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送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
“废物!一个娘们儿都看不住!”
何金银硬挨了一巴掌,脸颊火辣辣的生疼。
傻柱扑上来,张开双臂挡在他前面,倔强的瞪着何大清,噘着嘴一言不发。
“滚滚滚!”
见傻柱还执拗着不肯走,何大清无名火起。一脚蹬在他小腹上,力道可不轻,连带身后接住他的何金银,两人摔了个四仰八叉。
“出息!才认识几天,就演上‘兄友弟恭’这一出儿了?”
何大清揣起手转身回了正房,边走边说:“回去的时候把门带上!看好你妹子,再敢私离院门一步,老子家法伺候!”
天空开始飘雪,落在灰扑扑的北平城,道路愈发的泥泞。
“疼不疼?”
伏在背上的傻柱没吭气,只是摇了摇头。发梢轻轻拂过脖颈,痒的何金银直想发笑。
明明泪水已经浸湿了何金银的后衣领,傻柱仍自装作跟没事人一样,含糊着哭音儿:“你笑什么?”
“咱俩原本是去撞破你爹的奸情,怎么就成了看你爹捉奸?”
傻柱笑出一个鼻涕泡儿来:“反正丢人的是他,那种女人...根本不配作我后娘!”
何金银没接茬,他想起了女人临走前给他俩磕的那通响头。按照女人的说法,前房主为了躲避兵灾,在炕下面挖了一处暗窖,封堵了烟道。她也只下去过一次,勉强就能容下两个人。一直也没启用过,直到今晚...
何大清怎么处理“奸夫”他不得而知。只是在他心底,何大清除了“一毛不拔”以外,又多了个“心狠手辣”的标签。
乱世人贱如草,任何人性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这种感觉很不友好,何金银开始翘首期盼北平城和平解放的那一天。
“荣哥儿,给我讲個故事吧...”
“好。”
何金银抬头望着路灯下随风裹挟的雪花,清了清嗓子。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自认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嗓音才刚把氛围感营造起来,傻柱就连连摇头:“这天已经黑了!有八点来钟了!”
何金银没好气的一撇嘴:“故事里的天!你还听不听了?”
“...这是一年里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不知不觉间,何金银后衣领被打湿的面积更大了...
“这故事不许讲给雨水听!”
“嗯?”
“雨水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卖不出去火柴的小女孩儿。其实...我倒也不是担心这个。”
“嗯?”
“我怕她会傻不愣登的蹲在屋里划火柴玩儿,再一不小心把房子给点喽...”
“...”
“荣哥儿...”
“嗯?”
“回去你换上我那双旧鞋吧,洗的干干净净儿的,你脚上蹬的这双...都湿透了。”
try{ggauto();} catch(ex){}
“不用,我怕二叔管我要钱。”
“他敢!”
“他还有什么不敢的...”
“那是我娘走之前亲手给我纳的!他管不着!”
那就更不能要了...几番推辞不过,眼见着傻柱骨子里那股浑劲儿又要冒上来,这才勉强点头。
“...谢了,兄弟。”
议论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两人也蹚过了最泥泞的路段,傻柱见他累的气喘吁吁,坚持要下来自己走。
从南锣到南横街,来时只用了一个多钟头,回去却足足走了有俩点儿。小雨水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一蹦一跳的缠上何金银,嚷嚷着要听今晚的“童话”。
“你哥那儿有个新故事,找他去。”
傻柱一瞪眼,晃了晃拳头,全然没了刚才路上的那股亲和劲儿...
何金银洒然一笑,开始给雨水讲《海的女儿》,屋外的雪却愈发大了。这一夜,不知会有多少人熬不到明早...
或许,《卖火柴的小女孩》才更应景些,不是么?
第二天,何大清回来的很早,刚用过“晌饭”,就叫上何金银往外走。
“嘛去?”
面对傻柱的追问,何大清理都没理,背着手径直出去了。何金银大概猜到这是给自己找了个“活儿”,递给傻柱一个安心的眼神,便跟了上去。
一路上,两人谁也没提昨晚的事。北河沿大街奔东一拐,就进了灯市口里的一处大杂院。
“孙爷在么?”
“来啦何爷!”
一个粗壮的光头汉子,十冬腊月照样穿着一件单衣,敞开的胸膛上黑麻麻一团护心毛,指着瘦弱的何金银:“就他?”
何大清好似提前交待过,散过烟又嘀咕了一阵,这才回身吩咐道:“打今儿起,你就跟着孙爷干。每天上、下午来电的俩小时赶回去吃饭。就这,颠儿了。”
说走就走,一点儿没给何金银反应和拒绝的机会。
“何爷...真是你二叔?”
“嗯。”
光头汉子以一种略带怜悯的眼神打量着他,半晌,这才塞给他一副扁担。
“孙爷,咱这是...”
何金银心底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丫丫个呸的,何大清这狗杀才!该不会是让自己去挑大粪吧!
“甭叫我孙爷,都是下贱力巴儿出身。大名孙大圣,小名孙狗剩,得意了叫我声大圣哥,觉着孬了就叫我狗剩。”
“大圣哥,咱这是...”
孙大圣咧着嘴,一抹锃光瓦亮的大光头:“送水!”
原来自围城以后,城里先后停电停水。占城区总户数近1/3的自来水用户,不得不到处找井排队打水。为此,甚至增加了许多为抢水而引起的争斗。水价最贵时每挑两元——没错,两块袁大头。
时人戏称“唐山乐死、天津饿死、北平渴死”,情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随着恢复每天上、下午两个小时的供电,缺水局面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因此也催生出如孙大圣这种,守着一口水井往外卖水的“临时行当”。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咱这买卖主要守着东城的各大宅门儿。一担水咱卖五角,给你提一角钱。挣多挣少,全凭你自己本事!”
“银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