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知县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知县!

纪炀的信仍在路上,汴京那边还在因为鸟粪刺绣的事折腾。

就连长公主女儿成亲,去参加宴会的众人身上都不带一块刺绣,唯恐惹到长公主。

她女儿跟女婿的喜服上都干干净净,换了其他方法添花样,临时把刺绣铺满的喜服给换了下来。

只是成亲时的场面可就没好到哪去。

皇帝听闻此事,也懒得搭理他们,宗室奢靡浪费的情况愈发严重。

他年轻体壮的时候还算能压制,如今自己年老,皇子年幼,倒是几个王爷身处壮年,难免会多些心思。

皇帝翻开下面送上来的奏报,因为琨王家幼子侵占田地的事,堆积不少公务。

好在林大学士站出来,算是让罪名定下。

原本想着不让他站在前面,下面子弟们运作即可,也好让林敬源不当这个靶子,没想到除了他家嫡孙还算有用之外,其他人只能算添数的。

只是他那嫡孙今年登榜,如今官职微薄,说不上什么话。

想到这些事就来气。

皇帝眼神微眯,一点点翻着手头的奏章。

知道看见潞州奏报,眉头下意识紧缩,随后开口道“能使贫瘠土地变良田,稻子亩产四百六十斤”

潞州

那地方偏远,这个潞州城下的扶江县,还需皇帝多想片刻,才想到是哪个地方。

“来人,把潞州,扶江县舆图找出来。”

身边近官连忙去找,只是那地方实在生僻,有经验的近官去找舆图,也寻了两盏茶功夫。

皇帝看着此地的地形图,再对照书册上的记载。

如此偏远的地方,真就亩产四百六十斤

确定这些时候,皇帝才翻开所谓的制肥方子,这位帝王登基三十三载,见识过无数风浪,更见过无数巧言令色,弄虚作假的奏报。

所以他第一反应是怀疑,然后是求证。

最后才去看所谓的良方。

这一看,脸色更加古怪。

此地是用鸟粪做这个叫化肥的东西

等会。

皇帝又道“把去年扶江县赋税卷宗调出来,快。”

近官这次早有准备,不多时扶江县去年薄薄的卷宗已经在案上。

山泽税。

鸟粪,一百多两。

竟然是这样

他上次随口提起的山泽税,就是扶江县的

纵然是皇帝,此时也有些哭笑不得,沉下心找到潞州知州奏报。

上一份公函只是介绍潞州下面情况。

这一份则是详细说明其中缘由。

说是扶江县知县发现鸟粪可以做成化肥,而化肥能滋养田地,使庄稼长得更好。

去年秋冬时节先在芥菜,白菜上大获成功,今年春耕扶江县知县便鼓励百姓用在庄稼上。

到秋收之时,果然看到成效。

土地贫瘠的扶江县,因为化肥的缘故,麦子均产二百三十斤,比潞州其他县均产多了近四十,比自己去年多了八十斤。

水稻均产三百斤,比自己去年多一百二十斤。

如此说来,近乎翻倍。

不仅扶江县有如此成效,连隔壁县用了他们的化肥,产量也略略增加,这还是他们使用较晚的缘故。

潞州知州讲的事无巨细,更把派人探查,又准备在年末派官员巡查的事说得清清楚楚。

这也表明了,此时并非虚报亩产,而是真的。

再后面,又把扶江县去年今年的变化复述一遍,更写了这位知县趁着交田税之时跑到潞州要官道,要官学。

更要重修四五十年前未成的运河。

最后,则是知州对这位知县的暗暗赞赏。

这份公文比扶江县去年账册还要厚,可见写得多详细。

皇帝一字一句全都看完,一时竟有些不敢相信,不过看到后面扶江县知县名字,忽然有点恍惚。

纪炀

这名字,好像在哪听说过。

等皇帝喃喃念出,旁边近侍小声道“是伯爵府家的纪公子吗武侯的嫡长孙。”

是他

怎么会是他

不会是同名同姓吧

“扶江县知县卷宗何在”

近官连忙递上。

只见上面清清楚楚写下纪炀怎么任职,何时出发去的扶江县。

再跟扶江县知县所做之事一一对应,还真是他

纵然是皇帝,也听说过纪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无非是斗鸡走狗,好美酒好享乐。

这在汴京子弟当中十分常见。

可像纪炀名声那样突出的,却不多了。

否则能干出买官这事

估计户部吏部就因为纪炀买官,所以把他扔到偏僻之地,没想到他在这,反而干出些成绩

皇帝还是有点恍惚。

“去查,查清楚事情原委,之后再说。”

皇帝按下这份奏章,深吸口气,若奏章所言是真,那这份制肥方子,将会改变整个承平国。

“宣林大学士进宫,朕有事同他商议。”

