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种的多样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朕真的不务正业!
“陛下嫌你丑,你就应该直接自缢的,该死就死,你不最喜欢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吗?”戚继光的杀气太重了,重到凝如实质,重到令人难以呼吸。
戚继光的一生杀的人太多了,他平日都非常的温和,好像事事都可以忍让,被人欺负到头上,甚至连牢骚话都没听说过,有人冤枉于他,他也只会找张居正说一说,而不是自己去斗争,去解决那些个风力舆论。他不想得罪任何人,只想老老实实的,本本分分的平倭、拒虏,若是真的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是乐意的。
如果做不到,他也只能说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哪怕是一腔热血付诸东流,他也只能徒叹奈何。
但是这次有人要对小皇帝动手的时候,戚继光心急如焚,回京都是披星戴月,这一路走来,心火越烧越旺,若非陛下只是下旨让他拿人,他就真的动手杀人了,他带着天子剑上殿,本就是奔着杀人去的。
但是陛下只是让拿人,他把人拖到了跟前。
他最怕最怕的就是一回京,陛下已经被害了,越接近京师,他越是害怕,这座在他眼里漏洞百出的城池,如此的可怕,静静的卧在那里,似乎要吞噬掉他的雄心壮志,吞噬掉张居正的新政,吞噬掉大明的元气,吞噬掉一切。
他生怕陛下出现什么差错。
好在陛下还在,好在陛下还有心情演戏,这就还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可是下次呢?下次还来得及吗?
唯有把那些人杀怕了!杀的他们连动手的念头一起,就是不停战栗的程度,才能止的住下次。
戚继光不懂什么制度设计,他一辈子都在研究杀人,那些倭寇、北虏惊恐的眼神告诉戚继光,有的时候,杀人是有用的,杀破了对方胆气就行了。
“我我我,你你你,不是我!都是吴兑,还有方逢时,他们说三娘子要入京来,让我出个主意,不是我啊,我我我什么都没干!”张四维吓懵了,口无遮拦的在所有人面前交代清楚了共犯。
就像现在这样,被吓破了胆子的人,直接将自己的同谋给供了出来。
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那戚继光身上就背负了一座山一样的恶灵,毕竟他这辈子都在杀倭寇,杀北虏,毕竟他在战场上,毫不留情。
但是并没有,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戚继光的可怕。
“陛下,臣请京营前往西北宣大,缉捕二人及同党。”戚继光没有任何犹豫,俯首说道。
戚继光说这话的时候,眼神看向了王崇古,眉头紧蹙,陛下只说要拿张四维,这张四维的亲舅舅王崇古,是不是也要拿?
陛下难道真的打算忍气吞声吗?杀一个张四维,和他们的同党就了结了吗?
戚继光看向王崇古的眼神逐渐变得凶狠了起来,王崇古腿肚子都在打转,他必须要说些什么,这是要当殿杀人啊!
“陛下,臣绝没有参与此事,臣有罪,想方设法的把张四维看在了眼皮子底下,可臣督办毛呢官厂,又领刑部之事,臣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劝了又劝,可他还是做出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罪该万死!”王崇古一转头,向着宝座上的皇帝磕了下去。
陛下,救一救,救一救,看在能赚钱的面子上,救一救,就像当初说好的那样。
至少三娘子的谈判,他尽心竭力的为大明争取利益,在皇宫重建中,他费劲了心思,在毛呢官厂上殚精极虑,在西北他安顿流民,还要兴修水利。
王崇古在大火烧宫之后,没理会张四维的最后疯狂,张四维不止一次表示想要借助舅舅的力量,杀了高拱息事宁人,无论张四维如何求助于他,他都不闻不问,没有搞阳奉阴违的把戏,而是选择了相信皇帝。
皇帝会在戚继光回京后,选择翻脸吗?
这完全有可能。
在大火烧宫之后,王崇古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数次夜里惊醒,皇帝是值得信任的吗?是真的信赏罚,还是在演戏,在安抚他王崇古,然后等到戚继光回京之后,一锅端了?
