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谋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云坞堡主!
听完要和县令结亲的消息,父亲倾向于同意婚事,祖父有心反对,碍于儿媳面子又不好明说,不过接下来县令的条件摆出来,也心动了。
“这些条件我暂时拒绝了。”
赵雄疑惑道:“怎么了?这是好事啊。”
“现在接受,显得我赵家贪名逐利,让王家看轻。更重要的是,现在时机不对。”
赵昆颔首道:“安儿说的对,我们赵家不是那种人。”
祖父横了他一眼,“阿奴,你接着说。”
“第一,接受了县里的任命,有些事做起来就要碍手碍脚了,和张家、猗家发生冲突,我们要不要禀报县里?第二,运私盐到燕国,就要走大道,需要经过猗家和张家,不隐秘,也不安全。第三,我们现在哪有多余的人回祖地,那边也没山里安稳。”
赵雄看着孙子,慢慢有点琢磨过来了。
“我听你话里的意思,怎么有点想打猗家和张家啊?”
赵博安不在隐瞒,把他一直以来谋划的事说了出来。
“对,自从灭掉土匪,认识上党的尧轩后,我就有这个打算,拿下这两家,秦燕两国之间的山道,我们就掌握在手,那个时候在两国之间贸易,是有大利的。”
“等等,你先仔细把事理清,我和你父亲也要想想,明天把家中的核心都叫来,我们要好好盘算下这事。”
赵家议事的地方,赵家核心几人不断的打着眼色,猜测今天什么事,最近才忙完垦荒,现在大家都在准备春耕。
赵雄敲敲桌子,说道:“今天叫你们来,是宣布一件事,我们赵家要与县令家联姻。”
“恭喜坞主,这可是大喜事。”
“先别忙着道喜,喜事是有条件的,我们要开始缴纳赋税了,数量可以少点,但一定要交,作为补偿,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往燕国贩运私盐,另一方面能助我赵家返回祖地。”
“听起来还不错,盐有大利,不过现在返回祖地,时机也不合适吧。”
“这些都可以商量,不过博安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博安你先说说。”
“各位叔伯,现在盐和祖地都不是问题,路才是问题。我们赵家的铁因为怕秦国注意到,没敢往平阳郡多卖,一直控制着产量,而打通燕国的道路,铁就能全力生产,再卖到燕国。上次在山寨,我救了上党的一个豪强子弟,他们家坞堡在屯留西部,能为我们提供帮助,现在这条路东西两端都通了,就差中间的冀氏乡和良马寨,猗家可能不敢打我们主意,张家就不一定了。不管是盐铁还是其他货物,真正重要的是这条秦燕之间的山路,掌握它,赵家就能大发其财,赵家就能迅速壮大。我的想法就是灭掉这两家。”
听完他的话,众人沉默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赵家堡的基业是曾祖打下的,祖父赵雄修建了草峪堡和凤池堡,赵家的范围基本形成,父亲赵仑接手后没向外开拓,不过他调理了赵氏内部,那段时间赵家比较安稳,实力也在稳步提高。
父亲他们这一辈人,看多了外边的打打杀杀,好不容易有了现在这份家业,更加倾向于维持现状,不想冒大风险,早前剿灭土匪,是赵雄一力坚持的,而且风险不大,他们都同意了。这次这么大的事,成了固然好,败了就伤筋动骨。
赵博安冷眼旁观,赵振、赵敦、呼延塔应该是有心反对,都低头不说话。刘良想赞成,抬头看看别人不动,也只能先等等,说到底他是个外人,不能轻易开口,赵雄应该是想打的,张了张嘴,也不好先开口。赵昆则介于两者之间,这时看别人都沉默下来,只得先开口给儿子个台阶。
“能不能光打张家,两家一块打有点吃力,你也说了猗家不敢打我们主意。打下张家,路也能通。”
“对,打张家就好,猗家是个胆小鬼。”呼延塔接话道,毕竟是自己徒弟,还是要给面子的。
赵振道:“打张家,也要想个好办法,不能死太多人。”赵敦也是一样想法,只有刘良和赵雄没开口。
通过这件事,赵博安知道以后要依靠和栽培那些人了,还是要有自己的心腹。
“我没说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打两家,也没说现在就要去打。”
赵雄接话道:“阿奴,你想到办法了?”