作为帝王,不可能不知道这份奏章的重要性。

但作为帝王,又不能偏听偏信,他要验证事情真伪。

如果是真的,那这份东西会给承平国带来什么,恐怕没人能估量。

两队人马从皇宫出发,一队暗卫直接奔赴扶江县,另一队近侍则去林府请林大学士。

林大学士如今风光得很,他一人舌战群儒,直接把琨王幼子罪名定下,现在朝中哪人不服。

如此炙手可热的人物,大家都奉承着呢。

罚了宗室子弟,陛下非但不处罚,甚至还屡屡宣他觐见,这种殊荣,实在让人艳羡。

倒是在林家大公子书房的林五姑娘微微皱眉。

“哥,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林家大公子同样有些担心。

如今这场面,不亚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看着极盛,倒像靶子。

如今又惹了宗室子弟,难免遭人恨。

要怪,只能怪自己不能替祖父分担,让他一把年纪还要亲自出马。

但不知道这次进宫又是所为何事。

纪炀根本不知道,小小的扶江县迎来一波又一波探查的人。

就算知道应该也无所谓。

现在官学筹办起来,官道也已经有人过来勘探情况,如今又是冬日,他每日上上冬课,顺便应付一下隔壁常华县知县就行。

也不知道魏大人哪得来的消息,说纪炀十分受知州喜爱,没事就顺着新修的官道,骑着马不到一个时辰便来了。

刚开始想让纪炀帮他美言几句,后来发现纪炀这人,吃穿用度无不精良。

他自己本身是不在意的,但随手从库房拿出来的披风就价值千金。

一时间更加热切。

纪炀也懒得管,反正冬日躲闲,爱怎么样怎么样。

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件事,他拱火的信,应该已经到汴京了吧

不止拱火的信到了汴京,皇上派来调查的人,也已经回去。

皇上的暗卫,一路快马奔来,搜集消息的能力非常人能比。

十二月初,消息已经送到皇上跟林大学士手中。

两人一时间有些沉默,林大学士缓缓开口“我的孙儿林启,去年秋天到扶江县退亲,回来之后也是对纪炀赞不绝口。”

“也提了化肥的事。”

这些话,上次林大学士已经说过。

可这回再讲,皇上跟他自然又有想法。

竟是真的

汴京有名的纨绔,去地方上,当了个极好的父母官

承平国建国二百多年,也没见过他这样的人。

而且他做的政绩,是足以记在县志,记在潞州城,甚至在承平昌盛三十二年的卷宗中有上一笔。

但此时最尴尬的,还是林大学士。

如此的好儿郎,他家竟然退亲了倒是显得他家有眼无珠。

皇帝忍不住笑道“没想到你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林大学士沉默,皇帝继续道“你觉得化肥这东西如何”

这下林大学士不再沉默“自然是极好。”

能让大学士用极好两个字形容,显然已经看出这东西的作用。

用了化肥,水稻增产一百二十斤,麦子增产八十斤。

怪不得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两个人,为这件事开了好几个小会。

现在看着手下调查出的结果,跟潞州知州文书上并无差别,甚至加了冬日里纪炀如何照拂村里老幼的事。

但看来看去,还是那句话

这是纪炀

两人平静过后,又按捺心中狂喜,皇帝站了起来,手上赫然是那份制肥方子。

“明日早朝,制肥方子的事,便会问世。”

其实现在朝中已经隐隐有些传言。

毕竟奏章不止经过皇上的手,还有各个部门需要负责,负责钱粮的户部已经翘首期盼。

他们也在等皇上确认此事。

若是真的,那明年的粮食,岂不是必然增产

全天下来说,都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若换成好大喜功的帝王,说不定早就传扬开了,也就是他们陛下谨慎对待。

户部尚书碰到从勤政殿出来的林大学士,见他满脸喜色,忍不住问“林大人是不是那件事”

“对,那件事,是真的。”

“竟是真的,谁能想到赶在年节前,竟有个天大的好消息”

第二天早朝过后,消息便传遍整个汴京。

汴京林大学士家中自然也得了讯息。

这天下间,竟然有人想出让粮食增产的方法,麦子都能增产八十斤,几乎提高了二分之一

就算再不务农桑之人,都明白其中意义。

只是跟其他地方欢呼雀跃不同,林家倒是显得有些尴尬。

若是高兴,那自是高兴。

高兴之余,又隐隐看向林家姑娘们的脸色。

谁让做出这种好事的人,竟然是纪炀

跟林家有过婚约的纪炀

林家三姑娘已经在屋子里摔盆砸碗,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扬名

她年后就要嫁人,退了亲的人竟然做出如此功绩,她岂不是十分尴尬

门外的林家表妹,林家五姑娘,六姑娘都不敢去劝。

他们上面,大哥中进士之后当官,无暇管他们,二姐又早早出嫁。

平时都是三姐管着他们,作为小辈,谁敢过去。

最后还是林五姑娘开口“三姐,那事已经过去了。再说当初只讲纪家大公子跟林家姑娘结娃娃亲,其实并未说哪个。”

