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港娱:功夫皇帝 > 小结

小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港娱:功夫皇帝!

忘了写卷的小结……

实际这是第二卷,只不过因为VIP章节,自动把第一卷没更新完的部分生成了第二卷。

第二卷本想写绍氏与嘉和的竞争,但是因为算数问题,主角破坏了中间的平衡。

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发现,我在小说中提到了香江的电影市场。

香江的电影市场本土票房,绍氏与嘉和一年的所有电影总票房加起来也就四五千万港币,其他公司加起来撑死了五百万港币……

只怪我数学实在是垃圾,对数字不够敏感,以至于到了目前的境地。

在后李晓龙时代,绍氏与嘉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或者说一开始他们就不是一种模式。

绍氏单论电影票房根本不是嘉和的对手,但是绍氏有着香江最大的演员池,它可以拍各种题材电影,每年开很多很多的戏。那么这些戏的票房加在一起依旧是香江之最。

那么主角的出现补全了绍氏的短板,出现超级卖座,都不是卖座,而是超级卖座。当然为了加快这一合理性,我引入了新院线,在香江人口没有激增,电影票没有涨价的情况下,通过更多的影院,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有更多观影人次,来增加票房。

我想在第二卷达到的效果,并没有出来。

以我的理解,娱乐圈一定涉及站队问题。

因为从娱乐新闻就能看出来,突然一群人diss某一个演员的时候,多半是这个人得罪了“大人物”,而这个大人物掌握着电影资源。

try{ggauto();} catch(ex){}

但公开场合的站队与私下的交情又不是一回事,也就是在明星交往的视角里,与市民观察的视角里,情况不会完全一样。

这一效果没出来的原因是,我错估了票房,主角已经跳过了所谓需要站队的咖位。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香江70年代电影上的口述历史,发现还是对那个时代认知不够,看70年代香江影坛就需要看60年代。

70年代的香江正处于一种社会蜕变的阶段。资本、传统在70年代快速磨合,形成香江独有的文化氛围。然后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电影新浪潮,香江电影进入了全面娱乐阶段,与60年代的教育为主的电影,70年代前中期隐含教育的电影完全不同。

这种变化,我没有观察到,以至于在选电影的时候,忽视了一些社会演变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有一些电影必扑街。

这种情况无关乎电影的技术,纯粹是市民接受程度。

当然,在主角控制我的键盘后,故事走向越发的难以控制,就如文中所写,没钱的时候想钱,有钱了就想权。

第一次写娱乐文,考虑没有那么周全,多包涵。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你们的月票,感谢你们的打赏,感谢你们的订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