王崇古不信就事论事,更不信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但是他信张居正。
这个逻辑如此的古怪,但他真的信张居正,张居正向来说话算话。
张居正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就像是睡着了一样,装糊涂的一把好手,张居正不清楚皇帝到底要如何,要牵连王崇古也不是不可以,不牵连,也可以,全看陛下的心意。
当国四年时间,他如果连这点事都办不好,那他岂不是连严嵩都不如了。
王崇古看张居正不说话,就知道坏了!
朱翊钧玩味的看着王崇古,却是在思考着王崇古这番话的落点,王崇古没有诡辩,只说大火烧宫的事儿里绝对没有他,还说自己是有罪,没看好张四维。
先认罪,给自己扣一顶大帽子上去。
最有意思的是,朱翊钧知道了,到底谁要杀张四维,原来是王崇古啊!
下毒的是王崇古,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一把火直接点了张四维的家,吓的张四维直接躲到了舅舅家,张四维从来没想过,原来是舅舅要杀他。
朱翊钧也没想到,但是却非常的合理,王崇古,真的在九族的名单上。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信息,证明王崇古早就想要跟张四维切割,但是没得逞而已。
“陛下,眼下皇宫复建仍需人督办,毛呢官厂仍需人盯着点,罪臣还是有点用的,臣固然罪该万死,还请陛下看在罪臣还算能干的份上,饶臣一命。”王崇古开始求情。
“戚帅。”朱翊钧平静的对戚继光开口说道。
“臣在!”戚继光声音洪亮的回答道,按照以往的经验,此时应该有回音,但是只有个地基,自然没有回音了。
王崇古直接吓的一哆嗦。
“割大司寇一缕头发。”朱翊钧下了命令。
戚继光上前,用天子剑割下了一小缕头发递给了张宏。
朱翊钧拿着头发放到了盒子里说道:“大司寇是大明的大司寇,有功于社稷,彼时兵凶战危,大明屡战屡败,土蛮入寇喜峰口,劫掠京畿,天下震动,大司寇不顾自己名声促成俺答封贡之事,此功一;戍卫边方数十载,边衅渐缓,边民安居,此功二;天下困于兼并,大司寇在西北垦荒种田三十万亩,垦田五百余万亩,安置流民十九万众,此功三;毛呢官厂经营有方,纾困于大明毛料,柔远人以来,体国朝振奋之意,已难得,此功四;”
“若是这皇宫督造完成,为功五。”
“论功理应宽宥,朕今日割大司寇头发一缕,乃是削发代过,张四维虽与大司寇为姻亲,先生却教朕,信赏罚,曰:夫人君治天下,大要在赏罚两件,必至公至当,才能服人。”
“大司寇,免礼吧。”
朱翊钧没有翻脸不认人,而是收起了王崇古一缕头发,现在王崇古有体国朝振奋之心,若是日后王崇古和张四维一个样子,那朱翊钧也会拿出这一缕头发,告诉王崇古,赏罚是两个字,不是只有赏和宽宥,还有罚和诛戮。
本该这样,就该这样!
王崇古在内心嘶吼着,他知道,他活下来了,他一直反复跟张四维说,陛下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不假,可是陛下有振奋之意,矛盾说造诣深厚,就知道,权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庆赏威罚也是如此。
对,世间本该这样!生杀予夺的大权,也该是这样履行的!
“臣一定尽心办事,臣…叩谢陛下隆恩!”王崇古重重的磕了一下,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
他敏锐的注意到,陛下从头到尾都没改变称呼,那就代表陛下在大火烧宫之后的召见,叫他大司寇,不是哄骗他,而是真的觉得他还能用。
陛下甚至连削官、罚俸都没有惩处,只是拿走了一缕头发。
王崇古清楚的知道,若是他有了二心,那缕头发就是他的命。
“大司寇自己有功于社稷和江山,自己挣来的。”朱翊钧又强调了一遍,王崇古能逃过牵连,那是王崇古自己拿功劳换的宽宥,大火烧宫,王崇古没那个功夫,他天天都扑在毛呢官厂上赚钱呢。
大宁卫有没有,他才不管,只要桃吐山的白土能顺利抵京就行。
“臣还有点用,谢过陛下不杀之恩。”王崇古再俯首归班,他不这么认为是自己挣来的功劳换到了皇帝的宽宥,他还是坚定的认为,大明只有王法。
陛下只是需要一个办事的人,而他王崇古恰好能做事而已。
他这个逻辑如此的合理,谋大逆火烧皇宫这种事,王崇古作为张四维的亲舅舅,按照国法,他就是不全家死翘翘,最少也要落个罢免甚至是流放。
可王崇古就掉了一缕头发。
这不恰好佐证了,大明只有王法,没有律法吗?可朱翊钧是论功赦免了王崇古,符合大明的既有律法。
朱翊钧发现,其实王崇古跟张四维很像,死里逃生的王崇古,还是不信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还是不信律法,甚至更加坚信了这一事实。
皇帝已经反复解释过很多次,这是基本规则,但王崇古就觉得自己能做事才活着。
朱翊钧也只能说,王崇古思考问题的方式,还处于矛盾之中,求同存异吧。
既然觉得是因为能办事才活下来,那就好好办事就是。
张四维跪在地上,看着这一幕,满脸的不可思议,他一直觉得王崇古蠢,结果王崇古就这么轻易过关了?