“而且退亲的时候也没说,原本就是口头的约定,去年这事也就结了。不会有人多提的。”

“看在咱们祖父的面子上,更不会乱嚼舌根。”

林五姑娘分析的没错。

毕竟谁能想到纨绔的纪炀,忽然想到这样的好法子,还真让他瞎猫碰上死耗子,做出笔政绩

就算有人有心攀咬林家,也要看看林大学士如今在朝中的威望。

房门忽地打开,林家三姑娘脸上挂着泪痕,恨恨道“若这样便好了。”

“那伯爵府之前大张旗鼓说,我家去他家退亲,你忘了”

“知道的是他们要打纪炀的脸,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多轻狂。”

“纪炀早不出名,晚不出名,这个时候作甚”

牵扯到这事,那就无解了。

林家大公子过去低调找纪炀退亲,口头约定,口头取消,也不点名哪个林姑娘,这算是过去。

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大家都好。

偏偏伯爵府听说此事,一定要讲,是林家厌恶纪炀纨绔,所以退亲,伯爵府嫡长子又如何,品行不端,行为不检,还不是照样没人要。

伯爵府传这话的人,甚至有意抬高林家,贬低纪炀,好为以后庶子承袭爵位铺路。

让大家更知道纪炀的不好。

这事之前也没什么,林家三姑娘也不当回事,反正损的并非她的名声。

可制肥方子事出来,两者身份转换,反而林家变得极为尴尬。

否则皇上也不会故意调侃老臣子林大学士。

不过这些事对他们而言,说笑过了便好,到未嫁姑娘家这里,则变成天大的事情。

并非后者计较,而是她们能失去的东西并不多。

林五姑娘想了想,认真道“三姐,你真的不用难过。依我看,此事最难堪的,远远轮不到咱们家。”

“这汴京城里,另外两家,反而真的抬不起头。”

“就算是流言蜚语,也是先到他们那边。”

林三姑娘这才止住哭泣,好奇道“两家哪两家”

“自然是伯爵府,跟长公主府。”

伯爵府

长公主府

伯爵府好说,在纪炀故意找人惊吓庶弟,使他今年科考无望。

嫡子跟庶子之间的矛盾,已经摆在明面上。

他家如此看重庶子,使能干嫡子流落在外,是谁都要讲一句这家的家主有眼无珠。

把鱼目当珍珠,把朽木当栋梁。

要说以前都讲,他家庶子如何如何好,嫡子如何如何差。

结果呢

结果还是嫡子先一步做出让陛下交口夸赞的政绩。

那可是让粮食增产的好东西

让潞州知州连夜上奏,让皇上跟林大学士,还有户部尚书都上心的东西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春耕之前,这东西的制作方法,便会传到承平国各个地方。

