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祖宗跟不上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洪武生存指南!
热热闹闹开张的致用斋,开门迎客才一个多时辰,就因为卖断了货而歇业,这份既好笑又不好笑的谈资,短时间内就迅速传遍了金陵城。
好笑,自然是刚开张就关张。
不好笑在于,人家只开张了一个多时辰,就进账足足一万六千多贯!
莫说那一条学府街,就是整个金陵城,也不谈一个多时辰,就是一整年,进项能有此数的商家店铺,都不会太多。
于是,那怕是老朱,晌午时分也听到了消息。
奉天门左的东阁内。
这是午饭之后,老朱当下就在翻看致用斋今日上午的账册,手边盒子里还有厚厚几叠票据。
书桉前,没想过这辈子能见到皇帝陛下的致用斋掌柜陆倧一动不动趴在地上。
战战兢兢。
老朱本来更感兴趣某个进项数字,翻着眼前账册,却又很快产生了其他心思,再拿过一叠手边盒子里的票据,很快问地上陆倧道:“这……发票,其中数字,就这张,03030037,何解?”
陆倧头也不敢抬,张了张嘴,担心太大声会让皇帝陛下不悦,太小声听不到更不悦,忐忑斟酌着才终于开口:“陛下,这‘0303’,是三月初三之意,0037,乃交易编号,也既今日店铺内第37笔生意。”
老朱想到今日是三月初三,顿时了悟。
再细细审量这发票。
大概一本书册截成三段的长条大小,最上印有‘致用斋发票’五字,下面是表格,第一栏就是这编号,不同于最上五字,编号数字似乎是活印。再往下,是几个竖栏,标注货品名称、单价、数量之类。
再下一个横栏,是总价。
最后,左下角是开票人,写着‘乔旺’二字,右下角则印着‘洪武元年’四字,四字上面盖着‘致用斋’的红色圆章。
这么浏览一遍,老朱的注意力又转向‘总价’一栏。
比如手中这张发票,‘总价’一栏分为几段,第一格是付款方式,填写为‘白银’,后面是具体数字,有一格标注‘小写’,198两,这是之前两支钢笔的总价,一支黑漆钢笔,一支红漆钢笔,单价99两。
老朱也注意到了相关的价格数字,1888两,666两,还有这99两,他不懂,这年代也没有太多类似说法。不过,想想也觉得,应该是那孩子故意为之。
这是末节。
最后,才是老朱的关注重点。
总价一栏,还有一格标注‘大写’:壹佰久拾捌两。
左右‘大写’、‘小写’一番对比,老朱脑海中又下意识举一反三,但还是先开口问陆倧道:“这发票之上,总价数字为何要反复填写,还区分这‘大写’和‘小写’?”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陆倧再次小心拿捏着声音大小开口道:“回陛下,家主说的,小写数字易被篡改,因此需再用大写强调一遍。”
这心思……
老朱又想到了‘得体’二字,再配着点‘油滑’。不过,当然不会在一个下人面前开口点评自家孩子。
陆倧见皇帝陛下不开口,顿了顿,担忧上位不喜自家小主人这种防备做法,鼓起勇气主动帮着解释:“陛下,家主说,把规矩立起来,不给人犯错机会,才是对大家都好之事。”
老朱微微点头。
倒是对这敢为自家主子说话的掌柜多了几分好感。
而且,老朱当然也看出了其中用途。
就说刚刚发现这两样。发票编号,还有这大写数字,完全可以用在朝廷的税赋收取和钱粮开支等方面,
不仅各种一目了然,还能够减少下面人的徇私舞弊。
老朱只是感慨。
就说这表格,当初他第一次见到,就觉得很实用,前些日子派人去浙东丈量田亩,他提前就让户部设计了专用表格。还计划等天下再安定些,将来百姓的户由,也用类似表格开具。
眼下,还是这表格,转眼又有了新用法。
老朱当然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大写数字,恰好就是原时空中洪武朝开始推广的。因为‘一二三’这种汉字小写也同样容易被篡改。不过,老朱能明白的是,这些……肯定都是几百年后历经检验的好方法。
好方法当然要学。
就是……
自从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出现,各种新学问新想法新思路,他已经很努力地不停采用推行,但,这一个又一个纷至沓来的,也太多了一些。
祖宗跟不上啊!
这么想着,老朱很快又长长呼了口气。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开创一个千年未有之盛世,跟不上,也要跟。那孔夫子都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然都是好东西,怎么能不跟?