就这么过关了?
所以走到最后,就只有他一人是小丑吗?
张四维呆滞的看着王崇古跪在地上,颤抖的说道:“陛下饶命啊,陛下,臣一时糊涂,就是鬼迷心窍,陛下饶臣一命,臣日后定当尽心办事。”
张四维不停的磕头认罪,这次大火烧宫,张四维有多个战略误判,这些误判,全都是因为他不度世势造成的。
第一个误判就是他认为烧了皇宫也没事,因为大明两百年,光是把三大殿和乾清宫烧掉的大火,就有四次,永乐十九年和二十年,刚刚乔迁新居的成祖文皇帝,两把火把三大殿和乾清宫和坤宁宫烧干净了,就是靖难打出皇位的文皇帝,又能如何呢?嘉靖三十六年大火,中轴线被烧光了,嘉靖皇帝只能斋戒五日,祈福免灾。
但是小皇帝不仅要追究,还要彻查,小皇帝他凭什么!谁给小皇帝的底气!
第二个误判,是他认为皇帝就是确切的知道了是有人纵火,像模像样的追查,在张居正的调和下,也会杀掉高拱息事宁人,高拱,毫无疑问是一个各方各面都非常合适的替罪羊,威震主上,皇帝不喜欢、元辅的政敌、晋党的棋子,在张四维看来,皇帝会直接下手,大家都体面。
try{ggauto();} catch(ex){}
政治这个游戏,哪有直接掀桌子,撕破脸的。
但是小皇帝在极度讨厌高拱的情况下,居然肯定了部分高拱杀贪腐之风的政绩,以莫须有和意欲为的历史殷鉴,不肯冤杀。
张居正居然没有出面平事,没让陛下息事宁人!
张四维就是这样的人,他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有错,从未自我审视,是他先点了皇宫,是张四维这些无法无天的家伙,掀了桌子,不让大家吃饭的。
第三个误判,就是他判断错了两个人,他认为自己和王崇古是绑到一根绳上的蚂蚱,他认为张居正的死敌是高拱,只要高拱入京,王崇古因为自己也是九族的一员,会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把驿站里的高拱杀死,高拱一死也算是有个交待,皇帝满意不满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居正满意了就行。
第四个误判,则是时间,大明京营十月份回京,已经是一个共识,但是大宁卫的防务布置速度因为青龙堡胜利,让戚继光更早的回到了京师,在张四维反应过来的时候,戚继光的京营已经回到了北土城驻防。
这四个误判是极其致命的,王崇古以身免,就成了这个案子最可怕的一个问题。
哪怕是日后论起来,要给张四维翻案,那就必须要解释这个问题,高拱和王崇古为什么活着,而张四维死了。
朱翊钧缓缓的站了起来,端着手平静的说道:“饶你一命?谁来饶朕一命?”
“刺王杀驾案谁做的?你清楚,朕清楚,天下臣工人人清楚,但是清楚又如何呢?你就仗着背后有个族党撑腰为所欲为,你这是第一次吗?你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刺王杀驾案,第二次是大明军在前线征战,你要跟刘台联合焚毁粮草。”
“第三次,你直接点了大明的皇宫,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打算怎么做呢?”
