ggauto();} catch(ex){}
从高空俯瞰地下,周诚看到了无边无际的白雪。
它们覆盖了山川,覆盖了被人们废弃的城镇,也覆盖了道路。
如今大雪封山,道路交通断绝。想要进出,便只能依靠直升机了。
便连杨家沟遗址那里的补给,都是依靠直升机接力式飞行运输过来的。
一路飞了几个小时,直升机在一处临时补给点停下,在这里加满了油才再度起飞。如此重复数次,直到天色将黒,周诚才终于来到了大京市。
又是几个月未见,再加上此刻天气严寒,大京市愈发萧瑟了。
不仅道路上人烟稀少,便连道路两侧的人们也消失不见。
加装了雪地胎的无人车在无人清扫的积雪之上艰难跋涉着,将人们所需要的蔬菜和粮食、肉类、药品等运送到了一个个小区,一栋栋楼房之中,老人们则像是在冬眠一样,除非必须,否则绝不会离开温暖的家中。
周诚再一次来到了世界政府大楼,见到了最高决策者。
最高决策者虽然看起来才五十多岁,但周诚知道,他今年其实已经71岁了。
与上次相比,他看起来仍旧精力充沛,眼睛里的疲倦和血丝却似乎更多了一些。
周诚知道,暮年时代,最高决策者这个职位并不好做。
巅峰时代的最高决策者们可以践行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思路推动文明前进,展开雄心勃勃的计划,实现自己的理想,并在这个过程之中收获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在历史之上重重书写下自己的名字。
但暮年时代的最高决策者,却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能做。
什么理想,什么信念,全部都是空谈。最高决策者唯一能做的,便是在眼睁睁看着文明渐渐步入衰亡,自己却完全无能为力的同时,尽可能的确保这衰亡的过程不会太痛苦,确保人类文明能有一个较为体面的退场方式。
这是一份丝毫没有成就感,反而要始终承担着巨大压力的工作。
在现任最高决策者之前,同样身为暮年时代最高决策者的那些人,任期全都未超过三年便主动辞职不干,选择趁着身体还行,去悠游山水,寄情书画,享受最后一段人生。
而现任最高决策者已经干了十年。且,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确保人类平缓衰亡”这一点。
面对着他有些询问的目光,周诚将两块拓印图像取出,摆在了桌子上。
讲述了己方发现之后,周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后续发掘要在山地之中进行,现有工程力量完全不够。为此,我申请在现有水平下,再调派2000名施工人员和相应机械进入现场,参与后续施工。”
这个数字,是周诚和考古专家以及施工负责人商讨之后,确定的最低人数。
周诚有把握最高决策者一定会答应。
毕竟,现在杨家沟遗址已经呈现出了更高的可能性,已经值得投入更大的筹码。
但出乎周诚预料的是,最高决策者却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陷入到了沉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