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清掘墓人!
李家军攻占南京的消息,犹如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在天下间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一惊人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至京城,当康熙收到扬州知府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密折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般,身体猛地一震,随后便瘫坐在龙椅上,久久不能言语。
康熙一直以来都自认为对局势有着精准的判断和掌控。在面对李家军的崛起之势时,他已然尽量地去高估李家军的实力和攻击速度。
为了扭转局势,他在江南积极编练十万新军,又从遥远的黑龙江调集两千索伦兵。他满怀期望地认为,凭借这些部署,定能抵御李家军的进攻,重新掌控局势。
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他的这些部署还未完全展开,南京已然易主。他委派的和谈代表李光地,连同去南京督战的两江总督以及江宁将军瓦岱等人,竟在还未离开南京城时就沦为了李家军的俘虏。
康熙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在他的认知中,清军,无论是绿营兵还是八旗精锐,都应该是勇猛无敌的。
可如今,在强大的李家军面前,他们竟如此不堪一击。双方的实力差距犹如天堑一般,让他深感无力。此时的康熙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清军根本不是李家军的对手。
他曾经的雄心壮志,曾经对收复失地、反攻的期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泡影。
现在,他不得不面对另一个艰难的抉择——如何保住大清剩下的土地。
李家军至今还在长江以南活动,并非他们没有能力打过长江,而是暂时不想行动。
康熙深知,如果李弘愿意,恐怕一个月之后,李家军的水师就会出现在天津城外。
这一认知让康熙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仿佛看到了大清江山的摇摇欲坠,看到了百姓的惊慌失措。
在漫长的思考中,康熙回顾自己的统治,反思曾经的决策。他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那时的他意气风发,带领着清军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可如今,面对李家军的强大攻势,他却显得如此无力。
他意识到,如今的局势已非他所能掌控,他必须放下曾经的骄傲和自负,面对现实。
于是,康熙开始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大臣们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他们交头接耳,神色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不安。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大军,与那李弘决一死战,定能保卫我大清江山。”
然而,他的话语刚落,另一位大臣便反驳道:“哼,说得轻巧,如今我军连连失利,哪还有实力与贼军正面抗衡?此计太过天真,根本没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接着,又有一位大臣发言:“陛下,臣提议加固城池,坚守不出,等待时机。”
旁边的大臣立刻摇头:“这不过是老生常谈,贼军攻势凶猛,我们岂能一直龟缩不出?根本解决不了眼前的危机。”
康熙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着这群争吵不休却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办法的大臣,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
终于,康熙逼急了,猛地一拍龙案,大骂道:“你们这群饭桶废物!朕养你们有何用?”
群臣一听,吓得连忙下跪请罪,口称无能。
康熙怒视着他们,眼中满是失望。君臣相顾无言,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谁都知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和,而且不是之前那种秘密求和,而是大张旗鼓地去求和,如此才能争取到时间,才能真正地让李弘停下他前进的脚步。
但是,没人愿意去说出那两个字,因为一旦说出来,必然会遭到其他人的攻击,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康熙派去作为求和的使者。
就算求和成功,双方罢兵,那他也会成为万人唾骂的卖国贼。到时候清廷一旦缓过气来,皇帝决定重新开战的时候,那这个求和的人必然会是第一个被拿出来开刀祭旗的。
都是一群老狐狸,对于这种结局心知肚明。康熙自诩为千古一帝,自然更加不可能开口提出求和,所以局面一时间就僵住了。
这次的大朝会持续了好几个时辰之后不欢而散,没有任何的结果。
之后康熙又连续好几次召集群臣议事,大规模的朝会小范围的商议,都同样没有什么结果。
正当朝堂局面陷入僵局之时,一个人的出现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持,让群臣松了一口气,也让康熙深感意外。
此人正是先前被康熙秘密派去找李弘谈判求和的李光地。
扬州知府的密折曾言,李光地和明珠以及瓦岱等人全都落入了李家军手中。基于此,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他们已然凶多吉少。故而,李光地的突然返回着实令人意外。
他可是第一个落在李家军手中还能够平安返回的高级官员,此前被俘虏的要么被杀,要么被继续关押,从未有过如他这般的情况。
康熙敏锐地意识到,李光地能够回来,绝非他自己逃出来的,必定是李弘放他回来的。
至于放回来的目的,毫无疑问,是让李光地回来传话。
康熙立刻派人在南书房秘密召见了李光地。
李光地一见到康熙,便伏地大哭,声音中满是愧疚与自责:“陛下,臣有负皇帝的期望,丢了大清的脸面,请陛下治罪。”
康熙急忙上前扶起李光地,温言抚慰道:“爱卿快快请起,你能回来已是不易,朕岂会怪罪于你。毕竟在所有人都推诿不前的时候,只有你主动站出来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虽然上次的谈判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但那不是你的过错,而是敌人实在太强大了。如果连你这样的臣子都要被治罪的话,那以后更加没人愿意为朝廷做事了。”