“买通庖厨下毒?买通抬柴夫放火?买通佣奴放毒蛇?还是干脆上朝的时候,在鞋子里藏把刀,冲到朕的面前来?”
“张四维,朕不是没给过你机会,刺王杀驾案后,先生说不能查了,再查下去,真的查出什么来,怎么办?”
“朕同意了,朕那时候就在想,先生这么厉害一个人,先生到底在怕什么,后来朕想明白了,先生是怕大明散了架,大明元气散了。”
“去年先生把高拱抓回京来,准备兴师问罪,觉得可以做了,但是朕不答应,朕和先生争论了很久,最后先生只能保留意见。”
“今年,你把皇宫给点了。”
草蛇灰线,一切都是因果,朱翊钧从来不怪张居正,因为张居正去年把高拱抓到京师,就判断穷途末路的奸佞,会狗急跳墙,会不顾一切的发疯,可是求荣得辱更是大明宿弊,朱翊钧选来选去,还是觉得时机不对,要把土蛮汗彻底赶出辽东,要让土蛮汗对俺答汗形成牵扯,然后再对西北进行清理。
“去年听先生的话,开始肃清流毒,是一碗夹生饭,现在朕在皇极殿肃清流毒,其实也是一碗夹生饭。夹生饭,朕也得吃下去。”朱翊钧的语气仍然很平静。
“你明白吗?你不明白,你这样的人,完全活在自己认知中的人,除了对自己宽容、对他人严苛、总是无端臆想天下之人和你一样的稀烂、撒泼打滚、无理取闹之外,你能做成什么事?又能说出什么样的道理来呢?”
“你们这种人的存在啊,唯一的意义就是在别人面前,展示你们自私、丑陋又狰狞的面目,唯一的贡献,就是让朕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让朕对物种的多样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罢了。”
朱翊钧骂人,保持着他一如既往的水平,而且完全都是践履之实,张四维那套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完全的自私自利,只知道拔一毛而为天下,不为也,却完全不讲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这套道理是行不通的。
人是群居的动物,确切的说,人类因为分工不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群,更大的群相对于更小的群就是公,只索取不付出,不做任何交换,即便是抽象出的社会模型,也是无法运行的。
张四维也是做不成任何事儿的,他回京之后,要刊刻《永乐大典》,朱翊钧准了,这都两年了,张四维刊刻了多少?张四维和万士和一起注解大明国史,朱翊钧都看完了,张四维校对注解了几句?
张四维出身商人世家,却连个毛呢官厂都搞不定,连三娘子都知道大明商贾搞毛呢官厂,因为种种践履之实的问题,被朝廷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扩充了产能。
“缇帅,皇极殿审案吧。”朱翊钧骂完了人才坐定对着赵梦祐说道。
“臣遵旨。”赵梦祐俯首领命,才转过身来,大声的喊道:“带人证、物证、书证!”
历历有据,铁证如山,赵梦祐可不会办什么无头公案,陛下给了他这么久的时间,他还是把案子给查清楚了。
事情并不复杂,阴谋的事儿知道的人太多了,就会发生泄密,进而造成阴谋的失败,所以张四维收买宫里宦官的种种,其实非常容易查清楚。
赵梦祐这两个月,带着缇骑们,把事情的经过查的很清楚,张四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跟谁交待,又是如何买通宫里的人,如何纵火,通过一件件证据,罗列的极为周详。
而吴兑、方逢时和张四维的往来书信,也被缇骑们给收获到了,这是关键证据,哪怕是张四维不交代,缇骑们也能抓得住吴兑和方逢时的证据,张四维的交待,不是戴罪立功。
王崇古的儿子王谦,在某个时间收买了张四维身边的书童,获得了这些信件,王谦一直觉得做坏事,这等机密的书信,不应该阅后即焚,难道作为证据,等着皇帝砍脑袋不成?
