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庭审开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苦境:从刀戟戡魔开始!
患剑将爱妻颤抖的身体搂在怀中,一手搭在恨不逢的脉搏上轻按。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难明的光,而后转头对云梦舟恳求道:“庭主,千错万错,都在吾身,是吾没有阻拦温娘,才令她铸成大错,请庭主看在她如今已经沦落到如此凄惨地步,放她一条生路吧。”
云梦舟正在确认叶小钗的伤势,而后才对患剑道:“本座身为公法庭之主,一切决定都要依律法而行,刀瘟之罪,只能由刀瘟承受,而你之罪孽,自然也不容你逃脱。”
患剑目光黯淡下去,又哀声求道:“吾夫妇二人自知罪孽深重,愿随庭主回公法庭受审,但康儿,康儿是无辜的,可否……”
“不必多言。”
云梦舟取出三光琉璃瓶默念真言,瓶口飞出两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分别落在叶小钗和恨不逢身上,霎时间灵光绽放,两人身上的伤口竟然开始迅速地愈合。
孤独缺不忿道:“我也受伤了,你不把那救命甘露给我,反而给那小子,你对他也太好了吧?”
老头扬了扬被划开一条口子的手指,见云梦舟懒得理他,他变本加厉道:“莫非那小子不是刀瘟患剑的孩子,而是你的——”
云梦舟丢给他一个凉凉的眼神,让老头讪讪地闭上了嘴。
不顾见恨不逢伤势开始修复的刀瘟惊喜的呼声,云梦舟让三司法各自押送一人,而后对昭穆尊点头道:“走吧,回公法庭。”
——
“听说了吗?那个专门杀人全家,夺人孩子的女魔头落网了,公法庭今天要正式审判呢!”
“真的吗?呜呜,苍天有眼啊!前些日子,那个白发魔女忽然闯进我们村,硬说我侄儿是她孩子,要把他抢走。
“我哥哥要跟她拼命被她一刀砍下了头,我嫂嫂哭求也被她一刀杀了,结果吓坏了我侄儿,哭着说她是坏人,这魔女转头又说我侄儿不乖,不是她的康儿,竟也一刀将他杀死!
“最残忍的是,她还拿酒囊接我侄儿的血,说,说是上好的药引,回去给她儿子喝!我哥哥那么老实本分,眨眼之间,好好的一家三口全都丢了性命,都是那个魔女害的!呜呜呜……”
“不知道公法庭会怎么判刑?”
“这种杀人狂魔,就该千刀万剐,我听说这次公法庭把他们一家子都抓住了,一定要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对,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
公法庭之外,无数百姓纷纷议论着此次审判,猜测刀瘟将会得到怎样的惩罚,秦假仙带着两个小弟为围观群众们实时探听最新消息。
公法庭之内,云梦舟坐在高台最上首,昭穆尊在侧,高台两侧分立两只神兽石雕,獬豸在左,狴犴在右,冷冷注视前方。
四大都令则立于殿中,场面一片庄严肃穆。
旁听席上,除了身为苦主的皇甫笑禅,还有本是来寻云梦舟有事相商,结果听闻此案便申请旁观的素还真和佛剑分说。
孤独缺和叶小钗压着刀瘟患剑以及恨不逢来到堂上,经过殿前时,外面的百姓纷纷对他们破口大骂,要求严惩的呼声震天动地。
等二人跪好——患剑是自己跪的,恨不逢是身体虚弱自己站不住跪的,刀瘟则是被孤独缺强压着跪下去的。
云梦舟示意宵念出刀瘟患剑之罪。
“刀瘟患剑先在十年间残害了两千多个婴孩,又制造了皇甫家灭门血案,之后刀瘟彻底灭绝人性,
在江湖上大开杀戒,先后累计有超过万人亡于不解刀法之下。
“后来刀瘟患剑忽然销声匿迹,直到月余之前,刀瘟重现江湖,故态萌生,再次杀人夺子,又造成了不下百人的伤亡。至于恨不逢乃是刀瘟患剑之子,本身并无罪责。”
众人听完,无不怒火中烧,南冥道真气得大叫:“这般丧心病狂,必须处以极刑!”
法无吾也同意道:“吾法门曾经审判过无数罪大恶极之人,但如刀瘟这般专伤无辜稚子的女魔头,吾也是第一次见,判决必须从重,从严!”
脾气稍显温和的楚君仪和璎珞耶提也尽是赞同之色,四人讨论后,对云梦舟禀道:“庭主,吾等认为,刀瘟毫无人性,当处以磔刑,以儆效尤;患剑身为其夫,不仅没有尽劝阻之责,反而为虎作伥,当与之同罪!至于他们的孩子,恨不逢……”
刀瘟原先只是面无表情地跪在地上,当宵一条条陈述她的罪行时,-脸上没有丝毫动容,等四都令宣告对她的刑罚时,她也毫无畏惧,但一听到自己孩子的姓名,刀瘟立刻挣扎起来。
“康儿什么罪都没有!你们不能惩罚他!”
孤独缺迅速将其制住,见她还要咆哮公堂,取了一团布堵了她的嘴。
楚君仪对云梦舟施礼道:“对于恨不逢,吾等四人意见不能统一,道都令与法都令认为,刀瘟患剑一切罪过归根结底都起源于他,那无数婴孩也是为他而死,因此他虽未亲手犯罪,但却该与刀瘟患剑一同受罚。
“而吾与释都令则认为,出生成为谁的孩子,身上患有怎样的疾病,这些都不是恨不逢能够决定的,虽然他的父母都是罪人,但只要他自己没有犯罪,吾等便没有理由处罚他。
“吾等争持许久都不能说服对方,还请庭主裁决。”
“唔——副庭主是何看法?”云梦舟沉吟片刻,却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转向身侧的昭穆尊问道。
昭穆尊一副铁面无私的模样:“吾赞同道、法二位都令的看法。刀瘟之罪,归根结底是因其子而起,偏执入狂的母爱令她毫无负罪感地向那些稚子挥起屠刀。
“若是仅处置刀瘟患剑,而对恨不逢轻轻放过,刀瘟绝不会对自己的罪行忏悔,唯有诛杀其子,才能令她痛彻心扉。
“儒、释二位都令虽心怀慈悲,却没有考虑到,对恨不逢的宽纵,岂非是向公法庭外的那些期盼正义的百姓们说,公法庭没有他们渴求的正义,同时也是向全天下表明,公法庭保护罪犯的孩子,而非善民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