“我这次去县里,得到了一个消息,燕国慕容恪正在攻打洛阳,短时间内不难攻下,打下来后燕国应该会向西攻略渑池一带,从而恐吓秦国,为他们接下来几年的修养争取时间,我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到时放出消息要打张家,张家除了守着他们的坞堡,一定会找外援,良马寨属于上党,那些坞堡主张家又都得罪过,他们只能向燕国求援,这些地方上的官员,不管是为了拍慕容恪的马屁,还是真想有所作为,在秦燕对峙时,有山里的人来向他们求援,一定会派小股人马进山,这都是功劳啊,到时你说他们打谁?”
刘良接话道:“猗家,冀氏乡正好挡在路上,不过猗家投降鲜卑人,怎么办?”
“他们不敢投降的,投降了鲜卑人会把他们迁走,卖为奴隶的,一群山民,谁会管他们死活,甚至张家最后都不一定有好下场。秦燕对峙结束后,这些人都会撤走的,到那时我们再出来收拾残局。”
赵昆震惊的看着儿子,说道:“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恩,所以我们只要把家里的部曲整顿好,看看时局是否如我所想,到时不过就是放出点风声,我们也没什么损失。如果一切都没发生,我们就安安稳稳的守着家业。”
众人神色复杂的散去,只留下三人商量婚事。
“阿奴,你婚后就帮着你父亲处理族务吧,他能守住家业,但你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的。”
“是啊,安儿,父亲一定会帮你的。”
“赵家想成为掺天大树,光靠我一个人不行,这次我在县里找到一个先生,很有学问,等族里的收入增加,我想扩大族学,那些佃户子弟也要进来,而且学习时间要加长,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才是赵家的根基。”
“好,这次我和你进城,我见见他。”
“阿父,接下来我们要全力生产武器,为冲突做准备了。”
“我会安排铁锤的,你进城以后,要时刻关注燕国的事。”
时间紧迫,父子两人领了几个牧民骑马赶到县城,父亲进县衙处理户口的事,有县令和高元的关照,一切都很顺利,一共定下了二十七户。赵博安则是拿上活雁来到县衙后宅,今天要纳彩。
在后宅正堂,见到王氏夫妇,收下活雁后,留他吃饭,明显这次钱氏更加上心,很是热情。
饭后来到书房,王安告诉他,洛阳已经攻下了。
“这么快?”
“恩,那位沈劲真乃义士。”
赵博安却不关心谁是沈劲,连忙道:“使君,攻下洛阳是什么时候的事?”
“今天刚到的消息。”
“使君,接下来洛阳的消息一定马上告诉我,这几天我都在我外公家。”
“出什么事了?”
因为洛阳消息的时效性,关乎事情的成败,他就把自己的谋划全盘告诉了王安,王安闭眼沉思了一会,睁眼问道:“你判断他们对峙时间不长?”
“只要把苻坚从关中引出来,在崤函古道对峙几天,慕容恪就会撤的,时间长了,怕出意外,他又不是真要和秦国开战。怕是慕容恪现在已经往西走了。”
“那你也别等南边的消息了,现在就让族里放出消息,让张家有个反应时间,如果事情不顺,你就推到我身上,就说我弄错了消息。”
“使君,这不好吧。”
“放胆去做吧,这个事一本万利,而且风险很小,还有今后别叫使君了,该改口了。”
“是,岳丈。”
王嬛嬛终于鼓足勇气,端上两杯茶来书房见王安,谁知赵博安已经离开了。看着女儿进来左右打量,有点失望的神情,王安哈哈大笑道:“我的好女儿,你可真是个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