try{ggauto();} catch(ex){}
得到康熙的安慰,李光地这才起身谢恩,接着缓缓道出了自己这次被李弘放回来的前因后果。
李弘在俘虏了他们之后,让人将李光地带到他面前。
李弘直言不讳地指出,李光地这次南下的使命就是为了替康熙求和谈判的。
此言一出,李光地大吃一惊。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行动足够隐秘了,知道他这一次南下使命的人寥寥无几。可是没想到李弘却早已经心知肚明,一语道破。
这让李光地瞬间意识到,李弘不仅在明面上的实力很强,而且在暗中的情报网也不可小觑。甚至他开始怀疑,暗中不知道李弘勾连笼络了多少朝中官员。
听到这里,康熙也是后背发凉。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努力地思索有可能是哪一方面泄露的秘密。是身边的近臣?还是负责传递消息的驿卒?亦或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但越想越觉得谁都有可能是那个泄密者。
这种不确定感让康熙更加觉得没有安全感了。他意识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可捉摸。
康熙眉头紧锁,在南书房中来回踱步。他深知,如今的局势已经变得极为复杂和危险。李弘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军事力量上,更在于其对情报的掌控。
李光地稍作停顿后,又继续说道:“陛下,李弘放臣回来,是想让臣替他传达他的条件。他要朝廷拿出五百万两白银以及一百万石粮食,将明珠大人以及瓦岱还有之前所有被李家军俘虏大清官员全部赎回。而且要求在一个月之内交付,如果不然的话,那所有的旗人都会被在南京斩首。其他的汉人官员则会被发配去做苦役。”
康熙一听,顿时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大骂道:“李弘贼子简直是痴心妄想!他以为朕会任由他这般要挟吗?”
康熙的怒火在南书房中熊熊燃烧,他的脸色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李光地在一旁噤若寒蝉,不敢说话。他深知康熙此刻的愤怒,只能静静地等待着康熙的怒火平息一些。
等康熙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点之后,李光地才小心翼翼地开口劝谏道:“陛下息怒,臣以为这是李弘的阳谋。如果陛下答应,那这么多的钱粮无疑会让贼军更加壮大,让朝廷更加虚弱。而朝廷这些年连年打仗,国库空虚,要想在一个月之内拿出这么多的钱粮,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百姓加征赋税。”
李光地微微抬起头,看着康熙阴沉的脸色,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南方地区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控制,作为朝廷钱袋子的江南如今已经处于贼军的兵锋之下;作为粮袋子的湖广则几乎已经完全被李弘占领。要想加征赋税,只能在长江以北施行。可是在两年前平定三藩之乱之后,陛下为了稳定人心,让百姓休养生息,曾经下旨免除了许多地方一到三年的赋税。如今突然加征,会显得朝廷朝令夕改,损害朝廷以及陛下的威信。同时,还会加重民怨,让好不容易安定的北方局势再起波澜。南方现在已经局势糜烂,如果北方再起波澜的话,那大清真的就水深火热了。”
李光地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但是如果不向百姓加征赋税的话,那就只能向那些地主乡绅乃至官员权贵们伸手要钱要粮了。可是这些人嘴上一个个喊着忠君爱国,但是一旦要让他们掏钱掏粮食,那肯定是不乐意的。如果陛下强行要让他们捐钱捐粮的话,那必然会造成朝廷内部人心不和,届时外忧内患,更加麻烦。”
李光地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康熙的心上。
康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知道李光地说的一点没错。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将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后果。
李光地看着康熙纠结的表情,继续说道:“陛下,如果您不答应的话,那李弘必然会继续向着江南进军,甚至有可能越过长江,攻占江北重镇扬州,进逼北方。而且那些被贼军俘虏的人必然也会心生怨言,他们留在北方的家人也会因此对朝廷和皇帝离心离德,这同样会让朝廷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这是两瓶毒药,康熙只能选一瓶服用,没有第三种选择。
康熙在沉默良久后,再次询问李光地李弘是否还有其他条件。
然而,令康熙颇感意外的是,李光地摇摇头说道:“皇上,那李弘就提出了这一个条件。”
康熙原本以为李弘会借着攻占南京的威势狮子大开口,却没料到仅仅是让自己拿出五百万两白银以及一百万石粮食来赎回俘虏。
如此看来,这条件似乎并非特别过分。
李光地看出了康熙的心思,不禁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这其实才是李弘的高明之处。若他狮子大开,提出太多苛刻的条件,那么他的目的不仅难以达成,反而会使朝廷上下一心,表现出更强硬的态度来,这对于李弘来说显然是他当前不愿看到的局面。所以他提出了这唯一的条件,既能让朝廷肉疼,又不至于让朝廷完全拿不出来。此人虽然年轻,但是绝对不可小觑啊。”
康熙听完李光地的话,心中对李弘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他深感李弘城府极深,实在是他一生当中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
这个敌人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强大的实力,在谋略上也如此老辣。康熙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的巨大。他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思考着应对之策。
这五百万两白银和一百万石粮食,对于如今的清廷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如果不答应,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康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才能在这艰难的局势中为大清寻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