打定主意,老朱从盒子里拿出一叠发票,打算留下做为参考,然后又转向眼前账册。
账册上,每张发票对应一栏,简化了信息,倒也依旧全面。其中有一列还再次引发了老朱的思绪。
这是付款方式,有金,有银,有铜钱。
关于货币,历朝历代,黄金都很少作为官方货币,白银大部分时候也都处于半黑户状态,只有铜钱名正言顺。
至于兑换比例。
金银当下还是遵循前元惯性,金兑银是一兑十,再加上乱世初定,正所谓‘乱世黄金’,北方地区黄金甚至还要更贵些。
银兑铜钱,大概也是一兑一千。
说起来,刚渡江那几年,应天铸造‘大中通宝’,因为缺铜,老朱规定400文为一贯,一贯兑银一两,但根本没推广开来。
因为百姓不认。
老朱还发现,官方强行以这种兑换比例进行征买或者收税,等于变相搜刮百姓,就像民间一石米要1000文,甚至青黄不接时涨到两三千文,官方却出400文征买,实在不厚道,于是没几年也就废除,继续按照惯例的1000文为一贯,一两银兑1000文铜钱。
既然官方铸造不出足够的铜钱,对于民间采取金银交易,甚至继续使用元廷的钞币,当下也不禁止,以至于官方就连盐茶等税,也倾向于收取白银。
货币相关,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似乎提过几句,老朱觉得很重要,但……还是要一步步来。
就像老朱前日刚刚根据中书提议发布诏令,要求户部铸造‘洪武通宝’,却也依旧没打算铸造太多。有那些个铜,他觉得还不如让将作司多造几个轴承。
昨夜看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送来的一些图稿,甬江畔七丈高的大型龙门吊,他隔着图纸就觉壮观,其中又提到轴承,他今日早朝时还因此过问一番,要求将作司加紧制造轴承,尽快送去明州。
这么一边想着,一边已经翻到了账簿最后。
某个数字映入眼帘,以白银为单位,16736两。同样也不缺少大写:壹万陆千柒佰三肆陆两。
老朱看到这数字,嘴角都抽了抽,下意识拿起旁边的钢笔,按照已经被他私下里吃透的那本《数学基础》里的乘法计算方式,在一张发票背后空白处做了个简单的计算。
白银1.67万两,乘以,一年,360日。
结果:601.2万两。
今年不说,已经过去的吴元年,当时版图内的全年粮税进项约1100万石,按照一石粮食一两银计算,开两家这样的钢笔铺子,就富可敌国了呵!
老朱当然明白自己不该这么算。
再想想昨日看到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只是通过出售海贸公司牌照就轻松凑集了200万两,老朱一瞬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孩子当初说自己前世是个还算不错的商人,到底有多么的‘不错’。
自己这还一度担心那孩子不要田产俸禄会吃不好穿不暖。
瞎操心!
就说这致用斋,老朱能够想象,今日如此红火,定是有不少人情在其中,或许上行下效,或许,还有人有些别样心思。因此不可持续。但,那怕不谈其他,就这一天的进项,也足够那孩子花销一年了。
再说往后,待去除了人情因素,即使一年能有如此多进项,刨除成本,还如那孩子当初所说,收益也比他给那一万多亩良田还要丰厚。更何况,那怕今后冷澹下来,这独门生意,一年也不可能只有这么多!
每年几万两进账,甚至……到十万两级别,都不是没可能。
倒是真不用自己给俸禄了。
与此同时,老朱也确定了另一件事。
民间真的很有钱!
这却不能急,天下才定。
还是等将来那孩子回金陵,再让他参谋着慢慢规划罢。
就像上月中书又重新修订颁布的徭役制度,老朱确定最后应该做到摊丁入亩,但当下,却也不适合一步到位。
还是要慢慢来。
合上账册,老朱又记起致用斋因为没货关门的事情,这也不好,想了想吩咐道:“稍后,你去将作司领3000支炭笔放在那致用斋贩售罢,算是个流水,莫要刚开门就关张让人笑话。以后炭笔作坊也会扩大,公用之余,多出来都给致用斋分销,这究竟也是你家主人想法,不流外人田。只一样,这炭笔就莫要赚钱了,一文一支,相应进账,将作司和致用斋各一半。”
老朱记得朱塬说过炭笔是给普通人用的,将来要做到一文钱几支。老朱也琢磨过,当下这人工,还真做不到,一文钱一支已是便宜。
始终没能起身的陆倧连忙答应。
老朱又斟酌了下,说道:“另外,那钢笔作坊,再让将作司拨二百工匠。还是一样,这些个人,就只做那最便宜一款。钢笔究竟是文房之用,也不可太让人高不可攀。唔……一贯一支,也贵了,500文,可有的赚?”
刚刚翻阅账册,老朱就注意到,一贯一支的基础款很少,大部分都是又金又银又漆又宝的。
虽然,照那孩子说法,赚不到穷人身上,但也太铜臭了。
还是不好。
陆倧又是答应:“回陛下,有的赚。”
再便宜一半都有的赚。
毕竟这基础款的钢笔,材料不耗多少,最大头反而是人工,但做多了,熟练了,再分工明确一些,其实是很快的。费时费力的还是那些高级款式,除了匠人要有高超技艺,还非常耗时间。
既然有的赚,老朱当即就定了下来,又交代陆倧几句,才打发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