世人都会知道纪炀的名字。

知道他不仅聪明研制良方,还把好东西献给朝廷,献给陛下。

这事无论从哪看起,全都无从挑剔。

至于那庶子

怎么

被轻轻一吓,便什么都不会了

如此本事,看来那科考本来也不成

这话当然是纪炀那群好友们说的,原本只是说说,如今随着纪炀名声渐起,大家反而觉得这事是真的。

还不是自己没本事,别是自己根本考不上,拿嫡子来做遮掩吧

只能说形势比人强,舆论也是随风倒。

这样的说法,也让力捧庶子的伯爵府难堪,更让庶子生母的娘家,也就是户部左侍郎暂避此事。

有户部尚书开口,制肥方子推广的事,有户部右侍郎来做。

如此一来,庶子这边,不仅失去名声,还失去实打实的功绩。

谁看了不嘲笑几声。

不敢嘲笑伯爵老爷,还不敢嘲笑侧室母子吗

所以在这件事里,伯爵府首当其中,最为丢人。

至于长公主府。

已经不知道是丢人,还是好笑。

以往都以为,鸟粪刺绣的事,个月便能过去,汴京还有其他新鲜事。

长公主也能放下心结,重新穿戴刺绣。

毕竟皇上不能天天都提吧。

现在呢

现在陛下不提,汴京百姓提,天下百姓都提。

所有人都会知道,制肥方子的原料便是粪便,扶江县所用是山林中的鸟粪,甚至在奏章里说,想要快速获取大量肥料,去林子找鸟粪最好最便捷。

特别是陈年鸟粪,甚至都不用怎么制作,都是很好的肥料了

这方子十句话有八句都在提鸟粪。

而且以后承平国的山泽税中,鸟粪交税的比例只会逐年增加,增加到大家不能忽视的地步。

之后一提起这个东西。

就会想到长公主想到陛下说她,还嫌弃百姓呢你那刺绣都是鸟粪做的。

听五妹一分析,林家三姑娘瞬间觉得精神好些了。

不过她若是长公主殿下,只怕眼前一黑。

这桩带着味道的趣闻,只会是化肥方子传到哪,消息便跟到哪。

等承平国都在使用化肥的时候,岂不是天下人人皆知

单是想想,就要窒息了。

五妹说得没错,现在最丢人的,是伯爵府跟长公主府,她这点事算什么。

就在林家暗暗庆幸的时候。

纪炀拱火的信终于送到好友们手中。

现在天气渐寒,路上也耽误了会。

好友们此时对纪炀信件,那是期盼万分,想看看他这次又要做些什么。

上次吓唬他庶弟还挺好玩的。

这次又要做什么

信件一打开,几位好友面面相觑。

纪炀啊纪炀,他这人已经不是爱不爱看热闹的事。

他分明就是热闹本身

这几位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不热闹那还叫汴京吗

十二月上旬,汴京城里又有一个小道消息。

制作化肥,不仅能用鸟粪,猪牛羊粪便都成。

以后遍地都要开化肥作坊,这些的税收会越来越多。

所以不仅长公主的刺绣是鸟粪做的,可能所用的饮食器具,都会是各种黄灿灿制成,让公主不要多想。

享用百姓所交山泽税,用来享乐的的宗室子弟们,同样不要多想。

如果觉得不爽,那就别要山泽税了呗

皇宫勤政殿的陛下听到此事,先是眼前一黑,然后眼前一亮。

纪炀,着实不错。

还真期待,他再玩出什么新花样。

至于那伯爵府前来邀功,也是给他们脸了。

做出此番事的是小知县纪炀,可并非他们伯爵府嫡长子。

他还没老到这种地步。

皇上笔锋一转,只夸纪炀不愧是武侯长孙,有当年祖父之风,又赞他才思敏捷,与众不同。

跟这份褒扬文书一起去潞州的,还有一份运河开凿允准文书。

户部尚书难得大方一次,不用林大学士跟皇上多费口舌,此事便已定下。

毕竟那段河道并不长,而且确实四五十年前有过规划,如今旧事重提,也算有所依据。

最重要的是。

制肥方子值得,扶江县百姓值得。

纪炀更值得。

其中还有一层私心,则是皇上跟林大学士未说出的话。

他们二人想要整治宗室子弟奢靡无度,前面琨王幼子下狱,林大学士成了众矢之的。

纪炀那一通胡说传来后,林大学士反而没那样危险。

如今哪个宗室子弟不暗骂纪炀,但又算不得恨他,谁让他的名声一贯如此,丝毫没往深了去想。

靠着这份拉扯仇恨,林大学士就会促成纪炀所求之事。

这事并未明说,满朝文武也只有极少数人想到这一层。

冰天雪地,这也是今年汴京发往潞州的最后一道文书。

看似不可能的事,终于在今年最后一个月里完成,之前笑话过纪炀异想天开的事,只怕会跌破眼睛。

纪炀看着外面纷纷大雪,表情半点没有写信回去拱火的张扬之感,反而愈发沉静。

他在等,等那封文书从汴京发过来。

上次潞州城官员巡查,随口提了一件事,长公主为宗室子弟强占田地的事求情。

他虽不知其中原委,但细细想来,左右不过陛下年迈,宗室子弟蠢蠢欲动这类污糟事。

而强占民田的事既然能提出来,又以陛下的性子,陛下所想,必然跟长公主所想违背。

如此浑水局面,他横插一脚,就算只能掀起一些涟漪,那对僵持的局面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念着这点涟漪,陛下就会心有偏向,御笔轻轻一挥,让他心想事成。

此后,扶江县百姓,便是新天地了。

“知县大人火锅好了看着小羊羔,片得极薄,烫一下便能熟”

“少爷还准备了您爱吃的鱼肉,特别弹牙。”

“知县大人我跟哥哥能多吃颗糖吗”

纪炀转身,脸上重新挂着笑意,这笑意十分真诚“看在过年的份上,多吃一个。”

“好耶”

“我想吃桂花味的,也想吃橘子味的。”

热热闹闹的火锅开席,那道纪炀心心念念的文书,已然到了潞州。

他想要的扶江县新天地,真的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