但是王谦还真的得到了这些证据。
因为张四维也要拿这些书信,拿捏吴兑和方逢时,张四维不断的强调他们是小人结党,小人结党就要这种把柄,这些书信是维系他们之间的纽带,也是让彼此投鼠忌器的基石,现在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王谦依旧稳定发挥,相继买通了多人,在钉死张四维这件事上,出了一把力。
张四维跪在地上失魂落魄,眼神涣散,他败了,一败涂地,再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他寄予厚望的舅舅,根本不肯搭救,还写好了驾贴,落井下石,把黄纸案,变成了经过了大明刑部认可的驾贴案。
都察院总宪晋党党魁葛守礼、大理寺卿陆光祖在驾贴上书押,这个案子,变成了铁案。
这件案子,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看,甚至可以看做是葛守礼和王崇古对晋党内部进行了自我纠正和肃清,毕竟签字画押抓人的是王崇古、提供关键证据的是王谦、做出最后决定的更是晋党党魁葛守礼。
“迁安伯刚从大宁卫凯旋就再次奔波,实在是辛苦,朕于心不忍,让缇骑去拿人吧,朕倒是要看看,朝廷和张四维,西北的军兵官吏百姓,到底要选谁。”朱翊钧笑着说道。
造反是把九族的脑袋栓到裤腰带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张四维已经被拿了。朱翊钧到底要看看,西北到底会不会反。
“臣不累,陛下,还是臣去一趟安心。”戚继光罕见的当着众人的面,忤逆了圣意,他要去,他要去西北拿人,京营就是陛下靖安天下的利刃,有人意图伤害陛下的时候,这把利刃必须出鞘,展露锋芒!
一万人怎么了!戚继光一万人在大宁卫,照样打的北虏六万骑抬不起头。
“朕就是体恤将士们的辛苦。”朱翊钧还是觉得京营太累了,万历二年前往了辽阳协防,万历三年打大宁卫,在外面和土蛮汗打了快一年的时间,刚回京,连脚都没歇一歇,就又要去西北,这腿都要跑断了!
“歇了快九个月了。”戚继光知道陛下说的是真心话,他说的也是真心话,打下大宁卫后,后面的仗基本就是草原踏青的武装巡游,累是真的不累。
“陛下,臣请同往。”俞大猷出列俯首说道。
“既然都想去看看,就去看看吧。”朱翊钧最终答应了下来,王崇古在西北的影响力正在逐渐的下降,处置张四维、吴兑和方逢时等一众同党,确实需要亮剑。
在戚继光和俞大猷带着京营向着宣府而去的时候,张居正和葛守礼再次为高拱送行,案子结束了,高拱在残酷的斗争中活了下来,而他现在又要离开了。
“陛下动心起念要新郑公做吏部尚书,就张翰离朝之前,但是我不同意,陛下觉得恐伤师生之谊便再也没提过。”张居正在驿站送别高拱的时候,说了一个去年的往事。
“张居正你你真的是坏事做尽!坏事做尽!”高拱愤怒了。
但是他转念一想,立刻明白了张居正为何要这样说,其实还是把骂名往自己身上揽,这次追查张四维、吴兑、方逢时等人,一定一定会招惹大量的非议,就比如说,铁证是诬陷,陛下杀张四维是厌恶,王崇古是投献皇帝,甚至连亲外甥都给卖了。
这件案子在文人墨客的渲染之下,最后会变成一桩冤假错案,成为“止投献”的一个注脚,铁铉是这样的注脚、方孝孺是这样的注脚、解缙也是这样的注脚。
止投献,就是掀起风力舆论,以但凡是为皇帝办事都打入‘投献幸进’一列为要务,来实现其根本目的:朝廷内外,大明上下,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
既然有人要挨骂,张居正就把这些罪名全都揽到自己身上便是,日后陛下亲政,是仁善之君,只是被奸臣蒙蔽而已。
“事情有没有都另说,差点被你给骗了!”高拱太了解张居正,也有点了解皇帝了,陛下是个很成熟的政治人物,他判断皇帝不会说,这是政治表态,他高拱就是烂在新郑,以小皇帝的做派也不会把他启用。
朱翊钧虽然真的动过这个念头,但是他真的没说过,启用高拱的影响太大了,还要不要张居正继续当国?这是没有任何缓冲余地的选择。
游七匆匆的跑了过来,大声的说道:“陛下,陛下下旨礼部,让礼部把张四维和吴兑、方逢时的所有往来书信,完全公之于众,刊刻登在邸报上!”
“张居正你教的好徒弟啊!这小皇帝杀了人还不算,还要把人钉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高拱一听就反应了过来。
小皇帝并不满足于杀人。
求月票,嗷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